汉明吧 关注:16,845贴子:570,056

回复:三国男神荀彧,最终还是和曹操分道扬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曹操当即派军将献帝接到许昌,虽然依然没有自由,但刘协在曹操阵营中起码能得到安全的保障,衣食无忧,这对于厌倦了颠沛流离舟车劳顿的刘协来说,也算得上是无忧无虑了。
此时的曹操,虽然渴望着权力与建功立业,但从个人情感上而言,想必还没有真正成为那个“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曹阿瞒,四百余年的炎汉在曹操和荀彧的心中,依然有着一份沉甸甸的分量。


IP属地:江苏16楼2020-02-11 17:44
回复
    不久之后,献帝任命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此时的荀彧,俨然已经成为了汉献帝和曹操之间沟通的桥梁。


    IP属地:江苏17楼2020-02-11 17:44
    回复
      与此同时,袁绍正在华北地区大显神通,整个黄河以北的土地被袁绍尽收囊中。此时的袁绍得意洋洋,裹挟余威,准备南下和昔日的发小曹操展开一场决定中国北方命运的大战。
      一时之间,曹操军中人心惶惶,许多人反对曹操和袁绍开战,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孔融。


      IP属地:江苏18楼2020-02-11 17:44
      回复
        最终,曾经在袁绍军中待过一段时间的荀彧一言九鼎,他说:“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正,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颜良、文丑匹夫之勇,可一点而擒也。”
        在荀彧、荀攸等人的力谏之下,曹操力排众议,调集了所有能调集的兵马,准备与袁绍一决雌雄。


        IP属地:江苏19楼2020-02-11 17:44
        回复
          这一次,曹操依然没有让荀彧随军,而是让他坐镇后方,负责后方的稳定与军粮的供应。
          曹操为人多疑,能够放心的把自己的大本营交由荀彧打理,足见曹操对荀彧的信任以及荀彧杰出能力的认可。


          IP属地:江苏20楼2020-02-11 17:44
          回复
            然而前方的战时虽然有所胜利,但是军粮却日益减少,曹操此时有点想打退堂鼓,他向荀彧写了一封信,描述了自己的意图。荀彧回信道:“今谷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者,以为先退则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谒,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终于在官渡一战中奇袭乌巢,出奇制胜,扭转乾坤。


            IP属地:江苏21楼2020-02-11 17:45
            回复


              IP属地:江苏22楼2020-02-11 17:45
              回复
                官渡之后,袁绍病亡,其诸子在家中同室操戈,打得不亦乐乎。曹操认为袁军新败,元气大伤,不足为虑,准备发兵南下攻打刘表。
                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荀彧连忙劝谏曹操务必乘胜追击,彻底歼灭袁绍的残余势力。曹操听取了谏言,一鼓作气消灭了袁氏兄弟,彻底统一了整个北方。
                此时的曹操,几乎达到了事业的最顶点,风光无两,兴高采烈的向整个天下迈去。


                IP属地:江苏23楼2020-02-11 17:45
                回复
                  权力带给人的,是无止境的对权力的追求。曹操变了,他已经不再那么地忠君爱国,不再只满足于成为“汉征西将军曹侯”的愿望,他的野心开始一步步的膨胀。
                  但是,荀彧没变。


                  IP属地:江苏24楼2020-02-11 17:45
                  回复
                    曹操攻克邺城之后,有人建议他复古置九州,曹操准备施行时,却遭到了荀彧的坚决反对。
                    昔者,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然大禹乃夏之君,曹操若行此举恐有僭越之嫌。荀彧正是担心如此,才坚决地投下了反对票。


                    IP属地:江苏25楼2020-02-11 17:45
                    回复
                      曹操以退为进,不久之后,上书献帝,表举荀彧为万岁亭侯。荀彧坚辞不受,耐不住曹操的再三要求,才勉强接受了这个爵位。曹操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荀彧的儿子,和荀彧结为了儿女亲家,对荀彧恩宠与信任达到了极致。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曹操的一厢情愿罢了,破镜难圆,人情亦然。


                      IP属地:江苏26楼2020-02-11 17:45
                      回复
                        此时的曹操已是大汉的丞相,位极人臣,除了皇位之外,献帝再也没有能给他的东西了;而曹操的蛋糕越做越大,即使他不想有更进一步的打算,手下之人也会推着他一步一步地迈向权力的顶峰。
                        此时的荀彧变得进退失据,他既不能离开曹操,也不能放弃自己匡扶汉室的志向,任曹操朝着权力的巅峰一路奔去。


                        IP属地:江苏27楼2020-02-11 17:45
                        回复
                          可以说,此时此刻,曹操和荀彧,已是一盘死局,等待的,就是那根点燃终章的导火索。

                          时间推移到了建安十七年,在董昭等人的建议与谋划下,曹操封魏公的提案被摆上了议程。


                          IP属地:江苏28楼2020-02-11 17:46
                          回复
                            从侯位到公位,表面上看只是爵位的提升,然而,背后的政治逻辑却是曹操有了独立建国的权利,从此之后,曹操与汉帝就不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而是诸侯国与宗主国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我们再熟悉不过:周天子有名无实,诸侯王各自为政。


                            IP属地:江苏29楼2020-02-11 17:46
                            回复
                              一旦曹操封魏公,那么之后的扩大封地,进封王爵,甚至是代汉自立,不过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作为王佐之才的荀彧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无论在献帝眼中,还是曹操眼中,荀彧都是可以委以重任的心腹,在朝中的地位无人可比,如果董昭的提案想要顺利通过,就不得不先说服荀彧。


                              IP属地:江苏30楼2020-02-11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