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远树疏林外吧 关注:85贴子:4,382
  • 6回复贴,共1

第二十一幕:裕、睿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裕妃不觉孝经有用,然明妃提议尚可借用。因睿王不喜于皇帝,而裕妃失幼子,急需挽回稍许睿王于皇帝心中的印象,于是裕妃召睿王,令其在仰山堂门外日诵《孝经》。睿王猜到裕妃谋算,对双方有利,于是默许。读经半月后,裕妃令左右将睿王孝顺之事偷传至六宫。


1楼2020-02-09 16:00回复
    【自明妃提来《孝经》,于仰山堂中,岂有这无用之物?仍是往钟粹向她讨要。自又有噶录玳后,我虽不说花十分心思,亦有五六分,盼也将他教一个伶牙俐齿——然失子之痛骤降,我除却失子,亦失了一点筹码。】
    【兜兜转转,仍旧是费扬阿一人担了我的寄托,无论这寄托他是否想要,我却一定要给。】
    【回形的高墙内呼啸了山风,挡在一墙之隔的景仁宫外,明艳的胭脂色已随琼花玉树凋零,满目灿灿的澄黄也转为深褐,亲点内监持我宫牌,将从明妃处讨要而来的《孝经》装入椟中,要他呈给睿王。】
    父母之命安敢违?今日,我要睿王入宫问安——你自将这一句话也捎给他


    2楼2020-02-09 19:2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仰山堂递来的椟中乃一卷孝经,同曩昔尚书房、文渊阁内的藏卷无甚不同,皆似儒教一般冗闷伪善,教人无法心悦诚服地领悟。我本无心理会,然因妃母随物而至的一道令,倏尔揆品出些末意兴——到底是以孝经之堂皇为表,内里呈的仍为她躁动未休的谄媚心思】
      【由是更叫丹铅笔墨所撰之孝悌礼常愈显讥谑。所谓天家亲缘,至末亦不过献媚邀功的手腕,故岁养心殿中的提训叫我谙晓寄信人心的错算,元有几分忿忿,刻下观之却觉寻常。兽未经驯化之时,贪生、自私、凌弱、枉恩,人本性亦与之相类,这一点我笃信不疑;至于那句“父母之命安敢违”,我确有胆识去问她除却予我肉胎之外如何配称人母,尔尔思转,只以绥默来成全她愚拙的私心】
      孝经儿子读过了。【如常问罢礼,随口提来椟中物】近来庶务繁忙,忽略了景仁问安,还请额娘勿怪。


      IP属地:贵州3楼2020-02-09 20:24
      回复
        【内监去时似乎踩乱了院内扫好堆积的一捧落叶,倚窗时候,正可听见小婢细碎的骂声——都说物随主人,哪怕是奴才亦随了主人,我自诩忍不住气、收不住嘴,自然也要她们活泛又热闹。】
        【费扬阿便好似是得了我的支使,匆匆的来了。若说从前的敷衍需得遮遮掩掩,那么如今大可不必——他或许也这样想,说出口的言辞才能随心,叫人一听便尽知。】
        你读过一事额娘自然知晓,只是想来也未曾往心里去。费扬阿,额娘业不劝你,只你便不把额娘说的话当做“额娘”,也当当做一个“同伴”、“同党”——随便什么词都行
        【费扬阿少时,我常骂他,倘若骂的凶狠一些,难听的词亦有,如今若要假模假样做个柔情慈母,先叫我泛一阵恶心。将他当做一个常见的远亲,或可以血脉牵系,损未必俱损,荣却一定共荣,绝不吃亏无疑。】
        我无需知你孝与不孝,可旁人总该知晓罢?你常居宫外,宫中的风吹草动与人心你又如何得知——前日与你说来的《海晏河清图》,你这几日可有细细考虑?


        6楼2020-02-09 20:48
        回复
          【她头一次这般平心静气道出的话,弗似从前那样由头至末透着一股颐指气使的执钝,终现出些末可信的意秉。本是一潭平澜般的黑眸微起波漾,因母亲的让步,亦头一回极耐性地聆其絮絮——仿若真成了同麾而战的盟友,便是那要我尽孝之言也并不十分招厌】
          【更不提她道来的另一桩道理:人活于世,披的皮囊并不为己。孝经非她要我信奉的箴言,不过是用以阻绝泱泱流言、口壅若川的鍪甲,我或不十分需要,可她需我披沥的荣光】
          【盖因其难能的让步与央请,更因她一语辟明时势的慧识乍现,颔首应了声】前明的东西,要寻来业不十分容易。
          【俯睨前人神色,倏尔又询】不过想来额娘予儿孝经,或有另一番打算罢?


          IP属地:贵州7楼2020-02-09 21:25
          回复
            【耐下心性的遣指他倒要听,不知是什么奇怪脾气,许我与他生来做不成母子,撇下母子皮囊,反倒可心平气和,将这一段利弊展露无遗。】
            虽说难寻,可难寻之处无非在于“大海捞针不知所踪”——我却知晓几分踪迹,一会儿你抄撰出宫,有这般蛛丝马迹,想来难寻二字便大打折扣
            【将年宴里所谓“谄媚献上”一事议定,方才并不愉悦的心情登时放松稍许,而所谓《孝经》,明妃之意,大抵是要提醒费扬阿所谓孝道,然我与费扬阿二人之中“孝”字何等艰难,我自然能想明妃也想不到的一层深意。】
            慈宁重孝——而天下也重孝,《孝经》人人会读,费扬阿,倘若你如今年岁,仍在景仁手捧《孝经》,大诵“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任谁听见也要夸赞你


            8楼2020-02-09 21:53
            回复
              【《海晏河清图》匪是不寻,得暇时已然令庞寿于京中几处书画斋内探问,将将有些眉目,不过碍于同妃母前嫌未释,加之岁近秋审,刑部冗务难摘,故而又拖了些时日。我无心于她跟前辩驳,总觉有太过殷切之嫌,遂顺言将她吩咐诺下,尔及后话,神思稍有一滞】
              日诵孝经?
              【复衔其片玉,将她语末论及的利弊细算,确于我二人皆是上策。由是未加质否,只颔首而应,携卷出殿诵读——全一出我二人心知肚明、却要叫旁人看叹的好戏】


              IP属地:贵州9楼2020-02-09 22: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