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读的时候,完全读不懂。感觉这写的什么破玩意儿,主人公一副野小子像,一看就是不学无术小混混,还总是莫名其妙自己给自己打鸡血。冬妮娅那么好的姑娘说分就分了,最后干活还把自己干残废了,简直有病系列。
当时觉得还是《三剑客》这种书好看,看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乱刺激一把的。古龙的《绝代双骄》也好看,斗智斗勇再加**满满,简直NICE。
直到工作之后,心血来潮翻了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果翻个开头就停不下来了,一口气读了一下午加一晚上。
深夜的窗外下起了鹅毛似也的大雪,而我合上了书,开始发呆。
————————————————
十二岁的保尔在车站食堂帮厨。工作时长二十四小时,做一休一。
保尔居然扛下来了,扛了两年。
这两年里,他看到的只有厨房和洗刷间。
十四岁那年。
堂倌普罗霍尔克扣工资。一个二十岁都不到的姑娘弗罗霞,为了拿回自己应得的工资,甚至被骗了身子,和堂倌上了床——但是工资只给了她应得的六分之一。
这一切被保尔目睹了。
从此他再也没有见到弗罗霞。
十六岁那年。
保尔救了一个布尔什维克,被抓进了监狱里,连续拷问了七天。在同一间牢房里,他见到了一个红色游击队员的妹妹,赫里斯季娜。
一切都完了。赫里斯季娜预感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深夜的狱里,她吻了保尔,她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面对什么。
但是保尔突然想到了冬妮娅。他拒绝了。
第二天清晨,警备司令带着几个哥萨克兵,把赫里斯季娜带走了。年轻的姑娘用复杂的眼神,最后忧郁的望向保尔。
从此他再也没有见到赫里斯季娜。
十七岁那年。
保尔参加了红军,为解放工人阶级的同胞们浴血奋战。他刚来到骑兵部队时,骑兵们在一所学校旁的土丘上聚会跳舞。在舞会上,保尔演奏手风琴,另一个壮汉托普塔洛狂热起舞,一场欢乐的聚会被点燃到了高潮。
解放城市日托米尔的战斗中,机枪声响起了。两天前还在快乐跳舞的骑兵托普塔洛,重重的倒在了尘埃里。
而这时间之短,在书中,也不过只翻了薄薄一页的光景。
红军解放了日托米尔。监狱里关押着七千名布尔什维克。
一个老工人,萨穆伊尔对保尔讲他经历的故事。女布尔什维克瓦莉亚,十七岁的姑娘罗莎,喜欢画漫画的小伙子萨沙,中学生诺沃谢利斯基和图日茨,一共二十九个人。瓦利亚和罗莎在第一天就被凌辱,罗莎甚至被折磨疯了。二十九个人,三个被判处绞刑,十七个当场枪决,剩下九个幸存者判处二十年苦役。
当瓦莉亚慷慨的走到绞刑架之下时,人群中传唱起了《国际歌》。
保尔的童年好友,谢廖沙也参加了红军。
谢廖沙的老乡米什卡,在急行军渡河的时候,被汹涌的河水吞没。
而谢廖沙四天之后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在阻击向科罗斯坚方向突围的敌军。
没有悲伤也没有憎恶,少年只是平静的停止射击,冷却枪管,装填子弹,继续射击。
一如战场上,再正常不过的光景一样。
在第一部的结尾。
敌军的大炮开火了,炮弹的冲击波将保尔从战马上轰飞。弹片嵌入了十七岁的保尔的头颅。他被紧急送到了陆军医院,并在那里昏迷了整整十三天。
他那年轻的身体,不肯死去。
冬妮娅来看望保尔。
但保尔知道两个人没有未来了。那种庸俗的个人主义,是没有在苦难和磨练中锻炼出来的虚伪的骄傲。
两个人来到了库佩切斯基公园,在落日的余辉下做最后的交谈。你有勇气爱一个工人,保尔说,但你并不爱工人这个阶级。
"站到我们这边来吧。"保尔小心地把手放到了冬妮娅的肩膀上。"我们的队伍里也有很多的优秀的姑娘,她们的文化水平也许不如你高,但你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们在一起呢?"
冬妮娅悲伤地凝视着蓝色的河水,没有回答。
对了。
保尔出院后,在火车的站台上见到了谢廖沙。他们两个老朋友分别很久了,终于又在此刻相遇。短暂的十七岁的人生,却饱尝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火车的车轮转动了。谢廖沙飞快的扒上了火车。两个在一起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又这么分开了。
谢廖沙站在火车的车顶上,用胸膛迎着飒爽的秋风。那是一个得意志满的少年。
而一星期之后。他就在乌克兰原野上牺牲了。少年双臂合抱,没有喊叫,一枚流弹击中了他的胸口。缓缓的弯下腰,而后倒地死去。
他那漂亮的蓝色眸子,映射着远方辽阔的原野。
当时觉得还是《三剑客》这种书好看,看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乱刺激一把的。古龙的《绝代双骄》也好看,斗智斗勇再加**满满,简直NICE。
直到工作之后,心血来潮翻了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果翻个开头就停不下来了,一口气读了一下午加一晚上。
深夜的窗外下起了鹅毛似也的大雪,而我合上了书,开始发呆。
————————————————
十二岁的保尔在车站食堂帮厨。工作时长二十四小时,做一休一。
保尔居然扛下来了,扛了两年。
这两年里,他看到的只有厨房和洗刷间。
十四岁那年。
堂倌普罗霍尔克扣工资。一个二十岁都不到的姑娘弗罗霞,为了拿回自己应得的工资,甚至被骗了身子,和堂倌上了床——但是工资只给了她应得的六分之一。
这一切被保尔目睹了。
从此他再也没有见到弗罗霞。
十六岁那年。
保尔救了一个布尔什维克,被抓进了监狱里,连续拷问了七天。在同一间牢房里,他见到了一个红色游击队员的妹妹,赫里斯季娜。
一切都完了。赫里斯季娜预感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深夜的狱里,她吻了保尔,她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面对什么。
但是保尔突然想到了冬妮娅。他拒绝了。
第二天清晨,警备司令带着几个哥萨克兵,把赫里斯季娜带走了。年轻的姑娘用复杂的眼神,最后忧郁的望向保尔。
从此他再也没有见到赫里斯季娜。
十七岁那年。
保尔参加了红军,为解放工人阶级的同胞们浴血奋战。他刚来到骑兵部队时,骑兵们在一所学校旁的土丘上聚会跳舞。在舞会上,保尔演奏手风琴,另一个壮汉托普塔洛狂热起舞,一场欢乐的聚会被点燃到了高潮。
解放城市日托米尔的战斗中,机枪声响起了。两天前还在快乐跳舞的骑兵托普塔洛,重重的倒在了尘埃里。
而这时间之短,在书中,也不过只翻了薄薄一页的光景。
红军解放了日托米尔。监狱里关押着七千名布尔什维克。
一个老工人,萨穆伊尔对保尔讲他经历的故事。女布尔什维克瓦莉亚,十七岁的姑娘罗莎,喜欢画漫画的小伙子萨沙,中学生诺沃谢利斯基和图日茨,一共二十九个人。瓦利亚和罗莎在第一天就被凌辱,罗莎甚至被折磨疯了。二十九个人,三个被判处绞刑,十七个当场枪决,剩下九个幸存者判处二十年苦役。
当瓦莉亚慷慨的走到绞刑架之下时,人群中传唱起了《国际歌》。
保尔的童年好友,谢廖沙也参加了红军。
谢廖沙的老乡米什卡,在急行军渡河的时候,被汹涌的河水吞没。
而谢廖沙四天之后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在阻击向科罗斯坚方向突围的敌军。
没有悲伤也没有憎恶,少年只是平静的停止射击,冷却枪管,装填子弹,继续射击。
一如战场上,再正常不过的光景一样。
在第一部的结尾。
敌军的大炮开火了,炮弹的冲击波将保尔从战马上轰飞。弹片嵌入了十七岁的保尔的头颅。他被紧急送到了陆军医院,并在那里昏迷了整整十三天。
他那年轻的身体,不肯死去。
冬妮娅来看望保尔。
但保尔知道两个人没有未来了。那种庸俗的个人主义,是没有在苦难和磨练中锻炼出来的虚伪的骄傲。
两个人来到了库佩切斯基公园,在落日的余辉下做最后的交谈。你有勇气爱一个工人,保尔说,但你并不爱工人这个阶级。
"站到我们这边来吧。"保尔小心地把手放到了冬妮娅的肩膀上。"我们的队伍里也有很多的优秀的姑娘,她们的文化水平也许不如你高,但你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们在一起呢?"
冬妮娅悲伤地凝视着蓝色的河水,没有回答。
对了。
保尔出院后,在火车的站台上见到了谢廖沙。他们两个老朋友分别很久了,终于又在此刻相遇。短暂的十七岁的人生,却饱尝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火车的车轮转动了。谢廖沙飞快的扒上了火车。两个在一起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又这么分开了。
谢廖沙站在火车的车顶上,用胸膛迎着飒爽的秋风。那是一个得意志满的少年。
而一星期之后。他就在乌克兰原野上牺牲了。少年双臂合抱,没有喊叫,一枚流弹击中了他的胸口。缓缓的弯下腰,而后倒地死去。
他那漂亮的蓝色眸子,映射着远方辽阔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