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庆西忆梁思成 最重要是学风严谨
楼庆西浙江衢州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梁思成,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楼庆西对建筑的研究重点开始转移到乡土建筑的保护,足迹遍布全国。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形态与文化》、《中国建筑的门文化》、《中国宫殿建筑》、《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等。
初见开国大典,梁先生哭了
我第一次见梁思成梁先生,是1949年10月2日的晚上,我们参加完开国大典没多久。
我们从清华园附近的火车站上车,下车后又走了若干小时,到了北大旧址,中午时步行到天安门,下午3点钟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毛主席在城楼上说了我们很熟悉的那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然后他一按电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时候我们平常只能吃高粱米,白面馒头一周才能吃一次。因为参加开国大典,吃上了芝麻酱花卷,还每个人发了两三根香肠。
梁先生那时是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参加开国大典回来后,他接见系里全体学生,我们在沙发椅旁边围着他坐了一地。他神态兴奋,9月时他刚参加了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还被邀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开国大典,他说他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感动得哭了。梁先生跟我们说,你们是生逢其时,赶上一个好时代,你们要好好学习,要一辈子为人民服务。那次接见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影响至深。如今60年后,再去回忆梁先生,我觉得也是有意思的事。
留校给梁思成当助教
我读建筑系是很偶然的,我在杭州念的高中,5月解放,7月考大学,我比较喜欢工程,就报了上海交大的土木系、浙江大学土木系,还有清华建筑系。后来三个大学都录取了,北方那时也解放了,我就来了北京。我学建筑就是个偶然性,和现在的高中生不一样,他们见识多,早就有所爱好。进了清华以后,在这么一个氛围下,我们的老师都非常好,慢慢慢慢就喜欢了。尤其你到梁先生家,他就给你讲他收藏的一个汉代的陶猪,一个陶猪就是一门艺术,抓块印花布也能给你讲半天,也就慢慢喜爱上这些东西,所以环境会有很大的关系。
我1952年从清华建筑系毕业,毕业后就留校当老师,被分配教授中国建筑史课程。梁先生是我们的组长,组织几个老教师要编纂中国建筑史教材,我分到这一组当秘书和助教,帮他们找书、做笔记、画图和照相。我当助教是教一二年级的课,梁先生一直强调要把学生基础打好。
那时我们是六年制,基础要打两年,要用线条或者用水墨画西方古典建筑和中国的古代建筑,在画建筑前必须要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画出示范图来,梁先生要求画出的示范图,线条横平竖直,交角是90度,我们用鸭嘴笔,用鸭嘴笔是很难画的,这种笔很像鸭嘴,所以叫鸭嘴笔,把墨放在笔中间,粗细要自己来调整,细了墨出不来,粗了墨就淌下来,所以很不好掌握。梁先生每次要用放大镜来检查我们的图,一点不行你就得改。
用水墨渲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建筑都用黑白灰来表现它的体积,西方建筑都是石头的,就比较好画,可是中国建筑呢?瓦是琉璃,黄的,梁是彩色的,底下柱子和门框是木头,红色的,地下是灰砖,白石头,材料不同,色彩不同,全部用黑白灰来表现,这个就很练我们的基本功,练我们的手,练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画一张示范图,要画一个暑假。
学风学什么都要眼高手高
我有一次画一张图,1960年左右,因为经济困难,用的纸很差,用铅笔打了稿子以后自己检查觉得没问题了,拿给梁先生看,他戴上老花镜一看就在图上画了一个个红圈。这里外行人看不出来,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接头接的不太顺,有一个小疙瘩。然后就还得回去改,把所有问题都改完后,才能画到正式的纸上。
梁先生教导我们,学什么都要眼高手高。比如你看一条线是不是横平竖直,不能用尺子量,凭眼力就能分辨出一毫米的差别,他就是那么做,他也这么来要求我们。梁先生总说,建筑不是你说话说出来的,不是你画画画出来的,是一砖一瓦盖出来的,你图纸上错了一厘米,在现实里头可能就错了一米,所以学工程的,尤其是学建筑的,一定要严谨,这个学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受用一辈子的。
梁先生最后检查是很严格的,为什么这么严格?梁先生跟我们讲:"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你给学生做示范,如果把中等的成绩给他,你怎么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我们系里经常有展览,展览的作品,他也都要求高水平。他认为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必须要他生活在高质量的氛围里头。所以我给梁先生当助教,除了学到很多具体知识,最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严谨的学风。
遗憾跟梁思成没有合影
我给梁先生当了十多年的助教,但是我们没有一张合影,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当时本来相片照的就少,第二我是照相的,总是给别人照。那时胶卷很贵,我们很少照人,都是照建筑。我举个例子,我们研究颐和园,那是我们系里很重点的一个研究题目,我负责摄影,照了以后都要给莫先生看,给梁先生看。比如我照谐趣园
楼庆西浙江衢州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梁思成,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楼庆西对建筑的研究重点开始转移到乡土建筑的保护,足迹遍布全国。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形态与文化》、《中国建筑的门文化》、《中国宫殿建筑》、《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等。
初见开国大典,梁先生哭了
我第一次见梁思成梁先生,是1949年10月2日的晚上,我们参加完开国大典没多久。
我们从清华园附近的火车站上车,下车后又走了若干小时,到了北大旧址,中午时步行到天安门,下午3点钟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毛主席在城楼上说了我们很熟悉的那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然后他一按电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时候我们平常只能吃高粱米,白面馒头一周才能吃一次。因为参加开国大典,吃上了芝麻酱花卷,还每个人发了两三根香肠。
梁先生那时是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参加开国大典回来后,他接见系里全体学生,我们在沙发椅旁边围着他坐了一地。他神态兴奋,9月时他刚参加了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还被邀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开国大典,他说他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感动得哭了。梁先生跟我们说,你们是生逢其时,赶上一个好时代,你们要好好学习,要一辈子为人民服务。那次接见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影响至深。如今60年后,再去回忆梁先生,我觉得也是有意思的事。
留校给梁思成当助教
我读建筑系是很偶然的,我在杭州念的高中,5月解放,7月考大学,我比较喜欢工程,就报了上海交大的土木系、浙江大学土木系,还有清华建筑系。后来三个大学都录取了,北方那时也解放了,我就来了北京。我学建筑就是个偶然性,和现在的高中生不一样,他们见识多,早就有所爱好。进了清华以后,在这么一个氛围下,我们的老师都非常好,慢慢慢慢就喜欢了。尤其你到梁先生家,他就给你讲他收藏的一个汉代的陶猪,一个陶猪就是一门艺术,抓块印花布也能给你讲半天,也就慢慢喜爱上这些东西,所以环境会有很大的关系。
我1952年从清华建筑系毕业,毕业后就留校当老师,被分配教授中国建筑史课程。梁先生是我们的组长,组织几个老教师要编纂中国建筑史教材,我分到这一组当秘书和助教,帮他们找书、做笔记、画图和照相。我当助教是教一二年级的课,梁先生一直强调要把学生基础打好。
那时我们是六年制,基础要打两年,要用线条或者用水墨画西方古典建筑和中国的古代建筑,在画建筑前必须要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画出示范图来,梁先生要求画出的示范图,线条横平竖直,交角是90度,我们用鸭嘴笔,用鸭嘴笔是很难画的,这种笔很像鸭嘴,所以叫鸭嘴笔,把墨放在笔中间,粗细要自己来调整,细了墨出不来,粗了墨就淌下来,所以很不好掌握。梁先生每次要用放大镜来检查我们的图,一点不行你就得改。
用水墨渲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建筑都用黑白灰来表现它的体积,西方建筑都是石头的,就比较好画,可是中国建筑呢?瓦是琉璃,黄的,梁是彩色的,底下柱子和门框是木头,红色的,地下是灰砖,白石头,材料不同,色彩不同,全部用黑白灰来表现,这个就很练我们的基本功,练我们的手,练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画一张示范图,要画一个暑假。
学风学什么都要眼高手高
我有一次画一张图,1960年左右,因为经济困难,用的纸很差,用铅笔打了稿子以后自己检查觉得没问题了,拿给梁先生看,他戴上老花镜一看就在图上画了一个个红圈。这里外行人看不出来,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接头接的不太顺,有一个小疙瘩。然后就还得回去改,把所有问题都改完后,才能画到正式的纸上。
梁先生教导我们,学什么都要眼高手高。比如你看一条线是不是横平竖直,不能用尺子量,凭眼力就能分辨出一毫米的差别,他就是那么做,他也这么来要求我们。梁先生总说,建筑不是你说话说出来的,不是你画画画出来的,是一砖一瓦盖出来的,你图纸上错了一厘米,在现实里头可能就错了一米,所以学工程的,尤其是学建筑的,一定要严谨,这个学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受用一辈子的。
梁先生最后检查是很严格的,为什么这么严格?梁先生跟我们讲:"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你给学生做示范,如果把中等的成绩给他,你怎么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我们系里经常有展览,展览的作品,他也都要求高水平。他认为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必须要他生活在高质量的氛围里头。所以我给梁先生当助教,除了学到很多具体知识,最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严谨的学风。
遗憾跟梁思成没有合影
我给梁先生当了十多年的助教,但是我们没有一张合影,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当时本来相片照的就少,第二我是照相的,总是给别人照。那时胶卷很贵,我们很少照人,都是照建筑。我举个例子,我们研究颐和园,那是我们系里很重点的一个研究题目,我负责摄影,照了以后都要给莫先生看,给梁先生看。比如我照谐趣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