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靓女吧 关注:5贴子:444
  • 10回复贴,共1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1-26 05:53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2-13 06:18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2-16 05:42
      回复
        终于可以开始读《追忆逝水年华》的英文版了,这是一部独特经典的作品,从文学的角度上说是一座巅峰。读这样的文学作品需要底蕴,一方面是人生的经验,领一方面是阅读的经验,都要到达相当的阶段才能很好的体会作品的艺术精华,关于此部作品的赞美,就是太多了。之前读过中译本的,这次读英文版的再次欣赏其美妙的韵律。
        当然,个人对于关于看待此作的态度,有两种不认同,一种就是那种贬低类的,因为作品太长太过的精致而让一些或是肤浅或是嫉妒的人贬低此作,说是名过其实,甚至是垃圾之类的等等,这类的评价显示了这类人的层次,大家一看就明白了,不太用多说,就是他们的层次欣赏不了这样必然属于少数人才能欣赏的作品。那些看到有些挑战性就逃避并且英文看不进去就否定的那群,就不值得多费笔墨去讨论他们了。
        第二种相反,就是过分的神化此作,或者神化作者,因为其名气与地位而将作品看成一种不可冒犯的对象,就像一个小孩追星一样的心态,或者说有一些因为虚荣心想证明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能够阅读此作的优越感,而这种偶像崇拜似的的态度恰恰暴露了这些人缺乏个性的内涵与判断,缺乏立场或者缺少独特的品味与自信,于是盲目的崇拜与跟风,既不能辩证的看待作者的一些观点,相对的也不能更好的欣赏的其作品的精华,实际上就是艺术欣赏水准的局限性。就好像个人看到有些得意洋洋的自诩为此作的热爱者并且各种赞美与感叹,作品多么多的伟大与奇妙,结果他们最能多讨论居然是爱情,也是这是他们能说上几句的话吧。所以这种盲目崇拜的,盲目认同作者所有观点或态度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当然,也是有些事由于观察性与内涵等不够导致他们看不出来作者的一些态度或倾向,只流于表面的阅读。
        正确的态度是在欣赏作者文学艺术才华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作者也是一个人,是人就有个人色彩或立场,作者的人物塑造有的时候也是带有感情色彩倾向,另外对于外部世界的描写也是会带有主观的倾向选择性,所以读者应该在叙述者对他人或事物的描写评价,或者对其笔下人物的塑造中,辩证的看其描述与评价中的真实客观性中的主观感情比重。普鲁斯特也是一个人,客观理性的看待其作品中的部分或观点与欣赏他的艺术高度并不冲突,普鲁斯特的艺术特色与高度体现在细腻的体验与散文般优美的语言,敏感与敏锐的将人的心理体验用高雅华美的语言像音符一样弥漫开来,将人物的心理印象体验深入化并图解似的层层道来,试图分析人类人性中的一些内在的超越时空的特点或现象。
        所以此部作品从个人体验的角度上讲,表现叙述者内心世界的体验部分是经典独特的,关于心理与哲学方面的主题以及相关的文字是优美并具有内涵深度的,也是此部作品主题方面的最大价值所在,普鲁斯特在这些方面的语言有着那种为艺术而艺术的技术性高度,以及普鲁斯特对于艺术的观点与鉴赏方面都是敏锐并且大体准确的,真正的体现了其艺术方面的领悟与欣赏水准。也因为这样,普鲁斯特才能本身写出那么优美的长句,对外部具有真正艺术家观察与归纳才华。
        我们欣赏作品的艺术高度,与辨证的看待作者的局限性与个人色彩并不冲突,因为之前说过,普鲁斯特也是一个人,将其神化的做法是幼稚并是缺乏主见的体现。我们讨论其主观色彩与局限并不与其的客观真实性矛盾,相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态度与方式,有的时候,将叙述者也当做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去看待也是一种阅读方法,这样就拒绝被作者带节奏或者减少这种可能性,尽量客观的去评价作者对其他人的描叙与评价,从而读者自己决定哪些是读者认为客观并且认同的而又有哪些是可以有所保留的,无论是对作者笔下的人物的形象塑造还是对社会问题以及其他层面的评价,有一个读者个人的选择判断,而不是盲目的认同其所有的东西,或者试图认同他所说的一切观点,因为我们将叙述者当做一个人物阅读的同时,将其名气地位的光环拿去,而不是先入为主的认为作者必然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是完全客观或正确的,就像人们盲目的崇拜任何人物一样,粉丝总是试图相信他们的偶像没有缺点。当读者可以将叙述者也当成一个普通人阅读的时候,就不会总是被作者的立场而带节奏了,而是能很大程度上从更高一层的地方去看待作者笔下的人物,继而去分析哪些评价是基于作者的立场角度问题,就像两个人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事物,看到的景象不完全相同,但是又可以说两个看到都是事实,读者可以与作者对具体某一人物,某一阶层,或某一时间保留与作者不同的看法,但并不因此否定作者任何层面的技术高度。也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读者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去看,看到作者也是一个人而已,也体现出各种人性,只是这个叙述者的人物形象具有特色,具有才华,就像读者听他讲故事一样,真实的外部世界也是通过他的个人立场与观点的过滤,就像我们听朋友讲述一个事件一样,我们听他讲的都是事实的叙述,但是能从他们的语气中听出他们的个人感情色彩倾向,所以我们阅读这样的带有一定的传记元素并且第一人称而且叙述者与作者话语重叠的一部作品的时候,就像阅读一个作家在写一部小说那样的心态去阅读是更加好的,叙述者也是人物之一(读者将作者的元素与叙述者结合起来),但是读者不要将自己放在这个人物之下去阅读作品,而应该将自己放在这个人物之上去阅读作品,这样的话读者或者会放弃一部分那种崇拜式阅读的激情乐趣,会降低一定的陶醉感与艺术虚荣心的满足感,可是读者同样因此而保留了自己。


        IP属地:辽宁4楼2020-02-22 08:39
        回复
          ha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2-26 05:45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2-28 05:15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2-28 05:16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2-29 17:48
                回复
                  哈哈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3-02 05:25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4-22 10:43
                    回复
                      good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4-26 04: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