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吧 关注:20,418贴子:123,672

回复:成语最强分类法终于被我想出来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御沟红叶。这个就是典型的辟,就是一个典故,你知道典故,就知道它的意思,不知道典故,根本猜不出啥意思,极其不通俗,这类成语在用的时候,要非常注意,因为它不通俗,更无妙喻,很容易显酸,只适合文人之间交流。这类用典的归一类。当然用典也有众所周知的,并非都荒僻,但不妨碍归类学习


IP属地:上海16楼2020-01-22 17:19
收起回复
    至于妙和俗的界定,真的是见仁见智了。


    IP属地:上海17楼2020-01-22 17:24
    回复
      唉,像我这种花时间研究理论的人真的是凤毛麟角了


      IP属地:上海18楼2020-01-22 17:26
      回复
        剩下的就是辞,辞我刚才也说了,学带辞的成语,在于利用比喻的映射关系来对成语进行降维,化辞为朴,将色彩词变成白板词
        列个公式:辞类成语=物喻集合*句式结构。辞类成语有几万个,物喻集合的数量最多也就几百,句式结构大概也就十几种,这两者经过排列组合,造出数以万计的成语。比如刚刚的“化辞为朴”就可以算是我自创的成语,化为是句式结构,辞和朴就是指代有修辞的语言和无修辞的语言。但会不会流传不是我说了算的,毕竟成语是要靠流传的
        这样我们学辞类成语时,要着重学习物喻词,比如枝叶,代**孙,金玉,代表尊贵,花柳代表女人(贬义)等,把这些基本掌握了,再通过句式结构来活用,就相当于掌握了几万个成语!


        IP属地:上海19楼2020-01-22 17:48
        回复
          所以说,成语不过四个字,俗辞妙辟,统统囊括在内了


          IP属地:上海20楼2020-01-22 17:50
          回复
            学成语的真正意义和关键,还是在于妙,然后再辟,再辞。俗,其实就是文言文的大白话,哈哈,看多了自然掌握


            IP属地:上海21楼2020-01-22 17:53
            回复
              最后多说一句,不管学什么,硬功夫是少不得,要认真学成语,至少要把几万成语都看一遍,这是大前提,我上面的方法只是为了归纳理解(因为数量太多,不找规律就是猴子掰玉米),并不代表可以跳过这个步骤,因为学成语的宗旨是活学活用,是需要反复运用来达成条件反射的


              IP属地:上海22楼2020-01-22 18:21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01-23 22:32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0-02-08 14:30
                  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0-02-29 11:05
                    回复
                      受教了,感谢分享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0-03-04 23:35
                      回复
                        可以,受教


                        IP属地:江西29楼2020-03-14 16: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