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关于“抑扬”:
才疏学浅,仅供参考,肯定会有疏漏,做不到目无全牛。
’I ‘can 重重
’swal//low ‘a 重轻重
‘bot//tle ’of-连读下一音节a重轻重
‘al//co//hol-连读下一音节a重轻轻(连词重)
这一段押o和a的韵结尾基本采用轻重的形式
’and ‘I'll ‘feel ’like全重
God//‘zil//la轻重轻
‘Bet//ter ’hit ‘the ’deck ‘like ’the全重
‘card ‘dea//ler重重轻
不完全的全重和重轻的形式
分布不均的轻度抑,重度扬。在密集的重和轻或者密集的重轻交错之间反而“抑”和“扬”有时候会相反地突出。如第二节中如果前面的全重变成交错,这不会出现Godzilla和card dealer中punchline那么强的效果。
和诗歌不同我认为歌词并不需要每一句(line)都保证相同的音节数。
但是一个bar就需要了,毕竟是对应节奏鼓点的。一个bar里的音节轻重很值得好好分析。or-range的例子越来越被用来拆line凑bar,凑出来的还是要看音节滴。
采取一个什么样的flow能以不同的语速来驾驭一个bar,形成verse,能塞进去的音节个数不同。
所以说在不是那种chop段落里,音节的轻重排序也在作祟。
另外词语也更靠的是歌手本人对于长短音的发挥,可以拉长短音可以缩短长音。比如can‘t—cunt这种谐音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