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居吧 关注:84贴子:3,882
  • 1回复贴,共1

【编曲习作】根据主旋律的情感选择不同的编曲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这次尝试深刻感觉到不同的主旋律氛围需要不同的编曲方法来烘托。而正如丢丢所说,扒曲是掌握不同编曲手法的捷径!由于听力实在受限,太过缺乏视唱练耳的训练,扒曲时只能听出个织体的框架,具体和弦几乎都分辨不出,配器的选择也只能听出常用的几个。所以只好借鉴不同版本的曲子,扒出能听写出的部分,其余的就自己发挥吧。。。 
这次编曲的尝试,感觉弦乐部分还是不够出彩,和弦进行用的也不好(大体上用的是C-E-A-D-G-C,根据主旋律的需要再变化),军鼓的加入倒是能添色一些,手风琴的断奏本来应该是很精彩的,可惜我没写好。。。 
《护士之歌》 
作曲:歌剧《党的好儿女插曲》 
作词:佚名 
编曲:风雨无晴
http://www.yyfc.com/play.aspx?reg_id=1748409&song_id=3473828 
对比前阵子编的一个曲子《煜》,虽说《煜》才是自己惯常的编曲和配器方式,琵琶、古筝、萧也是自己熟悉的乐器,小调式的旋律也比较容易配分解和弦,但如果无论什么曲子都按这种自己熟悉的套路编下来,便很难有提高了,也达不到编曲为主旋律服务的目的。 
《煜》 
作词:绝小娃娃 
作曲:绝小娃娃 
编曲:风雨无晴
http://www.yyfc.com/play.aspx?reg_id=1748409&song_id=3040228 
如果听完这两首曲子,能感觉不像是同一个人编的,完全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编曲方法烘托不同的主旋律,渲染出不同的情感色彩,那就算是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吧。。。 



1楼2009-09-20 09:24回复
    备份:
    通过这次尝试深刻感觉到不同的主旋律氛围需要不同的编曲方法来烘托。而正如丢丢所说,扒曲是掌握不同编曲手法的捷径!由于听力实在受限,太过缺乏视唱练耳的训练,扒曲时只能听出个织体的框架,具体和弦几乎都分辨不出,配器的选择也只能听出常用的几个。所以只好借鉴不同版本的曲子,扒出能听写出的部分,其余的就自己发挥吧。。。 
    这次编曲的尝试,感觉弦乐部分还是不够出彩,和弦进行用的也不好(大体上用的是C-E-A-D-G-C,根据主旋律的需要再变化),军鼓的加入倒是能添色一些,手风琴的断奏本来应该是很精彩的,可惜我没写好。。。 
    《护士之歌》 
    作曲:歌剧《党的好儿女插曲》 
    作词:佚名 
    编曲:风雨无晴
    http://www.yyfc.com/play.aspx?reg_id=1748409&song_id=3473828 
    对比前阵子编的一个曲子《煜》,虽说《煜》才是自己惯常的编曲和配器方式,琵琶、古筝、萧也是自己熟悉的乐器,小调式的旋律也比较容易配分解和弦,但如果无论什么曲子都按这种自己熟悉的套路编下来,便很难有提高了,也达不到编曲为主旋律服务的目的。 
    《煜》 
    作词:绝小娃娃 
    作曲:绝小娃娃 
    编曲:风雨无晴
    http://www.yyfc.com/play.aspx?reg_id=1748409&song_id=3040228 
    如果听完这两首曲子,能感觉不像是同一个人编的,完全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编曲方法烘托不同的主旋律,渲染出不同的情感色彩,那就算是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吧。。。


    2楼2009-09-20 09: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