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9 23:31阅读:14
过小年
(慧明)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们北方的小年。南方腊月二十四才过小年。
时光总是匆匆太匆匆,不知不觉中小年又至。小年既至,大年迫近。时间在忙碌中愈加过得飞快,空气中凝聚的年味日浓一日。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热谈年的话题。那些常年漂泊在外的人们,都在思虑着回家过年,旅途再长,也阻挡不了回家过年的脚步。
鲁西农村老家过小年的习俗日趋简单化了,但辞灶、吃饺子还是坚持下来了。辞灶就是祭灶,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祀灶王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直到大年三十才回来重新上班。小年这天晚上煮熟的饺子要先敬灶王,还要摆上糖瓜、水果等祭品,灶王吃了糖瓜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现在祭灶没有那么多的仪式了,但还是要用饺子上供的。祭完灶,就把灶王从墙上请下来烧了,年三十再重新请一个新的贴上。
从小到大,老家千家万户的灶台边墙上都一直贴着灶王,两边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是一年中坚持最久的对联,横批“一家之主”说明了灶王的地位。作为供奉人来说,要求灶王只报喜不报忧,只说好事不说坏事,要我说不如自己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有了底气才能挺直腰杆,也不用费力劳神地去央求人家“上天言好事”了。作为灶王来说,吃人家嘴短,不免做些违心的事,说些违心的话,来隐瞒欺骗自己的上级领导玉帝。可能是灶王很有为官之道,欺上瞒下,谎报虚夸,这样玉帝听了高兴,家里人知道了也开心,两全其美,相安无事。
我们鲁西老家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接待贵客的待遇也是包饺子,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逢年过节,饺子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送行饭也是吃饺子,有“起脚饺子落脚面”之说,过小年,当然更要吃饺子。小时候过小年才不管灶王上天言不言好事,只管吃到饺子解馋,毕竟一年到头能吃饺子的日子不是很多,至于大人讲的祭灶王的禁忌什么的,更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根本没有往心里装。
年,越来越近;心,越来越紧。过了小年,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可以说腊八是过年的触角,小年是大年的前奏。过去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甚至是整个正月都是年。因为只有这段时间才是农闲,农民只有到了过年的这段时间才能休息,所以过年不仅心情舒畅,身体也不劳作,可以说身心愉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不再是一种渴望和喜悦,沦落成一种负担和劳累。
年,似乎是给孩子们过的,过年了,看到孩子们个个欢天喜地,我不由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深印脑海,挥之不去,耐人回味。天增岁月人增寿,一年又一年,时光从指尖悄然流逝。流走的是时间,增长的是年龄。小年大年年年过,却再也找不回儿时的那种心情。曾经的年味,是不舍,是留恋,是期盼;现在的年味,是平淡,是应付,是纠结。迷茫?彷徨?五味杂陈,说不清道不明。
其实,年味一直在,变化的是过年人的心情,我们由小孩变成大人,生活的压力大了,没有心情品味年味罢了。
2019年1月28日




过小年
(慧明)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们北方的小年。南方腊月二十四才过小年。
时光总是匆匆太匆匆,不知不觉中小年又至。小年既至,大年迫近。时间在忙碌中愈加过得飞快,空气中凝聚的年味日浓一日。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热谈年的话题。那些常年漂泊在外的人们,都在思虑着回家过年,旅途再长,也阻挡不了回家过年的脚步。
鲁西农村老家过小年的习俗日趋简单化了,但辞灶、吃饺子还是坚持下来了。辞灶就是祭灶,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祀灶王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直到大年三十才回来重新上班。小年这天晚上煮熟的饺子要先敬灶王,还要摆上糖瓜、水果等祭品,灶王吃了糖瓜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现在祭灶没有那么多的仪式了,但还是要用饺子上供的。祭完灶,就把灶王从墙上请下来烧了,年三十再重新请一个新的贴上。
从小到大,老家千家万户的灶台边墙上都一直贴着灶王,两边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是一年中坚持最久的对联,横批“一家之主”说明了灶王的地位。作为供奉人来说,要求灶王只报喜不报忧,只说好事不说坏事,要我说不如自己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有了底气才能挺直腰杆,也不用费力劳神地去央求人家“上天言好事”了。作为灶王来说,吃人家嘴短,不免做些违心的事,说些违心的话,来隐瞒欺骗自己的上级领导玉帝。可能是灶王很有为官之道,欺上瞒下,谎报虚夸,这样玉帝听了高兴,家里人知道了也开心,两全其美,相安无事。
我们鲁西老家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接待贵客的待遇也是包饺子,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逢年过节,饺子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送行饭也是吃饺子,有“起脚饺子落脚面”之说,过小年,当然更要吃饺子。小时候过小年才不管灶王上天言不言好事,只管吃到饺子解馋,毕竟一年到头能吃饺子的日子不是很多,至于大人讲的祭灶王的禁忌什么的,更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根本没有往心里装。
年,越来越近;心,越来越紧。过了小年,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可以说腊八是过年的触角,小年是大年的前奏。过去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甚至是整个正月都是年。因为只有这段时间才是农闲,农民只有到了过年的这段时间才能休息,所以过年不仅心情舒畅,身体也不劳作,可以说身心愉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不再是一种渴望和喜悦,沦落成一种负担和劳累。
年,似乎是给孩子们过的,过年了,看到孩子们个个欢天喜地,我不由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深印脑海,挥之不去,耐人回味。天增岁月人增寿,一年又一年,时光从指尖悄然流逝。流走的是时间,增长的是年龄。小年大年年年过,却再也找不回儿时的那种心情。曾经的年味,是不舍,是留恋,是期盼;现在的年味,是平淡,是应付,是纠结。迷茫?彷徨?五味杂陈,说不清道不明。
其实,年味一直在,变化的是过年人的心情,我们由小孩变成大人,生活的压力大了,没有心情品味年味罢了。
2019年1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