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康优善吧 关注:11贴子:436
  • 6回复贴,共1

智康优善:宝宝说话晚,可能是家长忽视了这个能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妈妈们总喜欢把宝宝开口说话,当作是他成长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要是宝宝能早点开口叫那一声“妈妈”,别提多有面儿了。但很多妈妈会忘记一点,宝宝“说”的能力,其实和他“听”的发展息息相关。
没有“听”的积累,哪来词儿往外蹦呢?所以在宝宝成长的各个阶段,妈妈们千万别冷落了孩子听力的发展。


1楼2020-01-15 13:33回复
    宝宝听力发育多部曲
    当宝宝还蜷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能听到外界的声音了。但宝宝什么时候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多大才能咿咿呀呀地回应妈妈呢?这就要靠宝宝后天的努力啦。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宝宝在不同月龄的听力发展吧。


    2楼2020-01-15 13:41
    回复
      ·宝宝出生时,听觉已经发育成熟。1个月时,他就能识别一些声音。比如他最喜欢妈妈的声音,以及音调比较高的女性声音。当你跟他说话时,他会扭头看向你。如果忽然听到很响的声音,他还会被吓哭。
      ·2-3个月,当你说话时,宝爸会对着你笑,还会叽叽咕咕发出一些“啊~哦”的元音。偶尔你说话的时候,宝宝会没什么反应。但这不一定是他的听力出现了问题,也可能是你的声音对他来说太过熟悉,所以被不小心“屏蔽”了。


      3楼2020-01-15 13:45
      回复
        ·4-7个月,宝宝听到声音时,会寻找声音的来源;能根据你的声调,分辨你是开心还是生气。当你说话时,他会专注地看着你的嘴,试图模仿你说话的声音,开始呀呀学语。可能还会发出m,b这样的辅音。
        ·8-12个月,宝宝会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能听懂一些日常用语。1岁时,可能会叫“爸爸”或“妈妈”。


        4楼2020-01-15 13:50
        回复
          (1)保护是基础。宝宝的耳朵毕竟还很脆弱、敏感,要避免小耳朵受到伤害。你可以做这些事来保护宝宝的听觉。
          ·避免将异物放入宝宝耳中。可用棉签清洁外耳廓,不要伸进去掏耳朵,以免耳朵受伤损害听力。
          ·不要让宝宝长时间暴露在噪音下,比如很响的音乐,否则听力会受损。如何确保音量合适呢?你可以观察宝宝是否有不适的反应,比如哭闹。另外,如果在这个音量下能轻松地交谈,不必扯着嗓子喊,说明这个音量是相对安全的。

          ·呵护耳部健康。若耳道经常感染发炎,如患中耳炎,听力可能会受损哦。对小宝宝来说,感冒、平躺着喝奶都很容易引发中耳炎。所以妈妈们要注意增强宝宝的抵抗了,避免感冒。同时尽可能母乳喂养,或采用半竖起的姿势给宝宝喂奶。中耳炎常常会造成疼痛,所以宝宝可能会扯着自己的耳朵哭闹(尤其在吃奶的时候)。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或是发现宝宝的耳朵有任何异样,一定要赶紧看医生。


          5楼2020-01-15 13:56
          回复
            (2)助力是关键。除了保护好宝宝的听力,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制造机会,让他多接触各种不同的声音,以促进大脑发育和语言学习。

            ·多和宝宝说说话。宝宝从出生起,就对人类的声音情有独钟,尤其是妈妈的声音。平时要多和宝宝说说话,比如告诉他,你现在正在做什么,手里拿着的这个小玩意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感觉怎么样。不用担心宝宝太小听不懂。如果没有这些“听”的积累,将来宝宝又怎么会有“说”的输出呢?而且和宝宝说话聊天,看到他用纯真的微笑回应你,本身就是很棒的亲子互动。


            6楼2020-01-15 13:58
            回复
              ·多放音乐(注意控制音量)。播放的种类可以多元化,不限于童谣类音乐。你喜欢的音乐也可以放给宝宝听,说不定他的品味和妈妈很像呢。你还可以借助一些器具逗宝宝玩,如摇铃、拨浪鼓、音乐盒。等宝宝大一点,也可以引入安全的音乐玩具,比如玩具鼓、玩具琴,既能给宝宝磨耳朵,又能提升运动技能。
              ·多聆听生活中的声音。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外出时,当宝宝听到一个声音时,向他解释那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比如洗澡时水流的哗哗声、手机的铃铃声、翻书时纸张的唰唰声、时钟的滴答声,又或是楼下小猫的喵呜声。


              7楼2020-01-15 14: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