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吧 关注:10,925贴子:320,933

刘邦是个“大老粗”(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良认为刘邦不是一个大老粗。


IP属地:重庆1楼2020-01-12 17:51回复
    刘邦与张良这对搭档,珠联璧合,行动默契,合作愉快。
    刘邦对张良很尊重,对张良的称呼始终是“子房”。
    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没有把他看成腐儒、酸儒。
    刘邦从来都不限制张良的作为,让他来去自由,超然洒脱。


    IP属地:重庆2楼2020-01-12 17:52
    回复
      张良与刘邦一见如故,一拍即合,相得益彰。
      张良随形势的变化,对刘邦的称呼是“沛公”、“大王”、“陛下”。
      张良是刘邦的“智囊”,为刘邦出谋划策、建立不世功勋。
      张良让人感觉朴实无华,但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


      IP属地:重庆3楼2020-01-12 17:53
      回复
        张良有一个贵族子弟的身份,张家“五世相韩”。
        张良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明人陈仁锡拍案叫绝:“子房一锥,宇宙生色!”而一击不中,居然能够全身而退,从容逸去,这简直是奇迹。
        张良浪迹天涯,行侠仗义,然后藏在下邳研究《太公兵法》十年,结交了杀人亡命的项伯。
        陈涉等起兵,张良亦聚百多人。张良与刘邦相遇后,他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刘邦献策,刘邦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不能领悟。张良说:“沛公殆天授。”
        张良花费十年学习、钻研《太公兵法》,形成自己的思想,不料这个刘邦悟性奇高,一听便懂,一点就通,而且举一反三,“常用其策”。张良认为刘邦是个天才,不是一个大老粗,愿意大力辅佐刘邦。


        IP属地:重庆4楼2020-01-12 17:54
        回复
          张良心中存在反秦复韩的愿望。项梁派张良寻找到韩成,把他立为韩王。任命张良为韩国司徒,随韩王率领一千多人向西攻取韩国原来的领地。
          张良就算是个好导演,也要遇到好演员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他随韩王成夺得几座城邑,秦军随即又夺了回去,没有根据地,只有往来游击作战。
          而让张良又没有料到的是,刘邦军西征路过,形势发展就大不一样,短短时间里,占领了韩国的轘辕险道,攻下韩地十余座城邑,击败了杨熊的军队,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
          刘邦率兵西进开始阶段东奔西走,作战有输有赢,遇到张良后形势改观,接连不断的打胜仗。刘邦意识到,他身边缺一个像张良这样的谋略家。张良也更清醒的意识到,刘邦不是一个大老粗,只有跟随刘邦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反秦的大目标驱使下,刘邦于是让韩王成在阳翟留守,自己和张良一起西征。事实证明,刘邦这一决定是非常英明的,为刘邦调整路线顺利入关打下牢固的基础。


          IP属地:重庆5楼2020-01-12 17:57
          回复
            刘邦进入秦宫,被那里的贵重宝物、数千美女吸引,意图是想留下住在宫里。
            樊哙劝谏刘邦出去居住,刘邦不听。
            张良语重心长的对刘邦说:“秦朝正因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能够来到这里。替天下剷除凶残的暴政,应该以清廉朴素为本。现在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够听进樊哙的意见。”
            刘邦这才幡然醒悟,下令封秦府库,还军霸上,约法三章,不受馈赠。秦民从“喜”到“大喜”再到“益喜”,唯恐刘邦不在关中为王。
            范增认为,刘邦“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也就是说,张良和范增都没有把刘邦看成大老粗。


            IP属地:重庆6楼2020-01-12 17:58
            回复
              项羽听曹无伤密告,要与刘邦决一死战。项伯由于与张良有旧交,私见张良,劝其潜逃。张良说:“我是替韩王伴送沛公的,如今情况紧急,逃离而去是不合道义的。”
              于是张良就将情况全都告诉了刘邦。两人商量之后,张良邀请项伯入帐见刘邦。
              项伯进帐后,刘邦亲自为项伯斟酒,好言好语说服项伯。项伯连夜驰回鸿门,把刘邦的话都转告给了项羽,并百般疏通,使原已剑拔弩张的局势有所缓解。
              第二天,项羽款留刘邦在鸿门宴会饮,张良在这次生死攸关的斗争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帮助刘邦安全脱离虎口,又使项羽内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祸根。


              IP属地:重庆7楼2020-01-12 17:59
              回复
                项羽和范增阴谋让刘邦做了汉王,统治偏僻荒凉的巴蜀地区。
                刘邦赏赐张良黄金百镒,珍珠二斗,张良把它们都赠送给了项伯,表示感谢。
                刘邦见此非常感动,脑筋急转弯,也趁此让张良厚赠项伯,使项伯代他请求汉中地区。项羽应允了刘邦的请求。
                刘邦到封国去,张良送到褒中,准备返回韩国辅佐韩王信。张良劝说刘邦:“大王为何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内心。”刘邦于是下令烧断了所经过的的栈道,入汉中后,励精图治。
                刘邦还定三秦,项羽怒不可遏。张良寄书蒙蔽项羽:“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同时,张良还把齐王田荣谋叛之事转告项羽,说是“齐国欲与赵联兵灭楚,大敌当前,灭顶之灾,不可不防啊。”项羽果然中计,竟然无意西顾,转而北击田荣。


                IP属地:重庆8楼2020-01-12 18:01
                回复
                  项羽不准韩王成回韩国,把他贬为侯,又在彭城杀了他,这断绝了张良的复韩梦。
                  张良逃跑,抄小路隐秘地回到刘邦那里。刘邦封张良为成信侯。此后,张良便朝夕相随刘邦左右,成为画策之臣。
                  明代李贽认为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
                  张良由“反秦复韩”转化为“灭楚兴汉”。


                  IP属地:重庆9楼2020-01-12 18:02
                  回复
                    刘邦彭城大败。《史记·留侯世家》: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这就是所说的下邑之谋或下邑画策。刘邦把自己的想法与张良交谈,张良把实现想法的手段告诉了刘邦。这个策略显示出了刘邦与张良的战略眼光。
                    刘邦说的是:“我想豁出去舍弃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不要,给别人作为封赏,以共同对付并打败项羽,你看看可以给谁才能够同我一起建功立业呢?”王立群教授认为这是刘邦的大战略,敢于说出这种话的人,本身就很了不得,他一定知道这句话对于普天之下的英雄才俊的杀伤力是致命的!“共享天下”,多么动听的承诺啊!
                    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猛将,同项王有隔阂;彭越与齐王田荣在梁地反楚。这两个人可立即利用。汉王的将领中唯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如果要舍弃这些地方,就把它们送给这三个人,那么楚国就可以打败了。”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


                    IP属地:重庆10楼2020-01-12 18:03
                    回复
                      楚军围困刘邦于荥阳,汉军粮草匮乏,郦食其献计请刘邦复立六国之后,刘邦赞同,命人刻制印玺。
                      在这关键时候,张良外出归来拜见刘邦,听刘邦说罢大吃一惊,拿起桌上的筷子,连比带划向刘邦从八个方面讲解,批驳“复立六国之后”之策。
                      张良所讲的,涉及很多历史知识和典故,一般人是听不懂的。而刘邦不但听明白了,听后还恍然大悟,立即纠正,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战略错误。这说明刘邦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不是一个大老粗。
                      张良借箸谏阻分封,鞭辟入里的分析,被明人李贽赞叹为“快论”。这较之张良昔日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的思想认识,显然是一个飞跃。张良的确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谋略家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


                      IP属地:重庆11楼2020-01-12 18:04
                      回复
                        韩信占据齐国故地后,使人向刘邦求封为代理齐王,刘邦大怒。张良和陈平都用脚轻轻暗示刘邦,刘邦非常精明而且反应极快,马上骂道:“大丈夫既定诸侯,就要做个真王,何必要做假王!”刘邦派张良拿着印绶去齐地封韩信为王,笼住了韩信,并征调韩信的军队击楚。
                        鸿沟协定后,刘邦也欲引兵西归。在这重大的转折之际,张良与陈平同谏道:“如今汉据天下三分有二,此时正是灭楚的有利时机,宜猛追穷寇,毕其功于此举。否则放楚东归,如放虎归山,必将遗患无穷。”刘邦听后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项羽。
                        刘邦率军至固陵,韩信、彭越未到。刘邦便依张良计,把陈地以东至沿海的地盘划封齐王韩信;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盘划封给梁王彭越。韩、彭果然来援。垓下之战终于打败项羽,刘邦登上皇位。


                        IP属地:重庆12楼2020-01-12 18:05
                        回复
                          刘邦称帝后对张良的评价,《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刘邦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刘邦封张良为留侯,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封赏部分功臣后,其余日夜争功,难决高下,刘邦忧心忡忡。张良建议先封与刘邦有宿怨的雍齿来安抚群臣。刘邦于是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催促丞相、御史加紧评定功劳施行封赏。
                          娄敬劝刘邦定都关中,大臣们却纷纷陈说建都洛阳的好处,刘邦一时拿不定主意。张良支持娄敬的主张。张良的分析全面而深刻,加之素负重望,又深得刘邦信赖,因而刘邦当即决定定都关中。


                          IP属地:重庆13楼2020-01-12 18:06
                          回复
                            英布反叛,刘邦亲自带兵东征。张良患病,自己勉强支撑起来,送到曲邮,谒见皇上说:“我本应跟从前往,但病势沉重。楚国人马迅猛敏捷,希望皇上不要跟楚国人斗个高低。”张良又趁机规劝皇上说:“让太子做将军,监守关中的军队吧。”
                            刘邦说:“子房虽然患病,也要勉强在卧床养病时辅佐太子。”这时叔孙通做太傅,张良任少傅之职。
                            张良自我总结并宣称道:“我家世代为韩相,到韩国灭亡,不惜万金家财,替韩国向强秦报仇,天下为此震动,如今凭借三寸之舌为帝王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对一个平民是至高无上的,我张良已经非常满足了。我愿丢却人世间的事情,打算随赤松子去遨游。”


                            IP属地:重庆14楼2020-01-12 18:07
                            回复
                              司马迁说:“留侯跟随皇上进攻代国,在马邑城下出妙计,以及劝皇上立萧何为相国,他跟皇上平常随便谈论天下的事情很多,但由于不是关于国家存亡的大事,所以未予记载。”
                              张良“跟皇上平常随便谈论天下的事情很多”,刘邦听得进,心领神会。这进一步说明在张良心中,刘邦不是一个大老粗。


                              IP属地:重庆15楼2020-01-12 18: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