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每一哲学命题都是一定时代文化精神的凝结,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这样的一个命题。以往的哲学史往往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这固然不错。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进一步揭示其文化内涵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这一命题和这一命题蕴含的整整一个时代的内容以及由此开启的文化传统。
--------------------
为什么“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个体本位的文化走向成熟的哲学表现呢?
首先从这一命题的含义来看。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里有三层含义:(1)人是本体的尺度。事物是否存在,以人为尺度;(2)人是认识的尺度。存在着的事物特性如何,状态如何,所进行的定性定量研究也以人为尺度;(3)人是价值的尺度。
柏拉图曾从认识论方面解释该命题:“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现的那样。”(柏拉图《泰阿泰德篇》151D-152D,《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55页至56页)这就是说,是以每一个个别的人而不是以一般的人为转移的。
人是个体的人还突出表现在普罗泰戈拉对感觉的强调上。感觉是个体的、具体的、特殊的。个体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可以演绎为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一阵风吹来,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不冷,这是根据个人的主观感觉判断的。如亚里士多德所释:“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尺度。”(《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5页)所以,从命题含义看,该命题渗透着个体的精神。
-----------------------------------
--------------------
为什么“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个体本位的文化走向成熟的哲学表现呢?
首先从这一命题的含义来看。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里有三层含义:(1)人是本体的尺度。事物是否存在,以人为尺度;(2)人是认识的尺度。存在着的事物特性如何,状态如何,所进行的定性定量研究也以人为尺度;(3)人是价值的尺度。
柏拉图曾从认识论方面解释该命题:“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现的那样。”(柏拉图《泰阿泰德篇》151D-152D,《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55页至56页)这就是说,是以每一个个别的人而不是以一般的人为转移的。
人是个体的人还突出表现在普罗泰戈拉对感觉的强调上。感觉是个体的、具体的、特殊的。个体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可以演绎为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一阵风吹来,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不冷,这是根据个人的主观感觉判断的。如亚里士多德所释:“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尺度。”(《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5页)所以,从命题含义看,该命题渗透着个体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