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5日漏签0天
博平县吧 关注:743贴子:3,90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博平县吧
>0< 加载中...

2019-01-12 22:52阅读:329鸡蛋换盐,两不找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飞天的凤凰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19-01-12 22:52阅读:329
鸡蛋换盐,两不找钱。
(慧明)
有句俗话叫“鸡蛋换盐,两不找钱”。具体一个鸡蛋换多少盐,换的是粗盐还是精盐,都没有亲身经历过。大体意思就是假如鸡蛋五分钱一个,盐五分钱一斤,一个鸡蛋换一斤盐,双方都不用掏钱,谁也不找谁,谁也不欠谁。
所谓“鸡蛋换盐”其实是物物交换。在我印象里,小时候的农村老家还有好多物物交换的情况,比如:用豆子换豆腐,卖豆腐的走街串巷地敲梆子,想吃豆腐的听到梆子声便拿着豆子来换。其他还有很多用豆子换豆油,用棉籽换棉油,用芝麻换香油等用原料换成品的情况。对我印象最深,诱惑力最大的还是小麦换西瓜,瓜农或瓜贩用马车或机动三轮车拉着西瓜,一进村就高喊“换西瓜,换起沙到皮的大甜西瓜”,在村里玩耍的孩子听到喊声,就各自跑回家里央求家长拿麦子来换,经过你敲敲他拍拍地“隔皮猜瓜”,一大车西瓜很快就会换完。
在二中念书的时候,我们的馒头票在校内像钱一样万能流通。学生们在家里用自行车驼来麦子,在伙房换成馒头票,用馒头票可以买馒头、包子、油条、炒菜、汤水等,还可以在小卖部买笔子、书本、瓜果、方便面、火腿肠等,所以学生的馒头票就像我们现在的工资一样,总是流失的很快,总是不够花。“鸡蛋换盐”并不是仅仅交换小物件,上世纪80、90年代,牟其中就用中国的轻工产品,从俄罗斯换回了4架飞机。2013年,中国用高铁换取了泰国的大米和橡胶。
“鸡蛋换盐,两不找钱。”是百姓用鸡蛋来换盐的,也表明了农村昔日生活的拮据,鸡蛋可以不吃,食盐不可以不用,宁可不吃鸡蛋,也要用来换盐。小时候,农村一般舍不得吃鸡蛋的,只有老人、孩子或者生病的人才有吃鸡蛋的特权,一般攒了鸡蛋都要腌上,留作过麦、过秋干重活时吃的。平时吃个鸡蛋羹都是很难得的,我小时候奶奶用个鸡蛋和了白面糊蒸一蒸,也觉得很美味的。
“鸡蛋换盐,两不找钱。”表现的还是农业与工业产品的价值关系。盐业自古都是官方垄断,去年我国才放开,原来一个鸡蛋换一斤盐,现在四个鸡蛋还换不了一斤盐,鸡蛋还是那个鸡蛋,盐早不是那个盐了。工农剪刀差,受伤的总是农民啊,金字塔最基层总是最负重的啊。好在党中央及时取消了农业税、三提五统,为农民实行了医疗、养老保险,还有粮食、农机、老人等补贴,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农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
2019年1月12日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博平县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