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皇后吧 关注:1,104贴子:39,015

将实录中徐辉祖和李景隆的轨迹做个比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妈


1楼2019-12-31 22:26回复
    将两位勋二代在洪武中末期实录中的轨迹做个比较,有些地方还是值得探讨的


    2楼2019-12-31 22:28
    回复
      2025-07-14 13:29:50
      广告
      从二人袭爵至洪武25年


      3楼2019-12-31 22:30
      收起回复
        最主要还是因为李景隆他们家跟老朱家关系更亲近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2-31 22:34
        收起回复
          从上面这张表看,两人的起点基本一致,同年备边学习,李景隆年龄比徐辉祖大,因为他袭爵时间早,所以学习观摩了洪武20年的再次北伐。24年3月徐辉祖和李景隆同时往陕西练兵,说是练兵,其实是因为这年的8月皇太子朱标要巡视陕西,他们这些勋二代打前站,为皇太子朱标保驾护航。同年11月皇太子朱标从西安回到南京,同一天晋王朱棡也到了南京,是否是太子和晋王一起回到南京?25年2月同徐辉祖同去陕西的李景隆奉诏回到南京,而徐辉祖不知去向,他为什么没有一起回来?1、徐辉祖同太子一起回来,实录没写,其他资料也未显示?2、徐辉祖不适应这次备边,提前回南京?3、徐辉祖备边期间生病了,提前回家。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整个25年徐辉祖除了与李景隆一道归还原来御赐的一些田产,似乎没有做什么重要的事需要在实录中记载,而李景隆这一年不但独自管理巩昌、岷州等五卫军务,还在12月同蓝玉一道被封为太子太傅,显然李景隆通过这些年的锻炼,得到老朱的青睐,而徐辉祖并没有,也许他跟年轻阅历不够有关吧


          5楼2019-12-31 22:55
          收起回复
            洪武26年至洪武31年


            6楼2019-12-31 22:59
            回复
              虽然25年4月皇太子标去世,但是整个25年凉国公蓝玉还在北边为老朱浴血奋战,到了26年2月就被老朱以谋逆罪诛杀,蓝玉被诛杀的同一天,蜀王朱椿正好回南京。3月徐辉祖就被老朱派往北平,告知燕王胡将阿鲁帖木儿、乃儿不花这两人有异志,在个时候说这个,不是摆明了阿鲁帖木儿、乃儿不花这两人参与蓝玉谋逆,是蓝党吗,这两人的结果可想而知,照【徐公表忠傳】的说法就是【於是悉得其實,與王合筴,併其黨與悉捕送闕下戮之】查得这两人谋逆的证据,和燕王一道将其党羽全部抓获并全部杀了。同年李景隆在干嘛,估计也和徐辉祖一样,在重查蓝党余孽,把那些公、候、指挥使之类的下诏狱,可见26年血雨腥风。


              7楼2019-12-31 23:23
              回复
                二十七年九月老朱本来派徐辉祖节制陕西等地等待征讨西番,到28年就换成了李景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2-31 23:38
                收起回复
                  2025-07-14 13:23:50
                  广告
                  25年末封的东宫官署完全没徐辉祖什么事,不说太师太傅,连太保都没混上,在立储君的当头,等于把徐辉祖排挤出了核心圈。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2-31 23:47
                  回复
                    所以徐辉祖到底是哪出了问题让老朱这么不信任?能力or忠诚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1-01 00:02
                    收起回复
                      从27年至28年老朱还是有意栽培徐辉祖,让他去浙江沿海训练军士,让他节制陕西都指挥司训练军士已备征讨西蕃、让他往凤阳训练军马。但是一下让他在南方训练军士,一下去北方训练军士,一下又去南方训练军士,给人的感觉就是换他做这个工作好像不行,换他做那个工作好像也不行、换了几个工作还是感觉不行,最后(29年后)干脆你就同礼部翰林院一道考试选拔文官吧。而同期的李景隆在27年正月佩平羌将军印镇守甘肃,并接替徐辉祖整顿陕西署卫的军马,并于30年佩征虏大将军印河南训练军士并节制大小军官,而且李景隆在驻守西部期间,还用茶换马1万多匹送各军操练,因此可以看出李景隆在镇守期间做了不少事,也更得老朱的喜爱。而徐辉祖给老朱的印象是带兵打仗你不太合适,你当个文官也许更好,因此29年后徐辉祖没去训练军士,也更不可能节制哪方卫所了


                      12楼2020-01-01 00:18
                      收起回复
                        以前没有认真收集过徐辉祖相关的资料,由于他父亲的光环对徐辉祖的能力有高估,通过收集实录中徐辉祖的轨迹再对比南军北伐主将,也就是建文朝仅剩的二公之一曹国公李景隆,发现徐辉祖虽然与李景隆同时起步,但是李景隆更受老朱青睐,在军备方面更寄予厚望,是老朱着力培养的军备勋二代。反观徐辉祖,老朱虽然有意培养他,不知是由于他本身的资质原因,亦或是他对打打杀杀的军队生活排斥,更愿意与文官为伍,显然老朱对徐辉祖的表现并不满意,到洪武末期基本不派徐辉祖外出练兵。由此,在建文选择平燕主将的时候,看到这两人的履历,一定会选择李景隆,不会选择徐辉祖,因为徐辉祖第一能力没达到第二他是燕戚屬。


                        13楼2020-01-01 16:06
                        回复
                          老徐大概是个对读书有着执念的名将,虽然他小时候没什么机会读书,导致文化水平不太高,尽管后来拼命进修,但上限也不会太高了,所以开始了鸡娃之路,他的子女中,徐皇后,徐辉祖, 徐增寿都有读书很出色的记载,差不多都是学霸,而徐辉祖作为他的嫡长子,国公世子,大概更是重点培养对象,可能正是学霸式的培养路线,反倒把他们家本该有的武将气质掩盖了,另外作为武将,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必须付诸实践,到徐辉祖长大成人该跟着父亲学习如何带兵打仗的时候,徐达却死了,所以他的军事素养必定不会很高。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1-01 19:11
                          收起回复
                            李景隆结局也挺惨的,被周王带头二次三番的弹劾,尽削勋阶官号被囚私第,庄田宝货图籍全部没收,没了任何收入,只能守着一个大房子,最后结局冻馁而死,死亡时间永乐末。李景隆的姐姐或妹妹,嫁给了世戚汪致渊,汪致渊洪武11年是燕山中护卫指挥佥事,后来有没有调任,有没有随燕藩入职北平,没有记载,不管怎样还是和燕王有点瓜葛吗。还有老朱年少父母双亡最困难的时候,邻居汪家帮了大忙,后来老朱发达了,重新给自己父母修了陵墓,叫汪家给他世代守祖坟,实录载【○戊寅 上将还建康谒辞陵,召汪文、刘英谓曰:乡里亲戚爱厚者,惟足下二人,先世陵墓所在,吾岂敢忘,但国家事重,不得不归,耳公等善为我守视,仍赐英、文等绮、帛、米、粟、曰:此以报夙昔相念之德也,又谓诸父老曰:今兵祸已息,乡里安静,父老当得优游无事抚育妻子,各保生业,乡县租赋当令有司勿征,二三年间当复来相见,于是父老皆欢悦,再拜谢曰:感 主上恩德无以报也】。联想到李文忠的爹李贞墓志提到的世戚汪致渊,还有老朱的汪贵妃,感觉这之间是有联系的。汪贵妃应该就是同乡邻居好友的姐妹或女儿。


                            15楼2020-03-19 00:16
                            回复
                              2025-07-14 13:17:50
                              广告
                              洪武20年5月○戊辰皇陵祠祭署令汪文卒,文世家濠梁与 上同里闬,富而好礼,幼与上相善, 上即位擢文皇陵祠祭署令,俾不去其乡而身享安荣之贵,及卒 上亲制文遣内侍及仪曹官吊祭赙恤甚厚
                              从小玩到大的邻居,在老朱近乎绝望时,真心帮助过。老朱也没忘了这份恩情


                              16楼2020-03-19 0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