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考研的这一年,依然有很多想说的。自己一开始也是对考研什么也不懂到之后的熟悉,得到了很多同学以及老师学长学姐们的帮助,很感谢一路帮助我的人。在此也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考研的心得。成功当然是不可复制的,写下的这些经验是给学弟学妹一个参考,以我的经验来告诉大家少走弯路,成功到达目的地。
政治复习可以不用提前很早,一些配套的课程也不会提前太早上线,所谓的预测题和配套书也都是十月以后才能买到,及时关注动态,预售会便宜很多。不过一些必考的马哲思修知识可以提前背一背,平时每年常考的知识点建议每天背诵一点,最好跟着记笔记,不然到最后几个月很多东西容易混淆。我提前三个多月准备的政治,看的是徐涛的视频课、小黄书,以及背诵肖八肖四的大题,也做了1000选择题,其实个人感觉选择一位老师就可以,论述用的话会不太一样,但知识点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主要是看哪位的措辞更加好背吧。小黄书视频课会讲解政治分值和重点,大家也可以用加速软件看,主要看真正有用的部分,考前也会有预测考点,好好背一背的话问题不大。不过有的同学准备了一个月,甚至裸考也有将近60分,只要认真背了自然没错,总比没背心里有底。70-80分的算是高分了,争取考60+吧,不至于太拉分。
英语是看平时的积累,还有就是做题的感觉,至少认真准备半年时间,才能有所保证。我看的朱伟的视频课、恋恋有词,视频课会对恋恋有词进行讲解和扩展,结合起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及时跟着记笔记,主要是学习记忆的方法技巧,不过还是建议加速看视频,因为他可能会讲很多段子,最后记住多少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天坚持下来学英语,积少成多,对于应试心态还是很有帮助。做题方面,一开始我隔两天都会刷几篇阅读真题,不断的培养做题感觉,最后两个月就开始刷套题了,不用做太多模拟题,认真刷几遍历年真题,我做的是肖剑的黄皮书,近10年的真题一定要认真做一做,如果觉得有精力,可以继续往前多刷几套,刷过的真题一定要先自己认真思考,然后再看答案解析,并及时做好错题笔记,尤其涉及到的生词及词组,很可能会重复考相似的试题。不管别人怎么讲,都要有自己的解题思路,保证速度和质量。如果平时有英语语感,喜欢阅读科普、哲学、经济方面的文章,就有可能对于英语文章的理解更透彻,选择题正确率会高哦。还有就是翻译和作文,我看的是唐静的翻译,王江涛的作文,不管有没有时间,至少要看看里面的得分技巧。最为关键的一点,作文一定要平时动手写,记录用时,写好字才能得高分。
艺术研究院的专业一611艺术概论,要看的书说少可以少到两本,说多简直要多少有多少。两本指的就是王宏建老师的《艺术概论》与彭吉象老师的《艺术学概论》。很多人在看第一遍的时候,都觉得没写什么,但不读心里不踏实。根据我一对一老师上课的推荐说,先看彭吉象,在看王宏建,这两本书是考试重点,主要用在简答题跟论述。你要整理出自己的知识框架,多练习真题。当然了,如果你像我选择报班学习的话,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在专业一上最后说一句,书的话,一定要自己买,不建议用前辈的,除非你真的找不到,前辈的书中难免有笔记,你在阅读的时候难免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对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是一件好事。
专业课二。这部分内容在我确定专业后就开始复习了。我在3月的时候购买了艺术研究院老师出的舞蹈史参考书。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隆荫培的《舞蹈艺术概论》,王克芬的《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舞蹈大辞典》,欧建平的《舞蹈鉴赏》、《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刘青弋的《西方现代舞蹈史纲》及朱立人的《西方芭蕾史纲》。除此之外还有三卷《中外舞蹈作品赏析》,分别为刘青弋、矫立森、贾安林等老师编著。以上书籍基本包含了考试的内容。
这里强烈推荐入手王克芬先生的《中国舞蹈大辞典》,这本工具书拿来应对名词解释是在合适不过了。《舞蹈艺术概论》、《舞蹈鉴赏》及各类舞蹈史是简答论述的常考内容,强烈建议同学们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的考法可以参考真题。
参考书的阅读方法可以参考专业一的形式,不过专业二的内容更多,考察的范围也比较广。简单的说,中国舞蹈史的内容最多,古代舞蹈史常考名词简答,近现代中国舞蹈史常考简答论述,民间民族舞主要分布在名词简答,现代舞跟芭蕾主要出现在简答论述。所以这里就体现了《中国舞蹈大辞典》的重要性了。
我的学姐建议我到才思考研系统的学习答题。简单的说答题的时候把题目当论文写,基本保障一个理论跟一个案例就可以。名词不需要答太多,控制在两三百字就行,简答题六七百,论述一千左右。跟专业一是相通的。
其实考研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战。以上的分享,其实都是在收集了各种信息得到的。在备考期间,我建议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导师的研究动向,或者有开过什么重要的会议等等。初试复试都很有帮助!
政治复习可以不用提前很早,一些配套的课程也不会提前太早上线,所谓的预测题和配套书也都是十月以后才能买到,及时关注动态,预售会便宜很多。不过一些必考的马哲思修知识可以提前背一背,平时每年常考的知识点建议每天背诵一点,最好跟着记笔记,不然到最后几个月很多东西容易混淆。我提前三个多月准备的政治,看的是徐涛的视频课、小黄书,以及背诵肖八肖四的大题,也做了1000选择题,其实个人感觉选择一位老师就可以,论述用的话会不太一样,但知识点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主要是看哪位的措辞更加好背吧。小黄书视频课会讲解政治分值和重点,大家也可以用加速软件看,主要看真正有用的部分,考前也会有预测考点,好好背一背的话问题不大。不过有的同学准备了一个月,甚至裸考也有将近60分,只要认真背了自然没错,总比没背心里有底。70-80分的算是高分了,争取考60+吧,不至于太拉分。
英语是看平时的积累,还有就是做题的感觉,至少认真准备半年时间,才能有所保证。我看的朱伟的视频课、恋恋有词,视频课会对恋恋有词进行讲解和扩展,结合起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及时跟着记笔记,主要是学习记忆的方法技巧,不过还是建议加速看视频,因为他可能会讲很多段子,最后记住多少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天坚持下来学英语,积少成多,对于应试心态还是很有帮助。做题方面,一开始我隔两天都会刷几篇阅读真题,不断的培养做题感觉,最后两个月就开始刷套题了,不用做太多模拟题,认真刷几遍历年真题,我做的是肖剑的黄皮书,近10年的真题一定要认真做一做,如果觉得有精力,可以继续往前多刷几套,刷过的真题一定要先自己认真思考,然后再看答案解析,并及时做好错题笔记,尤其涉及到的生词及词组,很可能会重复考相似的试题。不管别人怎么讲,都要有自己的解题思路,保证速度和质量。如果平时有英语语感,喜欢阅读科普、哲学、经济方面的文章,就有可能对于英语文章的理解更透彻,选择题正确率会高哦。还有就是翻译和作文,我看的是唐静的翻译,王江涛的作文,不管有没有时间,至少要看看里面的得分技巧。最为关键的一点,作文一定要平时动手写,记录用时,写好字才能得高分。
艺术研究院的专业一611艺术概论,要看的书说少可以少到两本,说多简直要多少有多少。两本指的就是王宏建老师的《艺术概论》与彭吉象老师的《艺术学概论》。很多人在看第一遍的时候,都觉得没写什么,但不读心里不踏实。根据我一对一老师上课的推荐说,先看彭吉象,在看王宏建,这两本书是考试重点,主要用在简答题跟论述。你要整理出自己的知识框架,多练习真题。当然了,如果你像我选择报班学习的话,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在专业一上最后说一句,书的话,一定要自己买,不建议用前辈的,除非你真的找不到,前辈的书中难免有笔记,你在阅读的时候难免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对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是一件好事。
专业课二。这部分内容在我确定专业后就开始复习了。我在3月的时候购买了艺术研究院老师出的舞蹈史参考书。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隆荫培的《舞蹈艺术概论》,王克芬的《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舞蹈大辞典》,欧建平的《舞蹈鉴赏》、《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刘青弋的《西方现代舞蹈史纲》及朱立人的《西方芭蕾史纲》。除此之外还有三卷《中外舞蹈作品赏析》,分别为刘青弋、矫立森、贾安林等老师编著。以上书籍基本包含了考试的内容。
这里强烈推荐入手王克芬先生的《中国舞蹈大辞典》,这本工具书拿来应对名词解释是在合适不过了。《舞蹈艺术概论》、《舞蹈鉴赏》及各类舞蹈史是简答论述的常考内容,强烈建议同学们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的考法可以参考真题。
参考书的阅读方法可以参考专业一的形式,不过专业二的内容更多,考察的范围也比较广。简单的说,中国舞蹈史的内容最多,古代舞蹈史常考名词简答,近现代中国舞蹈史常考简答论述,民间民族舞主要分布在名词简答,现代舞跟芭蕾主要出现在简答论述。所以这里就体现了《中国舞蹈大辞典》的重要性了。
我的学姐建议我到才思考研系统的学习答题。简单的说答题的时候把题目当论文写,基本保障一个理论跟一个案例就可以。名词不需要答太多,控制在两三百字就行,简答题六七百,论述一千左右。跟专业一是相通的。
其实考研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战。以上的分享,其实都是在收集了各种信息得到的。在备考期间,我建议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导师的研究动向,或者有开过什么重要的会议等等。初试复试都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