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皇后吧 关注:1,104贴子:39,015
  • 29回复贴,共1

关于33年再猜测棣徐订婚时间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妈


1楼2019-12-25 16:17回复
    徐后在自序中两次提到三十余年,第一次是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二月的劝善书,时间非常明确“恭事今皇上三十有三年”;第二次是成书于永乐三年正月的内训,“肃事今皇上三十余年”,因此不是徐后记错,而是确实如此。而棣徐大婚时间是洪武九年(1376年)如果从大婚之年算1376年至永乐二年(1404年)是27年,而要达到“恭事今皇上三十有三年”的时间,那么棣徐必须在洪武五年(1372年)就结婚,鉴于洪武五年四叔实岁12岁,徐徐10岁,还未成年不宜完婚生子。因此有里由相信洪武五年棣徐CP有事实婚约,受法律保护。


    2楼2019-12-25 16:47
    回复
      2025-07-14 12:10:19
      广告
      写书婚书,以礼聘娶,有婚书有聘礼,婚姻就有了法律效力,婚姻虽然还未完成,但已经受保护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2-25 17:28
      回复
        大概捋一下徐达蜀黍的时间表,从洪武三年开始
        1、洪武三年正月初三,奉诏北征沙漠。同年十月初六班师回京。十一月初七至龙江,太祖高皇帝亲迎
        十一月十一日升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晋官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许参军国事,晋封魏国公
        2、洪武四年正月初三,奉诏出镇北平。同年十二月回京
        3、洪武五年正月二十二日,奉诏第二次北伐,分三路军,徐达亲自指挥中路军,惨败。同年十一月回京
        4、洪武六年正月十一日,奉诏练兵北平,出发不久奉诏回京。同年三月十一日再奉诏前往北平、山西戍边。直至洪武八年三月回京,结束为期2年的北塞之旅
        5、洪武九年正月二十七日,女儿被册为燕王妃


        6楼2019-12-25 17:29
        回复
          太祖高皇帝闻王有贤女,一日召王,谓曰:“朕与卿同起布衣,至今日同心同德,始终不间,古之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朕第四子气质不凡,知卿有令女,能以配焉,佳儿佳妇,足以慰吾两翁。”王拜稽首谢。根据徐蜀黍的时间表,老朱亲自提亲,说这段的时间,应该是洪武三年


          7楼2019-12-25 17:40
          收起回复
            @枫晴橙 老朱提亲一定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己想好,可能早就选好了定亲日子,所以洪武四年末提亲可能性非常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2-25 18:14
            回复
              这样也符合在马皇后身边聆听教导的背景,开展早期教育培训。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12-25 18:30
              回复
                虽然当时并未被册封为燕王妃,但以夫妇关系是成立的,所以这个三十三年以夫妻关系而论是合理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2-25 18:49
                回复
                  2025-07-14 12:04:19
                  广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在这个时间节点?毕竟他们年龄还小。是否与当时的战争形势有关?以婚约来激励徐达。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12-25 20:35
                  回复
                    还是政治联姻,用以锁住勋臣武将,为大明皇朝卖命。毕竟洪武初年北方局势非常不稳,特别是王保保非常难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2-25 21:22
                    回复
                      根据当时老徐煊赫的地位,选徐家的嫡长女许配给第四子棣,看得出老朱对第四子是寄予很高的期望,真的希望他在北塞独挡一面,从洪武三年分封诸王,选第四子为燕王,老朱就己经物色燕王妃人选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2-25 21:35
                      收起回复
                        老朱在分封诸王后就开始考虑利用联姻为儿子们将来屏番铺平道路,老朱真正开始考虑儿子们的婚姻大概就是在分封诸王,太子完婚后这段时间,尤其是晋王和燕王的婚姻,秦王在当时大概已经选定了王氏,并在不久之后就结婚了。晋王的岳父谢成在洪武三年就成为了晋王府相,而在洪武五年更是兼任了太原指挥使,也就是洪武三年到四年,老朱分别安排好了晋王与燕王的联姻对象。而后面的周王应该会晚一点,毕竟他的封地不在北部要塞,而是在中原地区,联姻对象可以有多种选择。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12-25 22:48
                        回复
                          感觉这是冥冥中的注定,任何事情都有它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如果燕王娶的不是徐,他可能都不会靖难或者即使举兵也会功亏一篑(其中建文会亳不顾忌任用徐辉祖,徐增寿这2人,且用的牌会更多,按照徐辉祖这个死性比李景隆强了几倍),而徐后本人如果不嫁燕王的话估计会如同她的代,安两王妃妹妹淹没在历史尘埃中完全看不到她的才华与自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12-26 09:30
                          收起回复
                            翻了翻以前山西移民的文章,作者认为朱棣和小徐在洪武四年已订婚……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9-12-27 22:42
                            回复
                              2025-07-14 11:58:19
                              广告
                              这样看来脉络就比较清晰了
                              1、徐徐2、3岁的时候被老朱看重说要让她成为自己的儿媳妇(明朝还未建立),但并未刻意指是哪个儿子,在世的儿子都有可能
                              2、洪武四年,徐徐实岁9岁,虚岁10岁,老朱亲自向老徐提亲,”朕与卿同起布衣,至今日同心同德,始终不间,古之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朕第四子气质不凡,知卿有令女,能以配焉,佳儿佳妇,足以慰吾两翁”。这次确定了是四子棣与徐徐婚配
                              3、洪武5年,徐徐实岁10岁,虚岁11岁正式定亲,有婚约受法律保护,这样才能符合“恭事今皇上三十有三年”的时间所指
                              4、定亲之后的一段时间,徐徐是进宫接受马皇后的教育
                              5、洪武9年,徐徐实岁14岁,虚岁15岁正式册封为燕王妃,随后进行大婚
                              所以呢那些什么蒙古妹子、白月光、逃婚,新婚嫌弃之类的可以歇歇了,还真没其他人什么事,这两就是从小定亲,一起长大,相互依赖,彼此成就,加上青梅竹马不过分吧


                              20楼2019-12-27 22: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