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仪刀:转帖一位刀友的观点
《唐六典·卫尉寺·武库令》的注疏中《释名》曰“刀末曰'锋',其本曰'环'。”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仪刀是《唐六典》里注释最为详细的一种刀,大概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礼器,是皇家仪仗的组成部分,故而既声明其器用定位,又概述了历史由来,同时还大致描述了外观特征。在相关各朝史料中,《南齐书》里首先出现“仪刀”一称,并藉齐武帝萧赜之口点出此为亲王仪仗之组成,但无另外着笔。其他史书中,则以《隋书》和《新唐书》对此提及最多且细致,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仪刀的一些特点。
在《隋书·礼仪七》中,详细列举了被隋所篡并承继制度的北周,皇家仪卫们装备的各种式样的仪刀乃至长剑,根据所担任的不同禁卫岗位及阶级,分别装以不同神兽、异兽、猛兽形象的刀环首(约有12种之多),并以金银分为装饰。另有4种以异兽形象为环首的长剑。
注意长刀(仪刀)与长剑,用的动词是“执”,而相同装饰的短刀、短剑,用的动词是“佩”和“带”




下列是史书中的关于仪刀的部分:
后周(北周)警卫之制,置左右宫伯,掌侍卫之禁,各更直于内。小宫伯贰之。
临朝则分在前侍之首,并金甲,各执龙环金饰长刀。
中侍,掌御寝之禁,皆金甲,左执龙环,右执兽环长刀,并饰以金。
次左右侍,陪中侍之后,并银甲,左执凤环,右执麟环长刀。
次左右前侍,掌御寝南门之左右,并银甲,左执师子环,右执象环长刀。
次左右后侍,掌御寝北门之左右,并银甲,左执犀环,右执兕环长刀。
左右骑侍,立于寝之东西阶,并银甲,左执罴环,右执熊环长刀,十二人,兼执师子彤楯,列左右侍之外。
自左右侍以下,刀并以银饰。
左右宗(中?)侍,陪左右前侍之后,夜则卫于寝庭之中,皆服金涂甲,左执豹环,右执貔环长刀,并金涂饰,十二人,兼执师子彤楯,列于左右骑侍之外。
自左右中侍已下,皆行则兼带黄弓矢,巡田则常服,带短刀,如其长刀之饰。
左右庶侍,掌非皇帝所御门阁之禁,并服金涂甲,左执獬豸环,右执獜环长剑,并金饰,十二人,兼执师子彤楯,列于左右宗侍之外。行则兼带皓弓矢。
左右勋侍,掌陪左右庶侍而守出入,则服金涂甲,左执吉良环,右执狰环长剑,十二人,兼执师子彤楯,列于左右庶侍之外。行则兼带卢弓矢,巡田则与左右庶侍俱常服,佩短剑,如其长剑之饰。
武贲已下六率,...... 自副率已下,通执兽环银饰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