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笙箫吧 关注:6贴子:488
  • 10回复贴,共1

剧本【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物:云清闻、顾惊
地点:https://tieba.baidu.com/p/6323380358(刑部官署)
次日汴河下游打捞出一具男尸,死者生前为利刃插入胸腹,又弃之水流中,因而浮肿面目难辨。他身上既无配饰又无文书,一时身份成谜。
午时开封府于闹市缉拿盗贼,缴其赃物发现郡公所失名画,贼人交代昨夜行凶杀人,依据描述所断,死者便是云赵二人昨日所遇男子。
云清闻欲将肖像之图交由开封府以便查案,着人去送时,户部顾惊受吏部友人所托至刑部拿取同僚复任雪碟,并问及此案。
云据实以告,顾观画后连称精妙。
@李隙


1楼2019-12-23 14:03回复
    偷来半日浮闲,顾惊穿过长廊,于日光最盛时踏入刑部官署。
    是午后的时间,户部诸位同僚皆烹茶闲谈作一小憩,不料刑部却决然相反。一路行来,俱是步伐匆匆来去如风,顾惊咂舌,一声唏嘘。便直直往云清闻处去。
    入门时,有人擦肩,手中画纸扬起,是一画像。
    顾惊收眼回眸,挑眉问正瞧来的友人。
    “通缉犯?刑部画师不错啊。”


    IP属地:江西2楼2019-12-23 18:48
    回复
      【 我从前不大相信“旦夕祸福”,直到顾惊穿门而至的三刻前,赵羲遣人将误换之画交到我手中,才得知昨日偶遇郎君,此刻已命赴黄泉。】
      【 出声叫住欲往开封府送画的吏员,对来人道】
      “你且看清楚。”
      【 若是通缉犯,何必装裱成轴,此乃刑部,又非画馆。】
      【 说来他职户部,出现在此必有缘由,遂出言以问】
      “有事?”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12-24 00:11
      回复
        只言片语可解释的东西却特意让人回头。顾惊自装裱齐整的画卷上移目,落在他郑重颜色上。
        “是我唐突。”
        顾惊致歉,挥手让那位吏员忙去,将来意直言以告。
        “同僚托我来取复任雪碟,我知你在,本想寻你度度闲暇。不曾想你这里这般忙乱。”他扫过门外神色匆匆的诸位,靠在桌上,垂眸望人,“什么案子?你看着比平时端肃不少。”


        IP属地:江西4楼2019-12-24 23:25
        回复
          【 顾惊赋性随意洒脱,与我大相径庭,亦与刑部格格不入。他像一阵不可预料的风穿堂而过,众人有所觉察却不会因此多做停留,更不提打乱既定的脚步。
          【 司部待客风格向来如此,想来是有些冷漠。】
          “是开封府的案子。”
          【 着意稍缓神色,引他去取雪碟。一路将今日汴京两桩案子分述,又讲了死者昨日同我与赵羲的纠葛。】
          “如今亡者身份难定,方才你所见之画,或是唯一线索。”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12-26 21:35
          回复
            “唯一不了。”顾惊随他往前,简单将两桩案件听来,在脑中仔细过了一遍,他话落时接口,“人活于世,便注定会留下各样蛛丝马迹。只不过能不能挖出来,就要看开封府的本事了。”
            接过雪碟,顾惊抬眸,目光落他眉眼。见他容色缓和,抿出一笑,将旧日恣意捡回,与他玩笑。
            “说起来,看画这种事,你们竟然不带我。”
            行走间又归了他案前,将椅一拉,顾惊理所当然抢他座位。指节叩上桌案,将眉一扬。
            “不过我宽宏大量,不与你们计较。”他将下颚一抬,落那画上,“来予我瞧瞧,说不准能看出些名堂来。”


            IP属地:江西7楼2019-12-26 22:54
            回复
              【 死者先遭贼人持刃穿腹,后又抛弃河中半夜之久,面目早已难辨,且开封府未在其身上寻到相关文书及配饰,才道确认艰难。】
              【 昨日间匆忙一瞥,只记他衣着褴褛,不修边幅,自不能描述让画师绘出样貌,而盗贼行凶正是无灯无人只余皎月素辉的深夜,亦于事无助。】
              【 是故蛛丝马迹只得依靠外物来寻,他若长居京都尚且好说,总要与人交道往来,如果是近日才入城,纵有人见过,也不一定知晓其身份。】
              【 神情未变,只略一颔首让吏员将画展与他,并无言语。心道他若真能说出个所以然便不计较抢位之举。】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12-26 23:31
              回复
                画卷铺陈,顾惊敛笑,神色专注。方才不过一瞥,便觉画工尚佳,如今细瞧,于转锋勾勒,墨色铺洒中,又是一叹。
                “此画笔法细致,画工精湛,用墨与力度亦恰到好处,细而不腻,工而不匠,是绝佳上品。若作画之人,便是那位死者,那着实可惜。只不过这画——”他抬眼,瞧向云清闻,“字如其人,画可鉴心。”
                越是善工笔者,越容易在笔锋勾勒之间将情绪带出。而这幅画,虽是精美绝伦,但一眼观之,不见喜爱与赞赏,反而沉郁恨意隐约可见。也不知与画中人到底什么深仇大怨。顾惊与他细细道来,末了,又添。
                “这样的画,势必不会售与他人,极大可能是出自死者或者相关之人之手。”
                “有这样工笔的人,即便在文坛无名,但传世画作绝对不止一幅。”宋朝重文轻武,文坛之大,这般佳作自然不会错过。而汴京,更是大家与珍品汇集之地,“若失了线索,不妨寻些画师,在京中按图索骥,总归能有所收获。”
                至少一个名讳,一枚印章。


                IP属地:江西10楼2019-12-27 00:52
                回复
                  【 初观此画,只觉下笔不俗,今由他这般层次井然、娓娓品来,似忽得鉴赏之关窍,复看画中人流转美目,愈觉佳人沉郁,千思万绪藏匿心中,仿佛下一刻就要启唇诉来......】
                  【 画可鉴一人之心,一千个观者却可有一千种解读,仅凭感觉做不得证,却也叫旁侧吏员将顾惊所述逐一记下,稍后并画交至开封府,以供参考。】
                  “言之有理。”
                  【 不愧御招其为皇长女侍讲,有闻帝姬正是看中榜眼画才。片刻又问】
                  “可能看出此画绘成于何时?”


                  11楼2019-12-27 19:56
                  回复
                    “绘于何时要看纸看墨颜色变化,我便不知了。有这样本事的人,多在提刑司与大理寺。”
                    顾惊一笑,起身,仔细将画卷收好。此画虽另有深意,还浸染了那位亡者的血色,但到底也是一幅珍品,够他仔细而郑重。
                    “若我也能身负这一身本事,说不准早就请调大理寺了,也好过现在日日与算盘账册打交道,头疼得很。”
                    将画交与吏员,顾惊立云清闻身前。
                    “好了,总归不是你的事,少操些心。说不准不日便能将案子破了,汴京啊,可哪哪都是人才。”


                    IP属地:江西12楼2019-12-27 20:31
                    回复
                      【 顾惊所言不错,汴京之内人才辈出,既是开封府经手的案子,也不必太过执着。只是,头疼?看他尚有时间在他部度闲暇,只怕面对那记金册、玉珠子不是枯燥乏味,是如鱼得水罢。】
                      【 心中所想自不必一一言明,很浅淡的“嗯”了一句,前有吏员出门送画,后便与他在此揖礼作别。】
                      【 至于这疑案变故再生,也是后话了。】


                      13楼2019-12-27 2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