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东与朝鲜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营口,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市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24°23′,北纬40° 07′。丹东地区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总面积1522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34平方公里。丹东大陆海岸线长120公里,沿海有大鹿岛、小鹿岛等岛屿。
【丹东方言】
丹东方言属于胶辽官话,口音除了大连话以外,跟东北大部分地区有很大的的不同,
而和渤海海峡对面山东半岛上的威海、烟台、天津等地口音类似。
【特色物产】
【矿产】:有“中国硼海”和“硼都”之誉。
【林蛙】:与人参、貂皮、鹿茸并称为东北四大山珍。林蛙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滋补名品和美容养颜的佳品。
【稻米】:丹东大米以其绿色无公害、口味香醇、富有营养而畅销国内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板栗】:板栗是丹东的优势经济林树种,自然条件有利于丹东板栗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90%以上。丹东板栗属日本栗系统,适合日本市场口味需求,板栗肉占日本市场30%的份额。
【草莓】:是中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
【杜鹃花】:1984年3月,经丹东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杜鹃花被正式命名为丹东市市花。
【对虾】:目前丹东对虾产量正在恢复增长。
【贝类】:丹东近海有鸭绿江、大洋河两大河流注入,底质平坦、泥砂比例适中,饵料生物丰富,是贝类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丹东贝类在色泽、规格、口感、肥满度方面均优于其它地区,深受国内外欢迎。
【鱼类】:目前有为池塘及中小水库配套的淡水鱼苗生产厂家13家,年生产水花鱼苗13亿尾。2000年,淡水渔产量达到4万吨,其中,池塘产量1.2万吨,网箱养殖产量3600吨,公鱼2000吨,大银鱼120吨。
【山野菜】:山野菜以来自自然,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以独特的保健药用价值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市场的新宠。
【食用菌】:丹东位于辽宁的东部山区,有丰富的山林资源,食用菌生产发展较快,已从山上发展到了山下,人工栽培面积迅速增加。食用菌面积已发展到997.7万平方米,总产量2.19万吨,出口量1.03万吨,总产值1.65亿元。
【烟草】:烤烟生产是丹东传统的产业,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是东北地区烤烟生产发源地。丹东烟草种植面积约5万公顷(75万亩),生产的烟草是高档卷烟的主要配料;丹东是辽宁省的烟草生产基地,平均产烤烟2000-3000吨,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辽宁省的80-85%。凤城烤烟香味醇厚,色泽金黄,叶片厚薄适中,出丝率高,燃烧性能好,尼古丁含量低,含糖份高,为生产高级卷烟的上等原料,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一定声誉。2001年以来,丹东烤烟生产在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基础上,加大科技兴烟力度,提高了规范化生产水平,烤烟生产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高。
【柞蚕】:丹东是世界最大的柞蚕生产基地,有200多年的养柞蚕历史,柞蚕生产是丹东的传统产业,最高年产量23000多吨,产量居全国之冠,占全国的50%、全省的70%,被誉为“柞蚕之乡”。柞蚕的放养是在清朝嘉庆年间由山东传入丹东的。目前丹东有蚕场260.5万亩。全市三县(市)、三区中有61个行政村、4024个村民组、3万户农民放养柞蚕。有7个国家丝绸工业企业和40个乡镇加工企业,有2.8万从业人员,年工业产值4亿元,柞蚕丝是出口创汇的骨干品种。
【丹东方言】
丹东方言属于胶辽官话,口音除了大连话以外,跟东北大部分地区有很大的的不同,
而和渤海海峡对面山东半岛上的威海、烟台、天津等地口音类似。
【特色物产】
【矿产】:有“中国硼海”和“硼都”之誉。
【林蛙】:与人参、貂皮、鹿茸并称为东北四大山珍。林蛙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滋补名品和美容养颜的佳品。
【稻米】:丹东大米以其绿色无公害、口味香醇、富有营养而畅销国内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板栗】:板栗是丹东的优势经济林树种,自然条件有利于丹东板栗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90%以上。丹东板栗属日本栗系统,适合日本市场口味需求,板栗肉占日本市场30%的份额。
【草莓】:是中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
【杜鹃花】:1984年3月,经丹东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杜鹃花被正式命名为丹东市市花。
【对虾】:目前丹东对虾产量正在恢复增长。
【贝类】:丹东近海有鸭绿江、大洋河两大河流注入,底质平坦、泥砂比例适中,饵料生物丰富,是贝类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丹东贝类在色泽、规格、口感、肥满度方面均优于其它地区,深受国内外欢迎。
【鱼类】:目前有为池塘及中小水库配套的淡水鱼苗生产厂家13家,年生产水花鱼苗13亿尾。2000年,淡水渔产量达到4万吨,其中,池塘产量1.2万吨,网箱养殖产量3600吨,公鱼2000吨,大银鱼120吨。
【山野菜】:山野菜以来自自然,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以独特的保健药用价值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市场的新宠。
【食用菌】:丹东位于辽宁的东部山区,有丰富的山林资源,食用菌生产发展较快,已从山上发展到了山下,人工栽培面积迅速增加。食用菌面积已发展到997.7万平方米,总产量2.19万吨,出口量1.03万吨,总产值1.65亿元。
【烟草】:烤烟生产是丹东传统的产业,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是东北地区烤烟生产发源地。丹东烟草种植面积约5万公顷(75万亩),生产的烟草是高档卷烟的主要配料;丹东是辽宁省的烟草生产基地,平均产烤烟2000-3000吨,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辽宁省的80-85%。凤城烤烟香味醇厚,色泽金黄,叶片厚薄适中,出丝率高,燃烧性能好,尼古丁含量低,含糖份高,为生产高级卷烟的上等原料,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一定声誉。2001年以来,丹东烤烟生产在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基础上,加大科技兴烟力度,提高了规范化生产水平,烤烟生产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高。
【柞蚕】:丹东是世界最大的柞蚕生产基地,有200多年的养柞蚕历史,柞蚕生产是丹东的传统产业,最高年产量23000多吨,产量居全国之冠,占全国的50%、全省的70%,被誉为“柞蚕之乡”。柞蚕的放养是在清朝嘉庆年间由山东传入丹东的。目前丹东有蚕场260.5万亩。全市三县(市)、三区中有61个行政村、4024个村民组、3万户农民放养柞蚕。有7个国家丝绸工业企业和40个乡镇加工企业,有2.8万从业人员,年工业产值4亿元,柞蚕丝是出口创汇的骨干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