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米ky吧 关注:23贴子:1,980

速食+再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湘云偶填咏絮词
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2-20 01:58回复
    如梦令(史湘云)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2-20 01:59
    回复
      2025-05-21 16:43:29
      广告
      南柯子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上阙探春,下阕宝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2-20 02:00
      回复
        唐多令(林黛玉)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2-20 02:00
        回复
          西江月(宝琴)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2-20 02:01
          回复
            临江仙(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2-20 02:03
            回复
              白玉华堂前面,春风轻拂,漫天飞絮,翩翩起舞。舞姿轻盈优美,节奏均匀适度。一群群蜂儿蝶儿,团团翻飞,连同柳花,一同画进群芳谱。何曾随水逝去?怎会堕入尘土?
              千丝万缕,任凭它时聚时散,时散时聚,始终未改,彼此相扶佐。好春光莫讥笑柳絮无根无依,不断借助好风力,送我直上青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2-20 02:27
              回复
                开篇即是柳絮白玉堂前的春舞,东风卷得优美的舞姿,营造了一种热闹喧嚣的氛围,没有任何柳絮无根无依的愁苦情感流露出来。同为咏絮,新意有趣。紧接着蜂蝶围绕追随柳絮乱舞,更渲染了春光的热闹生动,更将柳絮作为大好春色的主角咏唱,进而发出感慨:无根的柳絮又“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此时写柳絮不愿随波逐流,随流水逝去或坠入芳尘,从而为下文柳絮青云直上作下铺垫。
                过渡到词的下片,词人更侧重于抒写柳絮的情志:“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非常细腻地写出柳絮万缕千丝随聚随分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好春光更是不要笑话柳絮轻薄无根,词尾抒发柳絮借风直上青云之志,来表达词人的远大志向,更加升华了咏絮的主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2-20 02:51
                回复
                  2025-05-21 16:37:29
                  广告
                  宝钗的确如她所说“柳絮虽轻薄无根,但是我非要把它说好了不落俗套”,同样美丽缱绻的柳絮在她笔下是不是空缱倦,说风流,而是蜂围蝶阵乱纷纷,最后借风直上青云的。好风频借力这里柳絮是主动借力方,更是表达了薛宝钗会主动追求,而不是随风漂流。所以这首词实际上是表达了薛宝钗的直上青云之志。
                  薛宝钗的人物性格非常复杂而又生动,她“任是无情也动人”,但是她又不是那种绝对的无情,她也和林黛玉有“金兰契”,和薛姨妈更是母女情深。但是这不妨碍她的最终追求:金玉良缘。宝钗追求的是封建社会女孩子的最高理想,但是这同样并没有使她坠入俗套成为俗人,因为她本就不是那俗物,她的才华和处事之道都如那朵艳冠群芳的牡丹一样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2-20 03:04
                  回复
                    所以这首词的主题在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之志”,而不是薛宝钗对比其他姐妹们的乐观态度。史湘云同样无父无母寄人篱下,但是他就不似林黛玉一样反而乐观地过每一天,但是他的咏絮词同样带着悲观伤感,林黛玉更不必多说,而宝琴,的咏絮词,探春宝玉的合作,更是各有千秋但是同样是悲愁孤苦别分之思。这里不是说每个人乐观还是悲观,而是柳絮本身就是大家眼里的可怜尤物,只是薛宝钗能借它表达自己的青云志向,对金玉良缘的追求是其他人都没有的执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12-20 03:10
                    收起回复
                      探春的“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写的是柳絮分离的别苦,不同于薛宝钗的随聚随分终不改初心,始终都是柳絮这个整体。这里的随聚随分是暗指探春与其他亲人们的分别,后面探春远嫁,正应了宝玉思念探春妹妹的“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总之宝钗的临江仙推为咏絮词之冠,一则因为新意,二则因为志向,三则因为柳絮优美,甚是春光中的主角
                      这些咏絮词,各对应了各人以后的命运,到了七十回了,离贾家破败,亲亡人散越来越近,作者写咏絮来暗示个人命运
                      史湘云虽然有过一段与卫若兰的美好姻缘,但是终究春光不长而别去,他也最终流落风尘,同样家破人亡乞讨为生的宝玉遇见了他,一起度日,但他最终得病宝玉无钱医治,最终香消玉殒魂归离恨天(最终病死为癸酉本结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2-20 03:23
                      回复
                        推测薛宝琴的真正结局:
                        薛宝琴之所以来到贾家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早年间和京城的一个官宦人家的儿子定下了婚约,她是来京城成亲的,可是从她出现一直到后来都没有关于薛宝琴成亲的描写。
                        一开始宝琴是说梅家的老爷还在外地,不在京城,要等着梅家老爷回来以后在成亲。那么这话也说得通,她在等梅翰林回京然后嫁给梅翰林的儿子,可是书中后来有讲梅翰林已经回到京城了。
                        可是并未看到薛宝琴要嫁给梅家的势头,因为梅家悔婚了。当时薛家已经败落了,然而那一家的势头正好,当然不会娶一个败落氏族的女子为妻了。
                        当时正逢王熙凤兄长进京,王熙凤的兄长王仁进京很可能就是因为是宝琴被悔婚这件事,薛姨妈大概是求着王子腾进京来帮助解决徐宝琴婚事的问题了。
                        红楼梦中女子皆是薄命人,薛宝琴的结局也是十分的凄凉。首先她肯定没有嫁到梅家,这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一直到曹雪芹的前80回写完,梅家都毫无动静,没有想来娶薛宝琴的一点想法。
                        所以由此可见,就算薛姨妈找到了王子腾,从中调解,梅家应该还是坚持的悔婚了,一个悔婚的女子,大概不会是很容易在找到合适的人家。从后来,薛宝琴,自己写的诗中可以看出,不在梅边,在柳边,而且咏絮词里写的是三春事业随东风失去了,并点明了“梅花一梦”。
                        很多人普遍认为,这个柳大概就是柳湘莲,全书中出现的男子有,只有柳湘莲一个姓柳。同时,柳湘莲又是一个具有才情的人,也许只有柳湘莲能够配得上薛宝琴。柳湘莲在尤三姐姐自刎后坠入空门,但是最后究竟如何,作者肯定是不会放过这个重要人物的,正如他能哭打调情的呆霸王薛蟠,惧祸走他乡后又阴差阳错地回归来推动尤氏姐妹的剧情一样。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2-20 03:31
                        回复
                          阮郎归
                          白絮游丝系何时?秋霜入长冬。拂堤枯残无垠木,吹绿渡寒风。
                          窗含冷,门莹翀,寂寞月来封。宜君一曲章台柳,旧瞳映新鸿。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12-24 2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