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翻译不准确,关键句子翻译出错,会给全诗主旨带来重大影响。为防止误导别人,删除原翻译,重新翻译如下。希望方家指正。
《秋堂夕》 元稹
炎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
云雷时交构,川泽方蒸腾。
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
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
况此秋堂夕,幽怀旷无朋。
萧条帘外雨,倏闪案前灯。
书卷满床席,蟏蛸悬复升。
啼儿屡哑咽,倦僮时寝兴。
泛览昏夜目,咏谣畅烦膺。
况吟获麟章,欲罢久不能。
尧舜事已远,丘道安可胜。
蜉蝣不信鹤,蜩鷃肯窥鹏。
当年且不偶,没世何必称。
胡为揭闻见,褒贬贻爱憎。
焉用汩其泥,岂在清如冰。
非白又非黑,谁能点青蝇。
处世苟无闷,佯狂道非弘。
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
正是天气忽冷忽热,金火相乘的时候。 (夏天五行属火,秋天五行属金)
不时有雷雨天气,山川河流水汽蒸腾。
清风多了起来,忽然就有白露凝洁成霜。
草木失去了生机,天地间变得澄明。
在这个秋天的夜晚,我坐在书房,幽思无限。
帘外雨潇潇地下,案前的灯忽暗忽明。
书卷堆满了床铺,蜘蛛一会儿悬停,一会儿又向上爬。
小孩的啼哭声屡次哑咽。疲倦的仆人不时地睡下又起身。
我睁着昏花的老眼,胡乱的看书,吟咏诗歌来排解心中的烦忧。
当读到获麟一章时,我反复吟咏,竟欲罢不能。
致君尧舜的理想已经很遥远了,孔丘的道我还能行吗?
蜉蝣不相信鹤的年龄,蜩鷃又怎么能理解鲲鹏的心?
生前尚且怀才不遇,又何必管死后的名声!
为什么施展才学,会褒贬不一留下美名和骂名?(褒贬和爱憎这里偏向于后者)
我不想随波逐流,也不求清如冰壶。
我不白又不黑,青蝇又能奈我何?
为人处世只要心无烦忧,假装疯癫不是正道。
沉默不言引人注意,我也笑孙登这种行为。
寝兴:寝:睡下;兴:起来
获麟:
《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 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脩中兴之教。绝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丘道: 孔子的道。
《论语·微子》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蜉蝣不信鹤:
晋.郭璞《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蜩鷃肯窥鹏:
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鲲鹏
揭闻见:
唐·陈子昂《与韦王虚己书》:“仆尝窃不自量,谓以为得失在人,欲揭闻见,抗衡当代之士。”
汩其泥:
汩泥扬波的典故,出自先秦屈原的《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清如冰:
清如冰壶,出处:南朝·宋·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青蝇:苍蝇,比喻进谗言的人;素:白色的生绢。苍蝇玷污素练。指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
【出处】:《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汉·王充《论衡·累害》:“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
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
引用孙登不语的典故。
《秋堂夕》 元稹
炎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
云雷时交构,川泽方蒸腾。
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
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
况此秋堂夕,幽怀旷无朋。
萧条帘外雨,倏闪案前灯。
书卷满床席,蟏蛸悬复升。
啼儿屡哑咽,倦僮时寝兴。
泛览昏夜目,咏谣畅烦膺。
况吟获麟章,欲罢久不能。
尧舜事已远,丘道安可胜。
蜉蝣不信鹤,蜩鷃肯窥鹏。
当年且不偶,没世何必称。
胡为揭闻见,褒贬贻爱憎。
焉用汩其泥,岂在清如冰。
非白又非黑,谁能点青蝇。
处世苟无闷,佯狂道非弘。
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
正是天气忽冷忽热,金火相乘的时候。 (夏天五行属火,秋天五行属金)
不时有雷雨天气,山川河流水汽蒸腾。
清风多了起来,忽然就有白露凝洁成霜。
草木失去了生机,天地间变得澄明。
在这个秋天的夜晚,我坐在书房,幽思无限。
帘外雨潇潇地下,案前的灯忽暗忽明。
书卷堆满了床铺,蜘蛛一会儿悬停,一会儿又向上爬。
小孩的啼哭声屡次哑咽。疲倦的仆人不时地睡下又起身。
我睁着昏花的老眼,胡乱的看书,吟咏诗歌来排解心中的烦忧。
当读到获麟一章时,我反复吟咏,竟欲罢不能。
致君尧舜的理想已经很遥远了,孔丘的道我还能行吗?
蜉蝣不相信鹤的年龄,蜩鷃又怎么能理解鲲鹏的心?
生前尚且怀才不遇,又何必管死后的名声!
为什么施展才学,会褒贬不一留下美名和骂名?(褒贬和爱憎这里偏向于后者)
我不想随波逐流,也不求清如冰壶。
我不白又不黑,青蝇又能奈我何?
为人处世只要心无烦忧,假装疯癫不是正道。
沉默不言引人注意,我也笑孙登这种行为。
寝兴:寝:睡下;兴:起来
获麟:
《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 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脩中兴之教。绝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丘道: 孔子的道。
《论语·微子》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蜉蝣不信鹤:
晋.郭璞《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蜩鷃肯窥鹏:
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鲲鹏
揭闻见:
唐·陈子昂《与韦王虚己书》:“仆尝窃不自量,谓以为得失在人,欲揭闻见,抗衡当代之士。”
汩其泥:
汩泥扬波的典故,出自先秦屈原的《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清如冰:
清如冰壶,出处:南朝·宋·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青蝇:苍蝇,比喻进谗言的人;素:白色的生绢。苍蝇玷污素练。指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
【出处】:《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汉·王充《论衡·累害》:“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
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
引用孙登不语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