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方,徐汝奇认为选择的教材是否完善非常重要。他学习《伤寒杂病论》几十年,也走了不少弯路。自1997年徐汝奇遇到先师陈瑞春先生,才知道当一个会治病的医生,要读好《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书。但在读书的过程当中,疑惑不少,觉得伤寒之学太难了。但在四年前,徐汝奇拿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白文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进入伤寒之学的大门,是一个小门,窄窄的,努力了只能挤进去一点点。当把这套书翻破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伤寒杂病论》当由若干部分构成:一、六经之所辨,乃远古而来;二、伤寒、杂病之运用,是仲景推广;三、问曰、师曰,为师徒授受的临证实录;四、兼有叔和编次此书的心得;五、有唐宋人的经验补充,等等。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却也感到经方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学。今天在此,徐汝奇把自己学习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解读“病、脉、证、治”四个字的涵义,正确认识《伤寒杂病论》确立的经方辨证论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