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关于琅琊王氏在东汉时期的世系,并非仅有《新唐书》那样记载,另如在唐初的《王衮墓志》里,也说“吉生骏,京兆尹。骏生崇,为司空。崇五世生览”,与此完全一致,说明这段世系至少是唐代的流行说法,而后人也才会因此认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承逐家谱牒,故多有谬误”。
对于琅琊王氏在东汉时期世系表的脱误,研宄界和家谱编修者一直都有人试图补充,但所补世系又因缺乏足够证据而无法让更多人接受。事实上,如果对历史资料认真发掘,也不是没有补充这段世系的可能。如在《晋书·王祥传》中,便说王祥是“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与《新唐书》记载的王祥祖父是王音不同。又如在南宋人汪藻所编《世说附琅琊临沂王氏谱》里,也记载说“汉大夫吉生御史大夫骏,骏生汉大司空崇。崇孙后汉中大夫遵,生青州刺史仁。仁四子,曰谊,曰睿、曰典、曰融”,与《新唐书》记载的王遵是王崇之子不同。如果我们假定这两条记载就是《新唐书》的相关记载中的脱误部分,或者认为它们比《新唐书》的相关记载更为可信,那么,在上述所引用的《新唐书》记载里,在王崇和王遵之间就多出了一代,王祥祖父王音之前又多出了王仁一代。如果我们再假定王祥的祖父是王仁而不是王音,那么,《新唐书》中最有可能的脱误就在王音之后、王仁之前。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补充琅琊王氏在东汉时期世系表中脱误的两代,还为进一步补充更多的脱误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五、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的关系要尊重历史事实
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都是王姓的著名支派,二者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如果深入研究这种关系,便会发现,古人和今人的看法并不相同。其中如在唐宋人眼里,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是同源关系,关系十分密切。对此,唐朝人王颜在所撰《王卓神道碑》中曾说:“又见近代太原房谱,称显姓之祖,始自周灵王太子晋,琅琊房谱亦云太子晋后。”王颜是唐代中叶人,该碑撰于唐朝贞元年间(785—805年),其中既然认为“近代”以来的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家谱都自称是太子晋之后,可见至少在当时就有二者本为一家的说法。不仅如此,前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更说二者是兄弟关系,同出自秦武城侯王离。王离“二子:元、威。元避秦乱,迁于琅琊,后徙临沂。……威,汉扬州刺史。九世孙霸,字儒仲,居太原晋阳。”也就是说,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都是王离的后代,其中琅琊王氏出自王离长子王元,太原王氏出自王离次子王威。再如在前引汪藻《世说附琅琊临沂王氏谱》里,曾引《世说》“王武子与从兄恬不平”一句,说两支王姓人“则初亦一族”。尽管他这里是因《世说》版本的笔误将琅琊王恬(实际是太原王佑)当成太原王济(字武子)的从兄,但所得的结论仍是基本沿袭了唐代以来二者本为一家的说法。
唐宋人的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本为一家的观点大约在明清时期被打破,近年随着“寻根热”的兴起和功利色彩的抬头再起波澜。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置历史事实于不顾,公然提出了琅琊王氏出自太原王氏说。为了证实这一伪命题,他们还故意引经据典,说据《国语》记载,太子晋因直谏被废,子宗敬奔晋,世居太原,人称王家,改姬姓为王姓,为太原王氏。又说,南齐琅琊王俭编写《姓谱》,置太原王氏于琅琊王氏之前,可见太原王氏的影响很早就盛于琅琊王氏。还说,《广韵》载王氏21地望,太原王氏居首。《广韵》是宋人据隋代韵籍编写的,可见在隋代之前,已有居21望之首的说法。太原王氏地望太原郡,始于秦,因此又有太原王氏显于秦汉之说。还说,现在海外王氏家谱中也都记载说,琅琊王氏同属太原王氏。
其实,以上的几个观点大多经不起推敲。今查《国语》所有版本,并没有宗敬奔晋为太原王氏的任何记载,而宗敬的名字更是在宋代人欧阳修编写的《新唐书》里第一次出现。即使在东汉人王符《潜夫论·志氏姓》里记载太子晋“仙之后,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其所避难的平阳也是在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西南部一带,离今天的太原还有260多公里的路程,与太原王氏所在的太原还扯不上关系。另外,上述说法中所提到的王俭《姓谱》,其实在隋唐时已亡佚,所记内容以东晋刘宋大族为本,当时琅琊王氏早已被确认为侨姓第一望族,而太原王氏是刘宋皇族的死敌,早在东晋末年的动荡中就被刘宋皇族的奠基人、即后来的宋武帝刘裕灭族,没有任何理由被琅琊王氏人编写的书籍放在自己家族的前面;《广韵》成书于宋代,蓝本是隋朝的《切韵》,但绝大部分内容超出《切韵》之外。宋代以前,王姓还没有21望之说,《切韵》也没有关于王姓郡望的记载;至于海外王姓人认为琅琊王氏出于太原王氏,也只是受明清以来的启蒙读物《百家姓》的误导,并不能作为信史。
对于琅琊王氏在东汉时期世系表的脱误,研宄界和家谱编修者一直都有人试图补充,但所补世系又因缺乏足够证据而无法让更多人接受。事实上,如果对历史资料认真发掘,也不是没有补充这段世系的可能。如在《晋书·王祥传》中,便说王祥是“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与《新唐书》记载的王祥祖父是王音不同。又如在南宋人汪藻所编《世说附琅琊临沂王氏谱》里,也记载说“汉大夫吉生御史大夫骏,骏生汉大司空崇。崇孙后汉中大夫遵,生青州刺史仁。仁四子,曰谊,曰睿、曰典、曰融”,与《新唐书》记载的王遵是王崇之子不同。如果我们假定这两条记载就是《新唐书》的相关记载中的脱误部分,或者认为它们比《新唐书》的相关记载更为可信,那么,在上述所引用的《新唐书》记载里,在王崇和王遵之间就多出了一代,王祥祖父王音之前又多出了王仁一代。如果我们再假定王祥的祖父是王仁而不是王音,那么,《新唐书》中最有可能的脱误就在王音之后、王仁之前。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补充琅琊王氏在东汉时期世系表中脱误的两代,还为进一步补充更多的脱误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五、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的关系要尊重历史事实
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都是王姓的著名支派,二者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如果深入研究这种关系,便会发现,古人和今人的看法并不相同。其中如在唐宋人眼里,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是同源关系,关系十分密切。对此,唐朝人王颜在所撰《王卓神道碑》中曾说:“又见近代太原房谱,称显姓之祖,始自周灵王太子晋,琅琊房谱亦云太子晋后。”王颜是唐代中叶人,该碑撰于唐朝贞元年间(785—805年),其中既然认为“近代”以来的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家谱都自称是太子晋之后,可见至少在当时就有二者本为一家的说法。不仅如此,前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更说二者是兄弟关系,同出自秦武城侯王离。王离“二子:元、威。元避秦乱,迁于琅琊,后徙临沂。……威,汉扬州刺史。九世孙霸,字儒仲,居太原晋阳。”也就是说,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都是王离的后代,其中琅琊王氏出自王离长子王元,太原王氏出自王离次子王威。再如在前引汪藻《世说附琅琊临沂王氏谱》里,曾引《世说》“王武子与从兄恬不平”一句,说两支王姓人“则初亦一族”。尽管他这里是因《世说》版本的笔误将琅琊王恬(实际是太原王佑)当成太原王济(字武子)的从兄,但所得的结论仍是基本沿袭了唐代以来二者本为一家的说法。
唐宋人的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本为一家的观点大约在明清时期被打破,近年随着“寻根热”的兴起和功利色彩的抬头再起波澜。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置历史事实于不顾,公然提出了琅琊王氏出自太原王氏说。为了证实这一伪命题,他们还故意引经据典,说据《国语》记载,太子晋因直谏被废,子宗敬奔晋,世居太原,人称王家,改姬姓为王姓,为太原王氏。又说,南齐琅琊王俭编写《姓谱》,置太原王氏于琅琊王氏之前,可见太原王氏的影响很早就盛于琅琊王氏。还说,《广韵》载王氏21地望,太原王氏居首。《广韵》是宋人据隋代韵籍编写的,可见在隋代之前,已有居21望之首的说法。太原王氏地望太原郡,始于秦,因此又有太原王氏显于秦汉之说。还说,现在海外王氏家谱中也都记载说,琅琊王氏同属太原王氏。
其实,以上的几个观点大多经不起推敲。今查《国语》所有版本,并没有宗敬奔晋为太原王氏的任何记载,而宗敬的名字更是在宋代人欧阳修编写的《新唐书》里第一次出现。即使在东汉人王符《潜夫论·志氏姓》里记载太子晋“仙之后,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其所避难的平阳也是在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西南部一带,离今天的太原还有260多公里的路程,与太原王氏所在的太原还扯不上关系。另外,上述说法中所提到的王俭《姓谱》,其实在隋唐时已亡佚,所记内容以东晋刘宋大族为本,当时琅琊王氏早已被确认为侨姓第一望族,而太原王氏是刘宋皇族的死敌,早在东晋末年的动荡中就被刘宋皇族的奠基人、即后来的宋武帝刘裕灭族,没有任何理由被琅琊王氏人编写的书籍放在自己家族的前面;《广韵》成书于宋代,蓝本是隋朝的《切韵》,但绝大部分内容超出《切韵》之外。宋代以前,王姓还没有21望之说,《切韵》也没有关于王姓郡望的记载;至于海外王姓人认为琅琊王氏出于太原王氏,也只是受明清以来的启蒙读物《百家姓》的误导,并不能作为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