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瑶:《兰泽多芳草》
春尽时节的兰陵城,金鳞台上的金星雪浪肆意怒放,灼灼燃尽最后一抹芳华。
青灰暮霭笼罩下,一位眉间着砂的男子倚着菱窗,静静望着园内一汪蓝泽内欲睡未睡的水莲花,平素玲珑的面容竟也那般松懈下来。幽美静谧的莲,静立水泽,自是不同于金星雪浪般傲人,但唯有独属于她们的那份恬静与清雅,才能使他的眉目舒缓,心神宁畅。
神游之际,却被惊了心神:“明日便是清谈会了,仙督大人竟有如此心思放松么?想来必是万事俱妥了?”温润的声音响于耳畔,碎玉一般。至此,金光瑶终没能隐下唇上笑意,也玩笑着回应他的调侃:“我自是俗务缠身惯了的,好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光风霁月的泽芜君竟也不许吗?”闻言,蓝曦臣英眉皱起,双唇微抿,却不知该说些什么,似是有了手足无措的姿态。金光瑶见此,更是眉眼俱喜。他如何不明白,他的二哥薄暮时方才抵达金鳞台,想来定是处理完手中繁重事务便匆匆赶至他身边的。他所想的,不过是尽力帮着他处理清谈会的一应事务,使得他的担子多少轻一些。金光瑶何等玲珑心思,如何不懂这份情谊,可他偏偏要借着玩笑之名,半真半假地抱怨,所求不过从他眉间心上溢出的那份心疼。
纵然身为仙督,敛芳尊敢从泽芜君那处所求的,也终究不过如此罢了。
所以,金光瑶又稳了心神,笑得一如既往得和煦,只对他说:“区区一句戏言罢了,二哥竟也要当真吗?浮生百态,人人岂非都肩有所负,若是为了心中所念,遑论俗务,便是千钧万钧之担,也算不得什么的。”蓝曦臣听得他这么说,只念他身为仙督,自是有心怀天下的广博与远志,不由得内心欢喜,玉面颇霁:“阿瑶此言便是了。”
金光瑶自是明白他心中所想,却并未就此多言,只指了那处兰泽与他看:“二哥,你看,纵是春意阑珊,那莲花却独有一份风华。”凉风渐起,蓝曦臣不自知地挡在金光瑶身侧,偏头笑语:“彼时赠与你,你还欲推拒,如今可也是觉得这姑苏风物于这兰陵的金鳞台是如何相适了?”
暮春微冷的晚风携着幽深莲香与他身上的清冷檀香欢欢拂面,将他的思绪吹得越发渺远。
那时,蓝忘机与魏无羡二人终于互明了心意,以魏无羡的性子,久居云深不知处自是不大可能,因而忘羡二人多是云游在外。不过,如此一来,蓝氏宗主的担子自是重了好些,往返金鳞台的次数也不可避免的少了好多。不过,好在有关瞭望台的一应事宜多已就绪,敛芳尊亦是多得了清闲,泽芜君更是乐于以不世笔墨向金鳞台寄去一封封请帖。
那年春日,彩衣镇灯会上的明亮与热闹直抵云深不知处。寒室内,仔细挑亮灯火的金光瑶对正手握书卷的蓝曦臣道:“二哥空守着这江南好风景,若只是醉心书卷,岂非多有辜负?”
蓝曦臣见他如此,已知他定是有了别样心思,便放下书卷,佯作不解:“哦?你道如何?”
“也不如何,只是,山下如今恰逢灯会,如若白白错过,到底是可惜的。”
蓝曦臣见他一派向往神色,不由得想起他那令人唏嘘的童年。不必说,灯会上的花影深深,微云袅袅,对曾经的他来说,定是可望而不可即。此后,登上仙督之位的他,眉间点血,明志耀世,却也离这些世俗温馨的烟火气越发得远了。于此,泽芜君自是惯了的,只是,恐怕这些对于阿瑶来说,仍是个遗憾。思及此,星眸中的温柔意思更甚:“这是自然。阿瑶,不如你我便趁此际遇,共赴这灯会如何?”金光瑶难免一怔:“二哥,此时时辰已是不早,若是你我二人出了这云深不知处,未免要犯了这蓝氏家训。二哥身为宗主,竟觉得这也无妨吗?”金光瑶只当他是一时兴起,以为如此便可打消了他难得的童稚心思。却不料,蓝曦臣却坦然道:“万事皆有例外,蓝氏家规亦非全然的不可变通。何况,此事阿瑶定不会为外人道,如此一来,除你我二人之外,便只有清风明月知晓了。”金光瑶就着月影烛光,深深地望向他面容,一凭丝丝袅袅而又滂滂沱沱的暖意与柔情浸上他的神魂,润泽他内心那难以葱郁的荒芜。
二人提灯出了寒室,缓缓行走在云深不知处前的那条蜿蜒曲径上,覆辙青苔的阶梯染上了一层浓郁,自是湿滑尤甚。因此,每当他们迈下一级台阶的时候,蓝曦臣都会拉着金光瑶的衣袖,温柔而又坚定的力道,令他心神大安。这样一来,金光瑶甚至觉得从金鳞台顶重重跌下后那份刺骨铭心的苦痛,也实在算不得什么了。
待他二人到了彩衣镇,恰逢皓月当空,气氛渐浓。久居世外的蓝曦臣自是不比金光瑶,陡然间置身于这一片红尘,饶是泰然自若的泽芜君,也手足无措起来。金光瑶瞧他这般,只觉得无限稀奇有趣儿,难免起了几分捉弄的心思:“二哥,这灯会上永远都缺不得灯谜的,世人皆赞泽芜君惊才绝艳,博雅无双,却不知二哥于这‘猜灯谜’一事上,是否仍有所长?”
蓝曦臣素来少问人间事,对此自是陌生,不过听得他这二弟如此调侃,倒也提起了几分兴致,他双手抱拳,微微屈身,笑着应道“还请敛芳尊赐教了。”
笑语间,二人便来到了一处彩灯满缀的处所,花好月圆夜,自是永远缺不了才子佳人的身影,江南女子的秀婉与男子的英才从来都是夺目的风景。
春尽时节的兰陵城,金鳞台上的金星雪浪肆意怒放,灼灼燃尽最后一抹芳华。
青灰暮霭笼罩下,一位眉间着砂的男子倚着菱窗,静静望着园内一汪蓝泽内欲睡未睡的水莲花,平素玲珑的面容竟也那般松懈下来。幽美静谧的莲,静立水泽,自是不同于金星雪浪般傲人,但唯有独属于她们的那份恬静与清雅,才能使他的眉目舒缓,心神宁畅。
神游之际,却被惊了心神:“明日便是清谈会了,仙督大人竟有如此心思放松么?想来必是万事俱妥了?”温润的声音响于耳畔,碎玉一般。至此,金光瑶终没能隐下唇上笑意,也玩笑着回应他的调侃:“我自是俗务缠身惯了的,好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光风霁月的泽芜君竟也不许吗?”闻言,蓝曦臣英眉皱起,双唇微抿,却不知该说些什么,似是有了手足无措的姿态。金光瑶见此,更是眉眼俱喜。他如何不明白,他的二哥薄暮时方才抵达金鳞台,想来定是处理完手中繁重事务便匆匆赶至他身边的。他所想的,不过是尽力帮着他处理清谈会的一应事务,使得他的担子多少轻一些。金光瑶何等玲珑心思,如何不懂这份情谊,可他偏偏要借着玩笑之名,半真半假地抱怨,所求不过从他眉间心上溢出的那份心疼。
纵然身为仙督,敛芳尊敢从泽芜君那处所求的,也终究不过如此罢了。
所以,金光瑶又稳了心神,笑得一如既往得和煦,只对他说:“区区一句戏言罢了,二哥竟也要当真吗?浮生百态,人人岂非都肩有所负,若是为了心中所念,遑论俗务,便是千钧万钧之担,也算不得什么的。”蓝曦臣听得他这么说,只念他身为仙督,自是有心怀天下的广博与远志,不由得内心欢喜,玉面颇霁:“阿瑶此言便是了。”
金光瑶自是明白他心中所想,却并未就此多言,只指了那处兰泽与他看:“二哥,你看,纵是春意阑珊,那莲花却独有一份风华。”凉风渐起,蓝曦臣不自知地挡在金光瑶身侧,偏头笑语:“彼时赠与你,你还欲推拒,如今可也是觉得这姑苏风物于这兰陵的金鳞台是如何相适了?”
暮春微冷的晚风携着幽深莲香与他身上的清冷檀香欢欢拂面,将他的思绪吹得越发渺远。
那时,蓝忘机与魏无羡二人终于互明了心意,以魏无羡的性子,久居云深不知处自是不大可能,因而忘羡二人多是云游在外。不过,如此一来,蓝氏宗主的担子自是重了好些,往返金鳞台的次数也不可避免的少了好多。不过,好在有关瞭望台的一应事宜多已就绪,敛芳尊亦是多得了清闲,泽芜君更是乐于以不世笔墨向金鳞台寄去一封封请帖。
那年春日,彩衣镇灯会上的明亮与热闹直抵云深不知处。寒室内,仔细挑亮灯火的金光瑶对正手握书卷的蓝曦臣道:“二哥空守着这江南好风景,若只是醉心书卷,岂非多有辜负?”
蓝曦臣见他如此,已知他定是有了别样心思,便放下书卷,佯作不解:“哦?你道如何?”
“也不如何,只是,山下如今恰逢灯会,如若白白错过,到底是可惜的。”
蓝曦臣见他一派向往神色,不由得想起他那令人唏嘘的童年。不必说,灯会上的花影深深,微云袅袅,对曾经的他来说,定是可望而不可即。此后,登上仙督之位的他,眉间点血,明志耀世,却也离这些世俗温馨的烟火气越发得远了。于此,泽芜君自是惯了的,只是,恐怕这些对于阿瑶来说,仍是个遗憾。思及此,星眸中的温柔意思更甚:“这是自然。阿瑶,不如你我便趁此际遇,共赴这灯会如何?”金光瑶难免一怔:“二哥,此时时辰已是不早,若是你我二人出了这云深不知处,未免要犯了这蓝氏家训。二哥身为宗主,竟觉得这也无妨吗?”金光瑶只当他是一时兴起,以为如此便可打消了他难得的童稚心思。却不料,蓝曦臣却坦然道:“万事皆有例外,蓝氏家规亦非全然的不可变通。何况,此事阿瑶定不会为外人道,如此一来,除你我二人之外,便只有清风明月知晓了。”金光瑶就着月影烛光,深深地望向他面容,一凭丝丝袅袅而又滂滂沱沱的暖意与柔情浸上他的神魂,润泽他内心那难以葱郁的荒芜。
二人提灯出了寒室,缓缓行走在云深不知处前的那条蜿蜒曲径上,覆辙青苔的阶梯染上了一层浓郁,自是湿滑尤甚。因此,每当他们迈下一级台阶的时候,蓝曦臣都会拉着金光瑶的衣袖,温柔而又坚定的力道,令他心神大安。这样一来,金光瑶甚至觉得从金鳞台顶重重跌下后那份刺骨铭心的苦痛,也实在算不得什么了。
待他二人到了彩衣镇,恰逢皓月当空,气氛渐浓。久居世外的蓝曦臣自是不比金光瑶,陡然间置身于这一片红尘,饶是泰然自若的泽芜君,也手足无措起来。金光瑶瞧他这般,只觉得无限稀奇有趣儿,难免起了几分捉弄的心思:“二哥,这灯会上永远都缺不得灯谜的,世人皆赞泽芜君惊才绝艳,博雅无双,却不知二哥于这‘猜灯谜’一事上,是否仍有所长?”
蓝曦臣素来少问人间事,对此自是陌生,不过听得他这二弟如此调侃,倒也提起了几分兴致,他双手抱拳,微微屈身,笑着应道“还请敛芳尊赐教了。”
笑语间,二人便来到了一处彩灯满缀的处所,花好月圆夜,自是永远缺不了才子佳人的身影,江南女子的秀婉与男子的英才从来都是夺目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