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团
除了长鑫存储之外,已成功量产64层3D NAND Flash闪存的长江存储的母公司——紫光集团今年6月30日宣布,决定组建紫光集团DRAM事业群,全力加速发展国产内存。今年8月底,紫光集团又跟重庆市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宣布在重庆建设DRAM事业群总部及内存芯片工厂,预计今年底动工。有消息称,紫光计划在2021年实现DRAM芯片的量产。
资料显示,紫光集团早在2015年即开始布局DRAM,先是延揽高启全加入紫光集团,同时紫光国微(原名同方国芯)又收购了任奇伟团队所创办的公司(现在的西安紫光国芯),任奇伟团队的前身是奇梦达公司的西安研发中心,任奇伟团队一直从事DRAM的研发工作,目前团队人数约500人,从紫光国微的年报披露情况看,该团队的DRAM产品销售收入每年约在5~6亿人民币之间,其产品自行设计,在境外代工。2015年,紫光集团还试图通过收购美光进入DRAM和3D NAND领域,但收购美光受到美国政府的阻击,未能如愿以偿。
需要指出的是,长江存储旗下的武汉新芯原本在2006年成立之时,就选择的是研发DRAM。但是,当时遭遇全球DRAM价格崩盘,武汉新芯被迫放弃DRAM生产,而是转向NOR Flash产品。2016年并入长江存储入之后,紫光就调,先在NAND Flash上突破,然后适时进行了DRAM的研发。
显然,紫光集团进入DRAM领域是预谋已久。
在11月15日,紫光集团又正式宣布任命前尔必达CEO坂本幸雄(Yukio Sakamoto)为紫光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日本分公司CEO,负责拓展紫光在日本市场的业务。
而在最新一期的日本《钻石周刊》独家专访中,坂本幸雄谈到,紫光的目标是5年内量产DRAM,他的工作就是协助达成目标。紫光要在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办公室设立「设计中心」,预定招募70~100位工程师,和中国的制程据点密切合作,大约花2、3年建构量产的体制。
除了长鑫存储之外,已成功量产64层3D NAND Flash闪存的长江存储的母公司——紫光集团今年6月30日宣布,决定组建紫光集团DRAM事业群,全力加速发展国产内存。今年8月底,紫光集团又跟重庆市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宣布在重庆建设DRAM事业群总部及内存芯片工厂,预计今年底动工。有消息称,紫光计划在2021年实现DRAM芯片的量产。
资料显示,紫光集团早在2015年即开始布局DRAM,先是延揽高启全加入紫光集团,同时紫光国微(原名同方国芯)又收购了任奇伟团队所创办的公司(现在的西安紫光国芯),任奇伟团队的前身是奇梦达公司的西安研发中心,任奇伟团队一直从事DRAM的研发工作,目前团队人数约500人,从紫光国微的年报披露情况看,该团队的DRAM产品销售收入每年约在5~6亿人民币之间,其产品自行设计,在境外代工。2015年,紫光集团还试图通过收购美光进入DRAM和3D NAND领域,但收购美光受到美国政府的阻击,未能如愿以偿。
需要指出的是,长江存储旗下的武汉新芯原本在2006年成立之时,就选择的是研发DRAM。但是,当时遭遇全球DRAM价格崩盘,武汉新芯被迫放弃DRAM生产,而是转向NOR Flash产品。2016年并入长江存储入之后,紫光就调,先在NAND Flash上突破,然后适时进行了DRAM的研发。
显然,紫光集团进入DRAM领域是预谋已久。
在11月15日,紫光集团又正式宣布任命前尔必达CEO坂本幸雄(Yukio Sakamoto)为紫光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日本分公司CEO,负责拓展紫光在日本市场的业务。
而在最新一期的日本《钻石周刊》独家专访中,坂本幸雄谈到,紫光的目标是5年内量产DRAM,他的工作就是协助达成目标。紫光要在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办公室设立「设计中心」,预定招募70~100位工程师,和中国的制程据点密切合作,大约花2、3年建构量产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