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辅吧 关注:42贴子:169
  • 6回复贴,共1

昂乐教育:沉迷游戏,当网瘾爬上孩子,你该如何拯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孩子如果沉迷于王者荣耀不能自拔,他同样会轻易沉迷于武侠小说、网络文学、动画片和其他游戏。过度沉迷于王者荣耀的孩子,肯定是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孩子,孩子的沉迷行为就是失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总和。
累计用户超2亿,日活用户超8000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在玩,体量庞大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已然成为中国游戏的王者。不过这款游戏近日处于风口浪尖,引发《人民日报》三度讨伐,市值一夜蒸发1000多亿,却不是因为漂亮的业绩,而是因为太多太多小孩子喜欢这款游戏,有一些孩子还出现了极端行为。
现在,人们的讨论焦点是这款游戏是否为了商业利益而不知节制伸手到未成年人中间,而作为教育研究者,我的关注焦点却在于:为什么同样的游戏,同样的社会环境,有些孩子连玩都不玩这款游戏,有些孩子玩了这款游戏但不至于影响学习和生活,为什么有些孩子却会连续打40小时游戏以至于脑梗差点没命,有些孩子要偷偷刷父母数万元去给游戏主播送礼物?有些孩子会因为不给打游戏跳楼自杀?……
后面这些孩子行为底下滋生的土壤究竟是什么?
腾讯在舆论压力之下推出的防沉迷系统是否真正让那些沉迷的孩子能够摆脱沉迷?
要改变这些孩子的行为,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那些沉迷王者荣耀不能自拔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模式有何共同点?
苹果应用商店将王者荣耀评为17+,意为适合17岁以上用户,但据第三方调查显示,王者荣耀17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超过20%。
厦门一位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谢美兰调查,全班41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这款游戏。另一位叫绥绥的知乎网友也是一名班主任,她的调研结果是:“我班一共四十四个孩子,打荣耀的十五六个,但是基本都知道这个游戏。”
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未成年人,已经可以根据玩王者荣耀的程度分成三类人:
1、不玩王者荣耀的小孩;
2、玩王者荣耀但不至于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小孩;
3、玩王者荣耀且沉迷不能自拔,后果非常严重的小孩。
可以说,如果小学生里面只有第一、第二种孩子,那么王者荣耀也不会成为此次舆论风暴的风口浪尖,真正引发民众反感、人民日报怒火的,是王者荣耀让社会上大批出现了第三种孩子,那就是玩王者荣耀不能自拔,做出极端行为,后果非常严重的小孩。所以本文的重点在于关注第三种孩子。
我顺着对王者荣耀口诛笔伐的新闻报道,找到了不下十个极端案例,很遗憾的是,大部分报道,比如那个连打40小时王者荣耀以至于脑梗的案例,都没有谈及孩子成长的环境,能够找到相关背景的,只有四个,在分析之前,我简单概述一下这四个案例。

案例
案例一、海口12岁小学生玩“王者荣耀”打赏游戏主播 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
案例二、江西13岁女孩转5万见网友 独自坐火车去温州玩王者荣耀
案例三、杭州13岁男孩痴迷王者荣耀被爸爸骂 ,一言不合跳楼摔断腿
案例四、小女孩玩王者荣耀三个月消费11万!父母积蓄全无!
我们从四个案例,不难看出这些家庭的共性:
共性一:穷
四个家庭都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家境都不富裕,挣的每分钱都来之不易,都可以称为血汗钱。
孩子打赏游戏主播的4万元是环卫女工的数年积蓄,买游戏皮肤的11万元是夫妻积蓄多年打算买房子的存款——孩子玩游戏的豪爽手笔跟窘迫的家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使人不仅要问,为什么越是贫穷的家庭越容易出产败家小孩?为什么越艰难赚回来的钱孩子越不懂得珍惜?
共性二:忙
四个家庭的家长显然都忙于生计,在这四个案例中,其中有一个是单亲家庭,父亲一个人带孩子,另外一个是丈夫长期在外打工,靠妻子一人“拉扯”孩子,另外两个家庭的夫妻状况不明,但无一例外很忙。
杭州跳楼男孩张父直接承认了“太忙了,没有时间管孩子”,其他家庭的钱被孩子盗刷了很久都察觉不到,说明他们既不了解孩子在做什么,也不了解孩子所作所为的风险。他们也许跟孩子天各一方;也许跟孩子天天在一起,但都缺乏真正意义的心灵沟通交融,彼此就像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而且,特别悖论的是,越是穷的人越需要忙,越为生计奔波的人越没有时间维护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这又为进一步的忙、累、穷埋下伏笔。穷和忙形成了生活的恶性循环。

共性三:乏
他们对教育孩子可谓是束手无策,孩子可以在他们面前肆意撒谎直到记者帮忙找到证据,可以坐火车离家出走最后还要跟母亲谈条件,可以一言不合就跳楼……而他们的要求极低“孩子愿意认错就好了”。
尤其让人困惑的是,这些极度缺乏家庭教育技能的人,没有一个有学习知识的需求,在十几篇报道里面,我没有看见一个家长愿意为此去网上上一个家长课(哪怕是免费的),去买几本家教书来看看,损失掉数年的血汗钱也不足以让他们意识到这点。
共性:推
那个得知女儿转出5万元的妈妈,第一个动作是打电话给警察,强烈要求把女儿“抓”起来;那位儿子打赏游戏主播4万元的父亲,最立即的诉求是要求游戏平台把钱退回来……出生于小县城的我,很熟悉这样的人群,他们甚至离婚了会要求有文化有见识的亲戚给他带孩子——理由是自己带不好,亲戚带得好;他们也会经常要求学校和老师“打”自己的孩子——老师,孩子不听话你随便打。但潜台词是教育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自然,人民日报三度讨伐王者荣耀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大快人心;腾讯推出防沉迷三板斧的时候,他们觉得游戏公司担起责任管好小孩;他们恨不得因为自己没用管好小孩能够得到救灾补贴。
他们习惯了把所有责任都归因于社会、政府、可恶的黑心商人,很少想一想自己少做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如何让孩子不沦为社会底层?
为了写这篇文章,一向不玩游戏的我,还专门去玩了玩王者荣耀,也找了很多玩家的文章来读。我可以比较公正地说,王者荣耀是一款在国家法律和道德框架以内的游戏,它提倡的平等,不以经济能力碾压他人,不论个人英雄讲究团队配合的游戏伦理甚至是健康和积极的,也是它深受欢迎的原因。
要说王者荣耀有什么错,抛开是否山寨抄袭不谈,主要是它太受欢迎了,甚至受到了小孩子的欢迎。但是它的杀伤力,我认为跟武侠小说、网络文学、动画片、麻将、斗地主……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可以这样说,一个孩子如果沉迷于王者荣耀不能自拔,他同样会轻易沉迷于武侠小说、网络文学、动画片和其他游戏,甚至会沉迷更坏的事物。
孩子能够着迷一个游戏到如此地步,肯定是价值感和归属感的缺失,杭州跳楼的那个男孩,就是因为转学无法融入集体,才玩王者荣耀。
孩子着迷一款游戏能够到耗光全家积蓄,到跳楼,那说明孩子自控力的严重缺乏。
内驱力和自控力是一个孩子要赢得幸福人生最重要的两个能力,这两个能力的缺乏,能够确信无疑地将孩子送入社会底层。
新西兰达尼丁追踪研究是一项长达40多年以1037个孩子为对象的追踪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新西兰的80%的社会福利被22%的固定人群给领走了,这些领取社会福利(也就是我们说的吃低保的)的人,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有很相似的原生家庭。
这些注定要成为领低保的原生家庭就是:单亲家庭、缺乏爱和关怀,缺乏优质的教育。
这些注定要成为社会底层的孩子的共同特征是缺乏内驱力和自控力。
“如果给我一个控制不住自己的3岁孩子,我将给你一个上瘾的成年赌徒 ”,我们不应该责备一个3岁、11岁、13岁的孩子故意成长纳税人的负担。我们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给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提供更有利的支持,帮助他们不要成为这22%的社会底层。
这些家庭最缺乏的,不是防沉迷系统,而是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
腾讯的防沉迷系统我看了,其本质其实就是游戏分级制,跟我们一直呼吁的电影电视分级并不二致,作为一个企业,作为一款游戏的出品方,能够推出游戏分级制,已经尽了本分,也是对自己的制约,就像烟草商要在烟盒上印刷“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商店不出售酒精饮料给未成年人一样。
但这个防沉迷系统并不能真正让孩子们不沉迷。因为它实行的是他控,而不是自控。孩子们要成为诱惑的主人而不是仆人的真正核心方法,是培养自控力。
各位家长如果有时间愿意花钱,我强烈建议你们看《孩子:挑战》《无条件养育》《非暴力沟通》这三本书,从理念到方法都有涉及,加起来不到100元的书,你真正去阅读了、实践了,你一定能够省下那些数万元的巨款,也能够有亲密的亲子关系,还会有一个内心强大,对自己、家庭,乃至国家都有责任感的孩子。

我重点写几个要点在下面:
1、陪伴孩子,跟孩子高高兴兴在一起,比赚钱和考试重要。
给孩子花钱,那不算爱;为孩子赚钱,那也不算爱。
不花钱陪伴孩子,就是给孩子的爱。爱就是在一起,一起吃精心准备的晚餐,一起读一本好书,一起看一场电影,一起去野外散步、爬山,野餐露营看星星,一起去旅行,见识大千世界。
孩子跟你有了快乐相处的时光,自然就爱你信任你,愿意跟你讲心里话;孩子跟你有快乐相处的时光,自然就没有时间打游戏。
每天只有一刻钟跟孩子在一起,就给孩子读故事,意大利大作家罗大里的《电话里的童话》适合你,每个故事都是打电话的爸爸给孩子读的短故事,15分钟可以读三个;每天只要用心投入一刻钟,就能让你节约很多可能被孩子用掉的钱,就能有个听你话的孩子,你一定要投入这一刻钟。记得,这一刻钟忍住不催逼孩子学习,不自己去刷手机,不去接应酬电话。
当然,理想的状态,是每天三小时。
2、要学会无条件地爱孩子
无条件爱孩子,就是孩子考试考得好也爱,考得不好也爱,优秀也爱,犯错误也爱。孩子得到你的爱是没有条件的,是天生就该有的。
这样,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知道有个温暖的家在等待他,他因此会信任你,愿意把所有的心里话都讲给你听,他也因此不会去跟坏孩子在一起,不会把游戏当作寄托。
3、要尽量了解并且喜欢孩子的爱好
你一定要理解孩子。孩子喜欢什么,你一定要试图去了解他喜欢的原因,你甚至可以跟他一起喜欢一个东西,比如王者荣耀。
因为你了解孩子,你才能懂得他为什么要做,你才能提前预测,他可能会做什么。
当你的孩子沉迷打王者荣耀的时候,你一定要了解之后跟孩子承认:游戏挺好玩的,难怪你那么喜欢。
4、要跟孩子一起商量如何控制自己
孩子需要管理,但最好是他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你去管他。任何东西如果有可能影响生活和学习,你应该坦率地跟孩子提出你的担心,并跟孩子一起头脑风暴出解决方案。
要记住,只有孩子自己提出的规则,孩子才容易遵守。千万别把你的意图强加给孩子。
一个能够管好自己玩王者荣耀的孩子,会比父母不准他接触王者荣耀的人,更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而自控力,是孩子能够迈向成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一个能够控制自己玩王者荣耀的孩子,就是一个有自控力的孩子,也是一个能够管理所有诱惑的孩子,也是一个将来必定有出息的孩子,希望我们都拥有这样的孩子。


1楼2019-12-12 21:18回复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或者电视怎么办?
    就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8岁的男孩沉溺于手机游戏,总惦记着玩游戏,不肯出去身体,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让他的爸爸十分担心。爸爸试着给孩子规了他用来玩游戏的时间,但是,孩子总是不能遵守规定,父子之间因为这件事,产很多冲突。最后,爸爸只好完全禁止他玩游戏。可是,后来却发现,他经常去朋玩手机游戏。现在,这位爸爸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了。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这个问题太新了,我们成年人没有经验去处理,因为我们候没有这么多机会,经常接触到电子游戏。电子游戏玩多久算太多,或者什么类游戏最适合孩子玩,这没有统一的标准,必须由每个家庭自己来决定。我可以给供五个步骤,来帮助你有效地处理这个问题
    第1步:这一步是最难的,但也是最重要的。你必须先反思一下自己玩手机和电脑时间。如果连你自己都整天没完没了的玩手机,那改变就得从你自己开始。我自己在手机和电脑上的时间就太多了。你是不是也一样呢?
    我给你一个建议,你可以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记录你在电子设备上到底花了多少间,还有,在这段时间里,你都做了些什么,结果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那么你可尝试每天留出一段时间,全家都不使用电子产品,这段时间,可以是晚上一起吃饭时候,或者是睡觉前的一个小时。
    想想看,你能每周留出更长的一段时间,作为全家的"无电子产品时间"吗?比如一整天,或者至少半天的时间?这样做其实是挺难的。我们再来想一下:你能每年出一周的时间,让全家人都完全远离电子设备,来打破这个习惯吗?很明显,如母自己都不愿意关掉手机,又怎么能成功地说服孩子不玩手机游戏呢?
    第二步:给予孩子更多的共情。如果你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使用手机和电脑的问匙并且努力减少使用的时间,那你就已经开始体验共情了。同样的共情用到孩子身上你就能够明白,在游戏时间结束的时候,关掉游戏或者视频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这并不是孩子的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关掉游戏都是很易的事。
    为什么对于孩子来说更加困难呢?因为制作这些游戏和节目的公司,花费了大量的钱,用尽心思去设计,让我们对这些游戏无法抵抗。他们已经摸清了用户、特别是童用户的心理,设计出的产品就是会吸引孩子们一关又一关的玩下去,或者一个的视频看起来没完没了。
    谈到共情,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倾听。通常我们只是告诉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或视很不健康,或者责备他们不好好完成学校的功课,和其它更有意义的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在喋喋不休地说教时,我们并没有在倾听孩子。
    因此,在你对孩子表达强烈的意见之前,要让孩子先给你讲一讲,他们最喜欢的和电视,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喜欢?他们从那些游戏和电视中到底收获了什么?认听以后,你有可能会改变主意至少会有一点点改变,不再一味地认为这些活动都是害的,或者纯粹是浪费时间。至少,这样的倾听会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而这了解,对于建立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联结,是非常重要的。
    第3步:你要认识到,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同理心,还需要你实际的帮助,才能这些电子产品。不要在房间的另一头对着他大喊大叫地提要求,不要因为他没有关电子产品,就责骂他。
    孩子不肯关机的时候,你要走到他面前,告诉他,你可以理解这个游戏对他来说是么的有趣。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向你展示一下他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你要让他道,你很欣赏他在这个游戏中的能力和热情。这个过程,大概花一分钟就可以完成花费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可以让你们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结。
    然后,对你的孩子说:“要关掉它很难,对吧?我会帮助你的。现在该关掉了。他还是不能自己关掉,接下来,你可以轻轻地、慢慢地帮他关掉。孩子有可能会因大发脾气。没关系,这很正常,发脾气并不是什么坏行为,这仅仅是因为,游戏对来说很重要,而你现在不让他玩游戏了,他当然感到很生气、很难过。
    孩子需要帮助,才能关掉电子设备,同样,他们也需要帮助,才能遵守约定。你距子约定,每天只在约定的时间内玩游戏或者看电视,做约定的时候,他是当真的,实打算遵守诺言。但是,真到了结束游戏的时间,他又没有办法抵抗游戏的诱惑。时,你需要温和地帮助孩子遵守约定,而不仅仅是在他不守约的时候,表达你的和失望。
    你要知道,在法律上,孩子是不能订立合同的,因为他们缺乏判断力和生活经验。从
    大脑发育的生物学来看,孩子也没有这种能力去做约定,更别说遵守了。我们不可能
    让孩子超速成长,提前获得这种能力。他们只是在遵守约定这件事上遇到了困难,而
    是失败。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个替代规则的好方法,那就是实验。规则一旦不遵守,就会造成
    更多的愤怒和挫败感。但是,实验永远不会失败,它只会得出有趣的结果。关于玩手
    机游戏和看电视,你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
    在第一周,让孩子尽情地玩,想玩多久就玩多久。一周以后,和孩子一起来看结果
    看看这样做,对于学习、锻炼、心情和家庭和谐气氛有什么影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12-13 11:18
    回复
      2025-05-23 23:25:19
      广告
      孩子自己控制不住,我也管不住他,我要精神塴溃了。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0-01-17 13:46
      收起回复
        在我们身边,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而苦恼,家长和孩子因为“游戏”引发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到底如何针对孩子沉迷游戏治标又治本呢?进群我来告诉你!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2-28 13:18
        回复
          我儿子11岁玩王者,因疫情假期里更加入迷,开学前一天深夜未完成作业选择了跳楼,我们已经永远的失去了他,他那么优秀和聪明,一直学习成绩班里数一数二,可是现在我只能满眼泪水的想念他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20-10-08 16: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