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剎(Rakkhasa)
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种妖魔,最早见于《梨俱吠陀》当中,其名字是“保护者”或“躲藏者”之意。吠陀文献将罗刹描绘成喜好在夜间出没和危害人类的生物,在墓地经常可以看见它们的身影。其形象没有统一的说法,或肥胖,或消瘦,或高大,或矮小,或似人,或似野兽,有的长有多个脑袋或多条肢体……总而言之,千奇百怪。罗刹精通变形幻化之术,这给它们的形象又增加了更多神秘的色彩。关于罗刹的由来,也是众说纷纭:《毗湿奴往世书》说罗刹是迦叶波仙人和伽娑的后代;《摩诃婆罗多》说罗刹是梵天创造出来保护元初的水源的;还有的说法说罗刹生于梵天的脚,或罗刹是补罗私底耶(从梵天心脏中生出的四个神之一)的后代。有学者认为罗刹的原型是印度的原住部落,被雅利安人征服后,遭到了污名化。
此外,罗刹亦为地狱之狱卒,职司呵责罪人。又称阿傍、阿傍罗刹、阿防、旁。其形状有多种,或牛头人手,或具有牛蹄,力气甚大,或为鹿头、羊头、兔头等。 然而于佛典中,罗刹誓愿守护佛法及正法行人,往往成为佛教的守护神,而常常参与法会,随佛闻法欢喜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