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则霁吧 关注:40贴子:4,779
  • 5回复贴,共1

【 惊仄第三稿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9-12-04 21:07回复
    补充资料:https://tieba.baidu.com/p/6353157140【9、10】


    IP属地:江苏2楼2019-12-04 21: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立足点:
      1.穆卢家前朝光济才完结了一个剧本,火器成本节流,给皇帝刷了好感
      2.端妃过继了一个儿子给裕王,也是变相了刷了穆卢家在皇帝面前的好感度
      3.缓和齐,宜的矛盾,相当于在稳固圣母派的和平,让圣母安心
      4.安妃照顾病中端妃,还有小病中的竞婷尽心尽力,而最后端妃和竞婷的确好了,流言不攻自破。且公主们在花园之中打络子,为安妃博得贤名和好感。
      5.养生药包在后宫之中推广+药房软木改造=办事能力
      注释:
      ①. 第十一幕安妃令白禅去送赠药丸,并没有跟白禅说这药丸的禁忌为“少吃”,不可因为效用良好而多服,容易中毒。
      ②.人参受潮依然可以使用,但是发霉不可以。而药房以前有专门的人处理受潮的人参,又因为例行节俭,所以没有大动干戈的修整药房,安妃选的方法就是省钱又省力的防潮。
      ③.关外盛产人参,穆卢家原先也作这个生意,明目+人参一来表示穆卢家可以利用,二来暗示太后需要慧眼识珠。
      ④.此处是公主不愿意请太医,年纪小不想吃药,并且只是有一点不舒服,午睡睡不着,安妃就没有请太医。
      ⑤.风言风语:安妃并没有像表面上那么细心,再加上端妃宽厚,又为一族姊妹这才没有提及,平白让安妃捡了个好名声等等
      ⑥.提议公主打络子也是在圣母面前刷脸,大公主是意外收获。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9-12-05 16:56
      回复
        前情:
        1、端妃出自家族利益等前提下,将符骞过继给裕王,从此心有郁结,诞下幼女之后病情加重。
        2、此时正为大选过后,新秀入宫,前有旧宠如妃等深得君心,后有年轻貌美的新秀争宠,风云难辨,安妃明白帝宠只在一时,还需助力。
        第一部分:立贤/转变
        【第一幕】
        端妃病中,安妃每日前去亲自照料。某日见竞婷公主在门口徘徊,询问下得知因怕过了病气的缘故,公主仅是请安后便离开疏月,有月余不曾与母亲近,眼下十分思念母亲却不敢进去打扰。安妃劝慰下,提出每日来长春的时候顺便陪同公主玩。(安,竞婷)
        【第二幕】
        之后几日,安妃每陪同公主并教以一些小玩意(安妃人设木雕剪纸等),并悉心过问公主起居,与竞婷愈发亲近。某日祺妃携女过长春宫寻竞婷玩,祺妃顺势去往端妃处探病,端妃仍在小憩,只见一碗汤药放在外屋桌上已经凉了,祺妃斥问其内侍梁小胜,得知因每日都是经过安妃亲自检查后才喂药,今日安妃还未来,这才无人敢奉送汤药,恐出差错,误了时辰。(祺,梁小胜)
        【第三幕】
        安妃此时姗姗来迟,祺妃暗讽安妃形式主义,看来照顾姐姐也不是很上心,耽误了今天吃药的时辰,恐怕居心不良。安妃解释是因为今日公主突发身体不适,自己多看顾了一会儿,方才晚至。祺妃又驳药性会减效,公主不适请太医便罢,何须安妃照顾④。因早有嫌隙,二人针锋相对。(祺,安)
        【第四幕】
        隔日,定妃做东长春,邀众妃等赴以小聚。安妃因挂心竞婷病症并未亲自赴往,而遣宫女前来道明缘由。席间众人听闻此事后只道担忧,于是一同访谒裘酒阁,适逢公主高热难受,豫嫔以凝神药叶做的香囊相献安妃(豫嫔人设颇通药理),望以其中薄荷叶之效为竞婷通窍缓解呼吸之难。安妃收下,并对豫嫔略有留心。(安,豫)

        【第七幕】
        御花园一事逐渐经由公主们相传,挂的络子也愈发的多起来。最终传至各宫妃及帝后太后的耳中,又实见御花园景象,故安妃贤良之名的赞誉也平息了早前的闲话。一日,诚妃前来与安妃闲聊,见安妃仍面色苍郁,精神颓靡,安妃委屈于流言,与诚妃诉苦,诚妃遂温言宽慰,却也表示端妃既在病中一日,做妹妹的便要去照顾是天经地义,不可因此事落人话柄,安妃虽觉有理,但心中更有不愉。(诚,安)
        【第八幕】
        穆卢此时有人进宫探端妃之病,并交由安妃一封家书。其中写到端妃入宫前为她批的命格本就不长久,若端妃有个三长两短,需安妃在宫中努力,方能撑穆卢一族后宫势力,安妃本就打算入圣母派借由圣母重夺圣宠⑥,此时仅差一个为圣母所用的强大背景去投诚。心思百转,思及诚妃所言,却反而并不想端妃尽快好起来。(安自戏)


        IP属地:浙江13楼2019-12-11 23:56
        回复
          第二部分:失算
          【第九幕】
          安妃带着宜妃所赏物件与自己的谢礼去往豫嫔处,告知宜妃与端妃好友情深,亦感念其当初急救竞婷之举,豫嫔本就欲随宪妃入宜妃派,自然欣喜。安妃又提及端妃病中,自己也想出一份力,故豫嫔表示自己处有几本医书,或可拿给安妃钻研,安妃欣然接受。(安,豫)
          【第十幕】
          医书中恰记载一味“朱砂安神丸”,安妃将此方送与太医院看罢,知晓对端妃的病的确有益(但切忌用量过多),并要求太医院炼药。药成,安妃遣女官白禅去往长春送赠药丸①。白禅想着既过长春,便去自己姑姑处请安。二人叙话间,茶水倒翻浸湿装药丸的木盒,定妃见此,索性替师晏收下此物,不送往端妃处,并表示由自己去说,可免师晏责罚。(定,师晏)
          【第十一幕】
          某日,众人在坤宁门齐聚,因端妃久病不愈,且愈发病重,提及皆是唏嘘。明妃自请照料端妃,安妃惟恐其探究朱砂丸之他用,故作委屈以反驳。其间祺妃为姊助阵,旧事重提,指摘安妃疏漏。一番争执罢,皇后决议表示仍由安妃照料更为合宜,明妃则不悦。(坤宁群戏)
          【第十二幕】
          坤宁定省结束后,明妃去往端妃处,告知其坤宁一事。端妃一面暗记其几人争执过程中意指安妃别有居心之言,还有竞婷之事在前,一面思及安妃往日悉心之照料,并未见大不妥之处。于是言谈宽慰明妃,强言欢笑道自己也无需两位贵妃亲自照料。明妃面上答应,却仍对安妃有看法。(端,明)
          【第十三幕】
          重回疏月,安妃率先问起伺候的宫女有关安神丸之事,却得知端妃并未服用过太医送来之外的药,安妃半是松了一口气,半是疑惑,故回永和询问白禅,白禅细说事情经过,安妃并未责罚,只说看在定妃面子上不处罚其办事不利。(安,师晏)
          【第十四幕】
          定妃来寻安妃,送还朱砂安神丸,致歉后询问安妃可有将方子给太医院看过,安妃确认后拿出医书,定妃看到药方下有一处缺漏,安妃解释是因医书是古籍,豫贵人送赠时早已被虫蛀。定妃心中隐有疑惑,不再追问。(定,安)
          【第十五幕】
          虽皇后并未给明妃恩典,但因明,端二人为好友,故明妃仍是隔三差五前来探望,一日安妃送明妃出门,明妃“提醒”安妃,端妃宽厚不计较其怠慢,但其病情一拖再拖,安妃照顾难辞其咎。安妃反驳,与明妃起争执,端妃听得却并未制止。
          明妃以此(并未制止)觉为端妃纵容,而安妃则以此而寒心。料想自己悉心照料端妃日久,仍不被领情,更心生愤懑,但朱砂丸不可再用,便要另辟蹊径,加速自己投往圣母派的脚步。(安,明)


          IP属地:浙江15楼2019-12-11 23:58
          回复
            第三部分:暗投
            【第十六幕】
            安妃重翻豫嫔医书,看到一则养生之方,为足浴法。摘录整理后,安妃欲借此推行阖宫,一来因端妃是产后气亏之由而去,此方可供生育过的后妃补血养生,避免悲剧,也可供未育后妃滋阴养颜,二来想用其来做投圣母的敲门砖。只是暂不知其效甚微还是极好,便寻同宫婉妃相商,先在两人的宫女之中试行,如此可快知其效用,婉妃欣然答应。(安,婉)
            【第十七幕】
            足浴法虽为安妃一策,但因施行之日不定,尚需试验;而诸事未成的状态委实令安妃心焦。定妃略闻明安之龃龉,邀安妃于如意馆赏画,有劝其投圣母之意(安妃此前虽有心投圣母,但在本剧本中还没有做出很明确的投靠行为,故定妃并不知其意)。话谈间二人步至一幅《跗萼联芳》图前,定妃无意提及圣母年轻时喜欢收集书画,此画也曾入她眼,而“跗萼联芳”之内寓意所在(寓意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可共享荣耀),却被安妃暗记于心。
            【第十八幕】
            安妃作客宜妃宫中时,曾听其提起过有关宜、齐、端三人旧谊之事,于此关节,恰好可以拿来做文章,以报圣母往其麾下后妃和睦安洽之思。于是安妃差内侍送往宜妃与齐妃处长春藤一枝,附小笺一张,表示几月服侍端妃的过程中,早闻其话中有希望两人和好之意。眼下端妃病重,世事难料,因珍惜当下。某日,宜,齐于长春门相遇,谈起年少事,唏嘘端妃病重,态度缓和,宜妃指出安妃似有入圣母派的意愿,二人重新看待安妃。(宜,齐)
            【第十九幕】
            半月后,婉妃表示足浴法效用极好,故安妃按照摘抄的书目,欲将推行全宫的足浴法做成药包,另有献给太后,皇帝的养生良法。不多日,内务府送来药包,却未将安妃钦点的人参送来,安妃追问下,江郎告知内务府的缘由是前几日大雨,而药方之中新换人手对药材放置不熟,以至于人参受潮后没有及时处理,以至发霉②。(安,江郎)
            【第二十幕】
            定省之际,诸人共去慈宁请安,安妃提及端妃尚未大好,遂提出痛定思痛,自己从古医书之中看得有养生良方,交由太医看过,且以宫女试行效用皆好,望圣母皇太后可推行此方,以彰显慈怀。期间有宜,齐帮腔。同时安妃告知人参受潮一事,表示自己有方法可防潮,太后允,令安妃处理此事。(安,齐,宜,慈宁群戏)
            【第二十一幕】
            因从前家中库房也曾受潮,父母多以软木(杉木)置换储存易受潮之物,软木可阻寒冷,干燥,且不易腐朽。故安妃令内务府药房将易受潮之药材重新堆放,用软木置换硬木抽屉,并以锦囊放置石灰在内里,耗费少,又响应了节俭的号召,避免大动干戈,因感念婉妃相帮之事,故安妃请圣母派婉妃共督此事,以彰显其能力。(安,婉)
            【第二十二幕】
            事后,安妃自请留下,亲献为两宫太后准备的明目足方,而圣母处多加一味足浴时含人参片的养生方③。并坦白心迹,表示时下端妃病重前途未卜,自己投诚后,不管前朝还是后宫,都可为圣母及其母族有益。又因自己真心喜欢皇帝,故绝不会背叛其亲妈,只想圣母在大帝前推推宠,圣母权衡轻重,又有齐,宜缓和在前,答应。(安,圣母)
            【第二十三幕】
            安妃后又献适合大帝调理,平肝火的足方,效用甚好,圣母提出安妃尽心竭力照顾族姐辛劳有功,且又为阖宫妃嫔生养滋补考虑,还巧用软木防潮,节省成本又保护了药材,可赐皇贵妃位,帝看在穆卢家前朝刷的脸,还有圣母帮腔,故允。(起居注体现)


            IP属地:浙江16楼2019-12-11 2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