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依旧坐在工具箱旁忙着他下半辈子唯一的工作--修秤杆!他是村里唯一个经营这玩意的人,这村叫"苍豪",一条黄泥路伴着一条小河横穿了村子的正中间,把村子分成东西两个寨,父亲住在西寨,西边近田地,东寨靠山,虽然平时总要把什么都分得清清楚楚,可是从来不会发生冲突,两个寨也都共用一个祠堂,同享一个广场,齐找一个秤杆匠,秤杆这手艺是爷爷传下来的.而爷爷却住在东寨,爷爷以前是教书先生,退休后就从事这活头,父亲成家后,除了种田之外,并没有马上接下爷爷的接力棒,而是忙着接代…
香火这玩意儿在七十年代初是多么时髦,所以身为长子的父亲不得不赶时髦,结婚没几个月,母亲就有喜了!日盼夜盼,在一个初夏,终于盼来了呱呱叫的娃,可是却盼少了点东西!!失望是有,可是他们没灰心,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四分之一"打",还有六成多的机会.所以次年的春天,到处生机黯然,母亲也黯然地生下了第二个娃,他们依然是那么平静,好象忘了身边刚多了一个生命!!父亲比较不平静的举动也是抱她来到观音庙,我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不过我想他不会傻到去求佛主赐予孩子一盏"小茶壶"吧…
之后三年,他们没有再赶时髦,人们都认为这一家四口多谐意啊,凑桌麻将也不用到处喊三缺一,只是不够时髦而已!同年,爷爷的另一个儿子(父亲的弟弟)传来婚讯,父母亲马上意识到必须快马加鞭了,酝酿了三年,正如一句老话说的"用兵千日,用在一时",阻止弟弟的先发制人!一转眼.母亲已大腹便便了,就这样便到了中秋过后,第三个娃出炉了,爷爷和奶奶看了一眼,收拾东西就走人,再不像前面两胎时那样会留下来照顾母亲,父亲还是那么平静,这平静中夹杂着失望、无奈和心灰意冷,也许这只有他自己知道!
父亲就这样看着时髦的东西落到弟弟的手里,背起锄头,拉上箩筐,继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不时髦日子,母亲还是和刚嫁过门时一样的心情,那就是盼!带着一个刚会上街买酱油,一个刚会自己吃饭,一个除了会吃拉哭之外什么都不会的女儿在家盼,盼丈夫回来的身影,盼公公婆婆安慰的声音,盼今天,盼明天,盼了十年…女儿们都长大了,辛勤的父亲黑瘦了,痴盼的母亲吃胖了!!!!
这就是我的家庭,我是这个家庭中最小的成员…别急别急,我确实是男的,只是上面没说到而已!!!在第三个女儿诞生的十二年后,我来到了这个家庭,母亲不再盼了,可也瘦不下来.奶奶经常过来推摇篮了.久违的爷爷的笑脸也在家里出现了.之后三年,父亲更把田卖了一半,跟着我爷爷卖秤杆,也包括维修,似乎在酝酿着不久将来住到城里去!!!到了一个夏天,才知道,原来酝酿的不是搬迁,而是升学--大姐经过两次复读考上了中山大学.这是继我降临之后的另一个喜讯,通知书下来的第二天,父亲就踩着当当作响的车,简称当车,从村到镇,镇到市,再回村,又到隔壁村,还去了隔壁村的隔壁村,总之有关教育的东西不疏通点人情,不送点东西是很难教育的!
就在第二年,初中之后就辍学的二姐嫁了人,可不知道为什么母亲总说嫁的那个不像人!直到二姐出嫁的八个月后,我当了舅舅,才知道原来是奉子成婚,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是有点不像人!!虽然说那时候香火这东西在乡镇里依然时髦,不过那也是我二姐夫赶上了,我二姐只是帮他赶时髦而已! 看着比我小四岁的外甥,想着"外甥像舅舅"这句话怪别扭,头扁扁眉浅浅眼突突嘴粗粗,哪里像我??
香火这玩意儿在七十年代初是多么时髦,所以身为长子的父亲不得不赶时髦,结婚没几个月,母亲就有喜了!日盼夜盼,在一个初夏,终于盼来了呱呱叫的娃,可是却盼少了点东西!!失望是有,可是他们没灰心,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四分之一"打",还有六成多的机会.所以次年的春天,到处生机黯然,母亲也黯然地生下了第二个娃,他们依然是那么平静,好象忘了身边刚多了一个生命!!父亲比较不平静的举动也是抱她来到观音庙,我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不过我想他不会傻到去求佛主赐予孩子一盏"小茶壶"吧…
之后三年,他们没有再赶时髦,人们都认为这一家四口多谐意啊,凑桌麻将也不用到处喊三缺一,只是不够时髦而已!同年,爷爷的另一个儿子(父亲的弟弟)传来婚讯,父母亲马上意识到必须快马加鞭了,酝酿了三年,正如一句老话说的"用兵千日,用在一时",阻止弟弟的先发制人!一转眼.母亲已大腹便便了,就这样便到了中秋过后,第三个娃出炉了,爷爷和奶奶看了一眼,收拾东西就走人,再不像前面两胎时那样会留下来照顾母亲,父亲还是那么平静,这平静中夹杂着失望、无奈和心灰意冷,也许这只有他自己知道!
父亲就这样看着时髦的东西落到弟弟的手里,背起锄头,拉上箩筐,继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不时髦日子,母亲还是和刚嫁过门时一样的心情,那就是盼!带着一个刚会上街买酱油,一个刚会自己吃饭,一个除了会吃拉哭之外什么都不会的女儿在家盼,盼丈夫回来的身影,盼公公婆婆安慰的声音,盼今天,盼明天,盼了十年…女儿们都长大了,辛勤的父亲黑瘦了,痴盼的母亲吃胖了!!!!
这就是我的家庭,我是这个家庭中最小的成员…别急别急,我确实是男的,只是上面没说到而已!!!在第三个女儿诞生的十二年后,我来到了这个家庭,母亲不再盼了,可也瘦不下来.奶奶经常过来推摇篮了.久违的爷爷的笑脸也在家里出现了.之后三年,父亲更把田卖了一半,跟着我爷爷卖秤杆,也包括维修,似乎在酝酿着不久将来住到城里去!!!到了一个夏天,才知道,原来酝酿的不是搬迁,而是升学--大姐经过两次复读考上了中山大学.这是继我降临之后的另一个喜讯,通知书下来的第二天,父亲就踩着当当作响的车,简称当车,从村到镇,镇到市,再回村,又到隔壁村,还去了隔壁村的隔壁村,总之有关教育的东西不疏通点人情,不送点东西是很难教育的!
就在第二年,初中之后就辍学的二姐嫁了人,可不知道为什么母亲总说嫁的那个不像人!直到二姐出嫁的八个月后,我当了舅舅,才知道原来是奉子成婚,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是有点不像人!!虽然说那时候香火这东西在乡镇里依然时髦,不过那也是我二姐夫赶上了,我二姐只是帮他赶时髦而已! 看着比我小四岁的外甥,想着"外甥像舅舅"这句话怪别扭,头扁扁眉浅浅眼突突嘴粗粗,哪里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