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亮吧 关注:11,468贴子:201,054

幻影 短篇架空 写在功成之后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潜水了很久的玄亮吧,其实只是一个单纯的亮粉,学历史学到心神俱碎,到底没忍住自己动手写了我心底的丞相,悲剧向,慎入。
很多年之后,当刘备已近弥留,终于要将这个国家交给年已33岁的太子刘禅,他仍是忍不住念起自己入长安的那一夜——


IP属地:上海1楼2019-12-01 16:37回复
    孔明早已瘦得脱了形,厚厚的衣裘压在他身上说不出的空落。他本倚着手杖站在古老的墙根下,仰着头看向那逐渐暗下去的夜空,最西边的林子里还挑着最后一点橙黄色的光,晕进愈发迷蒙的夜里。
    看到自己来,他愣了一下,随后轻轻的扶着斑驳的城墙屈膝跪了下去,继而手撑着地,缓缓叩首。
    自己没有动,他便这么默默的跪着。
    夜风带起他掩不住的白发,灌进领口,使他似乎不经意的打了个寒颤,仍是伏首。在遥远的已经退了色调的记忆里,似乎是哪个同样寒冷的冬夜,自己跪在他的面前,眼前人丰神俊朗,青丝如缎,傲然遗世独立,如同上古的龙凤。然后他跪在自己对面,叩首,说:“亮,愿效犬马之劳。”
    “丞相起来罢。”
    “先生快请起。”
    一晃,二十年了。
    昔日集天地灵秀于一身的人,如今咬着牙支起身子,拼力拄着手杖方才站起身来,敛了目光,低声说着:“谢陛下。”
    其实如果不注意,刘备不会发现他的身子正微微地打着颤,心底突然发紧,他…是真的瘦了。
    “丞相,今年五十几了?”从什么时候起竟不记得他的年纪了?想来自己五十的时候正是刚取下荆州,多年壮志终将得成好不快意。悠悠叹了口气,他到底是想得太多,又不知保养……
    “臣,过了年,便是四十八。”
    呆住。他尚不足五十岁。
    是啊,二十年,可不正是整整二十年吗?当年隆中草庐,他许给他一个“二十年可安天下”的承诺,如今长安已下,可他…刘备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他,还有多久?
    听子龙说,在军营时,他常常整夜整夜地呕血,白日里有时教演着军阵,会突然心肺绞痛目眩不已。分明已是虚弱得连补药都用不进的身子,却在渭水河畔亲自和司马懿对峙了一天一夜,最终把司马懿逼得跳了渭水自尽。自己起先听说大军开拔长安他竟不在军中时还狐疑了半晌,后来才听自己留在他身边的密探回报说,那时他昏迷了五天五夜,醒来后别说下床连坐都坐不起来,为不耽误军机,方才令赵子龙率大军先行。即便如此,密探说,中军帐的灯,仍是亮到四更方才熄灭。
    想起密探回报时那夹杂着一丝心酸的表情,一阵一阵复杂难言的情感席卷着这位年迈帝王的心灵。他忘不了曾经一次次在危急关头拖着疲乏的身子将他从绝望的深渊里拉出来的年轻人,可他也同样不会忘记,那个比他小二十多岁,却才智高绝令所有人折服的,丞相。
    从荆州到益州,从汉中到南中,这个人到过的地方无一不是赞颂声。百姓会在他家门前翘首盼他回家,然后把自家的好东西塞到他的手里只为得他一个笑颜;朝堂之上百官所向,用兵用财内政外交无一不经他手,就连自己的儿子,也喜欢拉着他的衣袖笑呵呵地唤他先生。这样一个人,刘备不相信,有哪个帝王敢留他在身边!
    “咳咳咳。”一阵夜风刮过,最后一点光辉也暗了下去,沉寂进了倦鸟的归巢中。刘备回过头,惊见孔明拄着手杖的手用力得指节都泛了白,身子微微蜷缩着,另一只手捂着嘴,正一下一下地咳着。
    咳得肺腔里也尽是杂音,一下下空洞得仿佛从另一个世界传来。一口一口的凉气顺着胸腔的起伏灌进本就寒意从生的身子里,引出更痛苦的喘息。到最后,诸葛亮只能弯下腰,死死地抵住冰冷的古城墙,来保证自己的身体不会颓然倒地。
    直到那咳喘声逐渐停止,刘备才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借着城头的灯火,他清晰地看见孔明的额上不满虚汗,仍兀自勉力调整着呼吸,对自己拱手屈身道:“臣…身子不适,求陛下…允臣…先行…告退。”话说到后面几乎成了气音,不过一句话的功夫,便有低低地咳喘起来,随之又竭力忍住。
    刘备很想伸手扶他一把,就像多年前一样一把拉过他说“我送先生回去。”可他现在只能隔着无形的冕旒默默地点头应是,看着他费力地说着“谢陛下”,然后费力地直起身子,费力地拄着手杖沿着墙根慢慢地往回走,走两步,便要停下来歇一阵,再继续往前走。
    直到他彻底走进夜色。


    IP属地:上海2楼2019-12-01 16:38
    回复
      嗷没想到真的有人看啊,太感动了~
      其实...这本身是个短篇,就是个,短...篇...
      番外什么的再说吧,楼楼一个高二学生也不能给大家多少承诺了。
      鞠躬


      IP属地:上海5楼2019-12-01 22:47
      回复

        真冷啊…
        比赤壁那夜的东南风更冷。
        孔明不得不停下来了,腊月的夜风如同谁声嘶力竭的呼喊,带进人的五脏六腑钝刀割肉般的痛苦。“他应该看不见了吧。”孔明想着,终于把整个身体的重量都交给了砖墙,跌坐下去。
        抱着膝,却再不能长啸,自赤壁的东南风后,他离吟啸山林的日子已去了整整二十年。孔明拢着身子,试图缓解那一阵一阵向上窜的寒意——他已咳不出些什么,连带着喘息的力气也逐渐丧失,只剩下胸肺间如同绞干了心血般的闷痛——挥之不去。
        就在这一两年了……其实孔明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他甚至比任何一个医官都了解自己身子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甚至早早就明白了结局——早在白帝城,又或许更早——孔明侧过头伏在膝上,不知为何竟微微地抿起嘴角:其实许给主公了,也挺好——他不再想下去。
        可惜啊,今天本是庆功宴的日子,自己却空留在这冰冷的街市上。孔明忽而轻轻地笑出了声——哪里就冰冷了呢?长安啊,这里是长安啊!这里是他诸葛孔明拼尽一生心血遥望不及的长安啊!曾经在心底那个最深最深的地方,曾经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傍晚,那个少年人魂牵梦萦的最后一点点声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汉室、旧都、长安、天下……
        还记得长姐临终前对他说:“为人臣者,尽忠而已,终不可左右大势。”孔明抬起头——姐姐,您看到了吗?亮做到了。
        一弯弦月卧在古楼的尽处,清澈的光辉勾勒出城墙绵延到不知何处的轮廓,投下长长的暗影。夜色还未浓,还看不见今夜的星。
        孔明想起很久以前,仿佛在另一个时空的那夜,尚在童稚的他第一次被叔父抱在怀里去观星。琅琊的夜静月朗风,漫天的星空里他一眼便指向北方的夜空中那抹耀眼夺目的璀璨:“那是什么?”
        “是北辰。”
        叔父,是北辰,亮儿知道了。
        胸口似乎不那么疼了,身上也终于攒了些气力。孔明支起手杖,借力站了起来——还是回去罢。
        远处隐约子安已派了车架来接。登上车辕的时候孔明似不经意望向远处的长安旧宫——今夜,沉睡了两百年的未央宫将重新迎来它的主人;今夜,章武八年腊月初三,也将永远被记录在史册上,记载着大汉的又一次中兴——而这次的中兴之主,将会和先朝的光武帝一样,被永远地铭记和传颂。
        子安替他撩起了车帘,孔明收回似乎正凝目远眺的目光,矮身进了车厢。今夜庆功宴的每一项条目他都烂熟于心,所以,他不必去。孔明轻轻靠在车厢壁上,半阖上眼:陛下和几位将军一别近三载,必有许多话要讲,自己何苦去煞那风景呢……
        车轮辘辘的声音响起,回荡在空荡荡的车厢里格外清响,这样遗世独立的封闭空间里,人总会不经意地悠悠睡去。恍惚间,孔明好像回到那天,那个梦里,那个声音——如果今时今日一切的代价是你自己,你怨吗?
        ——当然。无怨无悔。
        只不过是这庆功宴,再不能为自己摆了罢了。


        IP属地:上海13楼2019-12-28 19:35
        回复
          同志们,楼主我回来啦!


          IP属地:上海14楼2019-12-28 19:36
          回复
            虽然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不太道德,但我依然还是说了——
            其实这篇文,他原本只是个突如其来的短篇,没有前情没有结局。楼主是个长期浸泡在文史哲里的姑娘,对丞相,对先主,曾经都只是拿着史家无情的眼光来看。今年暑假偶然重温了一遍老三国,直奔秋风五丈原,继而回马荐诸葛。不知为何突然感叹于丞相的一生,突然从历史走向了文学形象——我看完了《三国志》,却没有看完《三国演义》。暑假看了许多大神写孔明的文,深受触动,许多次心中大恸不已,却偏偏哭不出来,总觉还有另一悲哀不能尽抒胸中块垒——孔明的悲,孔明的执着坚持,孔明的艰苦跋涉万死不悔层层叠叠不知从何而起向何而终。自古君臣,何能善终?!却偏偏先主不同,丞相不同——可真的不同吗?
            所以有了第一篇莫名其妙的脑洞。这是楼主第一次在贴吧里写同人文,原本只是自娱自乐,到没想到引来了好些朋友,被你们喜欢我的文真是一件太令我感动的事了!于是看着那一个个小红点,我想,也许真的可以写下去呢?写一个不同的故事,写一个依托于历史人物却又不同于历史事实的故事,来呈现出一个也许真实也许胡编乱造的孔明。历史的真相也许会被千千万万的阴差阳错掩盖,如果千年前的孔明真的能被我还原,那也算了了我心中深埋已久的一个梦吧。
            我不能保证梦里不会有我的影子。所以请各位担待,来者是客,必有香茶,志不同者,右上红叉,谢谢。
            最后的最后,还是要和各位说,很抱歉,楼主是个高二在读生,学业原因更文不定,寒假也许会开长篇,也许只会这样没头没尾的一小段一小段发,又也许会有长久的沉寂。此外,楼主或许可以称为亮粉,但并非玄亮党,对先主和丞相更多的只是君臣视角的风卷云涌,可能后期会有两人的感情牵扯,但绝大概率这只会是一篇清水文了,所以肉食主义者们请右上小叉对不起了。
            只是替丞相追一个梦吧,替历史说些他也许想说的话。
            希望你们喜欢,爱。


            IP属地:上海15楼2019-12-28 20:07
            回复
              楼主出来冒泡了,大家新年快乐!


              IP属地:上海18楼2020-01-26 19:57
              回复
                为什么会有不适当内容


                IP属地:上海23楼2020-01-28 23:06
                回复
                  相府。
                  其实不需要派兵的,因为根本不会有人走。
                  不同于隔壁许昌曹操曾经高屋华堂的相府,洛阳的这一座历经董卓时的一场大火,现今只留下半壁残垣,等待后来人的收拾——可谁会收拾这样一件惨兮兮的丞相府呢?所以季汉的大旗一到,这儿就被彻底搁置了。直到孔明到后,却是自然而然地着人修葺了几间尚未全塌的屋子,又自然而然地带人收拾了东西住了进去,对外的理由是:这儿离宫里和尚书台都近,有现成的省事,顺便连匾额都用不着换了。
                  皇帝陛下听说后也没说什么,只是又着丈田官带人去将地又划了划,总之就一个意思:还行的你就留着修,实在看不下去的我就派人收回去了。
                  诸葛丞相很欣慰,皇帝终于学会了合理地规划土地,不会再像刚取下西川时那样吵着要将豪族大宅尽赐功臣了。
                  孔明会打理屋子是出了名的——前提是他有时间。
                  深灰色的大门紧闭着,或者说,相比平日里总是敞开着随时准备迎来各地官员的到访,这两扇正门已经休憩了好些日子了——左右太医多半是住在府内,纵有来往也多走角门了。
                  不过今日这两扇大门被急匆匆地推开了。百姓们远远地躲在自家的门柱后头朝这边儿张望——一行车马奔驰而过扬起一片尘土,为首之人在门前猛地一拉马缰,马儿前蹄高高扬起,连带着一连串儿“吁”的声音。
                  车停了,走下来一个人。
                  一队卫兵迅速站满了府门两侧,成翼状半包围着将那人送入府内。立在门下的管家和奉旨驻守的侍卫统领交换了下眼神,朝那人打了个揖。
                  那人看都没看他们两人一眼,直直穿过中堂,穿过路两侧的紫薇和木槿,扬头一喝嗓子:“圣旨到!”
                  尖尖的公鸭嗓惊起堂前黄杨树上的一对喜鹊,啊啊叫着飞了出去。
                  那管家急急上前,躬身劝着:“公公稍歇,丞相病重不能起身,请公公移步到内室宣旨可好?”
                  黄门扫了他一眼,仍是昂着头颅,装模作样地一扫拂尘,道:“如此倒也罢了,咱家也不过是个在陛下跟前伺候着的人,哪里受得起丞相亲自来迎呢。只是这圣旨…”清了清嗓子,眼神朝着管家一拧,“还是请丞相不要轻慢才是啊。”说着冷哼一声,抬腿往前走了进去。
                  “是是是,公公!您请这边请!”忽略侍卫统领那激愤得已是双目通红的神色,管家忙不迭地跟上前去指引着。
                  绕过一湾池塘,折过浮雕,迎面一株雪松昂然矗立,后边植着西府海棠。时交初秋,几朵残花倔强地吊在枝头,似无意于那只剩了枝干的棠华。
                  再远处是幢二层的亭台,近处,便是孔明的居室了。
                  黄门的脸色很不好,黑得像是要滴下水来。
                  管家的冷汗倒是已经滴下来了,可他什么也不敢说。那扇紧闭着的门后是什么情形他清楚得不忍多看一眼,可他更明白眼前这人是他怎么也得罪不起的——他只是个奉陛下命来伺候丞相的小人而已。
                  房门打开了,仅仅是露了一条缝,一个太医侧身从那条缝里挪了出来,随即又迅速反手将房门关上——黄门的脸更黑了,管家的腰俯得更低。
                  太医的目光悲戚地从他身上扫过,停留在黄门身上。片刻间涌起滔天的憎恶与怒火,但只有一瞬,便被很快地压了下去。
                  但黄门清晰地知道那仿佛的一瞬不是自己的错觉。他冷冷地笑了一下,扬了扬袖子,目光狠狠地钉在那个太医脸上,四平八稳地唱喝着:“圣旨到!”
                  猛地脸色一变,那太医却是要杀人般狠狠地瞪了回去,急忙闪身冲进门——门又关死了。
                  黄门气得脸色青紫,管家急得满头大汗。
                  屋里传来一阵忙乱声,似乎还夹杂着咳嗽。隐隐约约听到有谁哭着喊先生,有人惊慌之下带翻了箱柜。
                  似有谁涕泪交加苦苦哀求,有谁咬紧牙关斩钉截铁。
                  好像过了很久,又好像日影尚未来得及转动,门开了。
                  这次开了半扇门。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中年人立在被打开的门口,似是要用肉体挡住瑟瑟的寒风。目光落到咬牙切齿的黄门身上,却是一点波澜未起,只机械般地张口:“请公公进来。”
                  黄门刚要发作,见那中年人仍面无表情。心里恨得暴跳如雷,却也知道对着他发作反丢了面子。要出这口气,还是要对着正主。这样想着,慢慢挑起一抹胜利的笑容,冷哼一声跟那人进了屋子


                  IP属地:上海25楼2020-01-28 23:16
                  回复
                    笔者碎语:
                    这世上,总有百态。有些人愤怒,而对于另一些人,早已不必去看。
                    他们早已安静。当一个人有了最终的信仰,那他周边的一切都无法再撼动他分毫。因为相比那个最终的信仰,其他都不必在意。
                    不在意,所以成了虚空,所以无欲无求,所以无愧于天、地、人、神、鬼。


                    IP属地:上海26楼2020-01-28 23:18
                    回复
                      另外悄咪咪地通告一下,接下来可能是虐...(好吧楼主承认这篇文就是虐的...)
                      不过这个番外只是一个手痒形成的脑洞啊啊啊啊啊!正文里会不会是这样...呃...楼主也不知道


                      IP属地:上海27楼2020-01-28 23:20
                      回复
                        嗷终于可以恢复更新了,楼主前段时间在做课题申报,今天终于申报成功了!
                        丞相简直是精神支柱啊


                        IP属地:上海32楼2020-01-30 16:35
                        回复
                          一进门,一股热浪裹挟着药气扑面而来。
                          昏沉沉的房间中央摆着四个炭盆,烧的通红的炭烘得整个房间暖融融的。掀开一重帘幕,两个太医团团围着床榻,榻上的人正奋力地试图坐起身来。
                          从侧面看过去,这个人单薄的简直有些可怕。湖蓝色的中衣顺着肩头空荡荡的垂下,随着身体的挣扎微微地晃动。一头花白的头发半束在脑后,垂到床沿上就着烛火闪着幽幽的荧光。一只枯瘦的手撑在床沿上,骨节分明的指掌上血管青筋隐隐可现。许是吃不住力的缘故,这只手即便抠紧了床板也止不住地颤抖,似乎在那薄薄的皮肤包裹下的骨骼正咯嘣作响。
                          实际上,如果没有太医的扶助,孔明根本不可能坐得起来。所以当他稳住身子后,首先向在背后扶抱着他的两位太医投去感激的目光——他知道这是一个医者对病人最后的纵容——而后才将探索的眼神慢慢转向了立在房中的黄门。
                          杏黄的颜色刺得他又是一阵目眩。从在昏睡中被一声尖厉的喝声震醒,到说服身边人扶自己起身,挣扎间脆弱的心脏早已经受不起这样的波动,越发刀割枪刺般地鼓捣起来,连敲带撞地击打着无力的胸骨,直撞得他阵阵呕逆、头痛欲裂。强行把这股疼痛扼制在胸腹间,好提出口气来与这位帝王的信使周旋,偏偏成股成股的冷汗又不知趣似的不断往下淌,如同他不断流逝的最后的生命。
                          即便如此,黄门还是被那道富含深意的目光摄住了。那道目光里好像有大千宇宙茫茫万物,洞察一切让人无处遁形,却又偏偏好像不带任何感情的如同三九天深蓄的古井。乍一碰上,又好似两束熊熊的烈火直突突地射进他久匿于阴沟下早已不见阳光太久的心灵。
                          直到诸葛亮的身子愈发摇摇欲坠,太医已连披了两件外袍覆在他背上,黄门这才回过神来。一股心火直烧的面上通红——不过是个遭了帝王厌弃的将死之臣罢了,自己何必如此怕他!心想着两眼便恶狠狠地盯上正仰靠在太医身上喘息的诸葛亮,如同复仇的猫看着网里濒死挣扎的鱼。
                          他吊了吊嗓子,第三次喝道:“圣旨到!诸葛亮接旨!”
                          尖厉的声音在安静的房内裂帛一般撕碎人的耳膜。
                          先前将黄门引进门来的那个中年人原本已经抿着嘴走到诸葛亮身侧想要代太医扶着他家先生,此刻却乍然听得黄门直呼诸葛亮名讳,眼神一变就要喝回去,转头的瞬间却瞥见刚缓过痛劲的孔明像受了惊似的倒吸一口凉气,一口气似是没接上来,皱着眉头整个人都痛的蜷缩了起来,急忙一把扶住他将要失重摔倒的身子,连声唤着“先生”,一面抚着背替他顺气,一面又问“躺一躺好不好?”,说着顺势就要按他躺下。诸葛亮急忙摇头,可整个人本就虚的一点力气都没有,情急之下一摇头,更是两眼直冒金星,眼见连喘息声都低了下去。
                          骇得一众太医连忙又是端药又是掐人中,好容易人算是又清醒了过来,只是仍虚弱地靠着隐囊咳喘,声音空洞得仿佛肺腔内灌了半瓢水似的。那中年人又急又气,转头狠狠地瞪着那隐隐冷笑着的黄门,正要发作将人拉出房去,一旁的老太医轻轻拦住他,转身时附在耳边低声说了句“别给丞相惹麻烦”,更是让子安睚眦欲裂,却到底没有对黄门说一句话。
                          老太医拍了拍子安的肩头,示意他照顾孔明,继而对着黄门行了一礼,轻声道:“公公见谅,丞相现在的身体您也看到了,实在无法跪接旨意,所谓事急从权,人命关天,您看我们这些人代丞相跪接圣旨可好?”说着便撩袍跪了下去。
                          一旁原本一直坐着煎药的小药丞抬头见到胡子花白的老太医伏于地面,一时热泪盈眶,嗫嚅着喊了声“师父”,便也跟着跪了下去。
                          谁料黄门见此不但不知收敛,反而愈发颐气指使,冷眼瞧着跪在地上的老太医,袖着手阴阳怪气地开口:“咱家向来听外头人说,丞相平素奉公守礼,律下甚严,不曾想今日一到府上莫说香茶,连迎接圣旨的香案都没个踪影,白白教陛下的教诲冷落了这许多时候。说来咱家也算是开了眼了。你又算是个什么东西,丞相何等身份,又岂是你一个小小的太医可以替代的?”说是对着老太医说话,眼睛却死死地钉在诸葛亮身上。
                          “公公说的是。”嘶哑的嗓音让在座的人都为之一惊。老太医急忙转过头去,只见方才倒过气的诸葛亮此刻借着子安的力死撑着床板侧过身,散下的头发垂到胸前惨淡淡的没了倚靠,随着说话的声音一来一去地打着颤:“朝廷礼节,岂可…擅改?”孔明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越来越沉重的眩晕,隐在身后的一只手紧紧地攥着床单,眼睛干涩,只能费力地眨着寻找聚焦。
                          “子安,扶我起来。”不是先前的婉求,是丞相的命令。
                          泪水终于涌上子安的双眼,他强忍着不敢眨眼,逼着自己盯着先生额角的汗珠僵直地伸出手抱住先生的身子,凸起的脊柱咯在手心,他明显地感觉到先生在抖——他知道,先生很痛,很累,他没力气了,真的没力气了。这一年年,他眼睁睁看着先生的白发一根一根的长,看着先生的衣服一天一天的宽,腰间的大带一次比一次的往里扣,点着的灯烛却一次比一次地换得勤。从哪天起他这个煮水烹茶的书童成了守在炉边煎药的药童,夜里多少次不是被先生的烛光晃醒就是被先生的咳嗽声唤醒,奔到桌边榻边便见先生一脸歉意的和他说抱歉吵到你了。子安深深地呼了口气,眼前的水雾却是越来越浓。想起那年霁风朗月般的先生笑着和他说“功成之后即当归隐”,可此时此刻,明明先生已经为那一纸明黄硬生生熬尽耗干了心血,却不得不再一次为了更多人的安危为了金銮殿上的主上,再一次拖着一身病痛跪倒在那一纸明黄前。
                          子安觉得自己的心都碎成了一地的玻璃,反复碾过,伤得鲜血淋漓。
                          可他不能问,无法问,掀被下地的那一刹,孔明蓦地双腿一软就要往下摔,另一个太医急忙上来扶住,给孔明披上厚厚的斗篷。孔明微阖着眼,牙咬着了无血色的唇要的死紧。
                          一步,两步。三步路的距离走到床前,一个小小的台阶让孔明猛地往前一冲,人是被扶住了,那咳嗽却越来越止不住。直到孔明示意可以停下的时候,他整个人的重量已经全部压在了子安身上。
                          然后跪下——子安扶抱着孔明的腰一点一点地往下跪,每往下一点,眼前的景象就模糊一分。他好像听到有谁在悲悲切切地喊着“丞相”,可什么都听不见了,什么都看不见,视线里只剩下他的先生颤抖着手撑着地面,一字一字努力地把音从喉咙里挤出来:“臣…接旨。”
                          黄门的嘴角扬起得意的笑。慢悠悠地打开那束绢帛——上面的暗纹是孔明设计的织锦——抑扬顿挫地念着。
                          不长的旨意,却好像念了一个甲子。冰凉刺骨的寒意顺着膝盖蔓延,如蜥蜴的利爪般攫摄住孔明的心脏,吞噬着残余的意志。什么都消失了。子安听到“派兵驻守”,太医听到“严禁出入”,可是孔明,什么也听不见了。
                          早已明了,何必听见?
                          最后的最后,孔明似乎挑起了一抹笑,那抹极淡的笑意凝结在他灰暗的面颊上,定格成子安眼里最后的春意。
                          ——陛下,其实不必的,真的不必。这些在臣心里,没有任何区别。
                          您做的一切,亮都明白。


                          IP属地:上海33楼2020-02-02 17:01
                          回复
                            番外一:结局 end


                            IP属地:上海34楼2020-02-02 17:02
                            回复
                              笔者碎语:一直觉得丞相在先主身边这些年,一定是受过委屈的。先主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可他的这份情,匀给了云长、翼德、子龙、士元、孝直.....也许孔明占比不低,但他和先主毕竟只有17年不到的君臣情谊。先主重他、信他,但笔者坚信其中一定有一瞬间先主有过担心有过迟疑,这种迟疑的背后,也许是深压在心底某个阴暗角落的猜忌,也许是自卑后的某一刻阴暗,也许是二十年的年龄恐慌......在番外中,笔者借用“黄门”这个角色,试图折射性地刻画先主作为一个君王的某一个暗面,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各位见谅!
                              孔明之悲悯,之坚忍,既基于其本身的经历,也基于其政治家的身份。孔明对于帝王心术的了解绝对不下于先主,甚至相对之下他比先主更理解一个君主应有的狠辣手段,故而文中设计孔明请辞,先主不允的情节。但同时,孔明也是一个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者(这点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历史依据,直觉!坚信!),所以他懂,但他不说,不躲,不怨,不悔。


                              IP属地:上海35楼2020-02-02 17: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