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吧 关注:144,714贴子:444,258

回复:历代名家名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27楼2019-12-18 05:46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28楼2019-12-18 05:46
    回复
      《鹅群帖》是王献之写给家人亲戚的一封书信,刻入《淳化阁帖》。传世有墨迹本,相传为米芾所临,临本今所见为民国影印件,原迹现存佚未详。此帖文中询问住在海盐的各房亲戚生活近况,又谈到刘道士以鹅群相赠之事。相传王羲之爱鹅,曾写《道德经》(一说《黄庭经》)一卷,与山阴道士换鹅。因此黄庭坚等前代学者曾认为此帖本为伪作,系附会传说而成,此说可备参考。
      【原文】
      献之等再拜:不审海监诸舍上下动静,比复常忧之。姊告,无他事。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献之等当须向彼谢之。献之等再拜。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29楼2019-12-18 05:48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0楼2019-12-18 05:48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1楼2019-12-18 05:4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2楼2019-12-18 05:49
            回复
              王献之《东山松帖》
              《东山松帖》又名《新埭帖》、《东山帖》,纸本墨迹,纵22.8CM,横22.3CM,4行,33字,故宫博物院藏。
              《东山松帖》是王献之写的一通信札,为断札,有四字磨灭。“埭”(音带)即堵水的堤。存于清宫旧藏《法书大观》册中。寥寥四行,格调清新隽逸,大家风范俨然。因其中结字用笔时出宋代米芾意味,故历来研究者多断为米氏临本。
              【原文】
              新埭无乏东山松,更送□百。叙奴□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船□□给,勿更须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3楼2019-12-19 06:32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4楼2019-12-19 06:33
                回复
                  王献之真迹未能传承至今,作为模本墨迹有数种传世,其中之一即此唐摹本《地黄汤帖》。全篇书风柔韧兼备,沉着轩昂,一气呵成。原珍藏于宋内府,高宗赵构题签。为《淳化阁帖》卷第十所收。经贾似道,明代文徵明、王宠、文彭,清代孙承泽、吴荣光、罗振玉递藏后,于明治四十四年(1911)十二月三日,通过文求堂归中村不折(1866—1943)所有。卷末有文彭、常生、成亲王、英和等六家观记题跋。吴荣光获此帖时,模刻于所辑集帖《筠清馆帖》。2006年春见于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
                  地黄汤乃一中药名,这是有关该药的尺牍,与王献之《鸭头丸帖》同。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唐人摹本,纵25.3厘米,横24.0厘米。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释文: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5楼2019-12-19 06:35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6楼2019-12-19 06:35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7楼2019-12-19 06:36
                      回复
                        王献之小楷书《洛神赋》,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简称为《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墨迹在宋元时有两本,一为晋麻笺本;一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跋,疑为柳公权临本。此二本后均佚,流传的刻本有二,一为“碧玉版本”,一为“白玉版本”。世以“碧玉版本”为优。
                        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虚和简静、灵秀流美,与文章内涵极为和谐,这件佳作被后人誉为“小楷之极则”,清杨宾《铁函斋书跋》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此帖可以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变化自然。
                        流传甚广的碧玉版剪裱本,十三行变为二十八行,失去了原来分行布白之意趣,这是在欣赏时需要注意的。
                        释文:晋中(书令)王献之书。......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拳拳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括号内为缺字或残字,方括号内为衍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8楼2019-12-19 06:38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9楼2019-12-19 06:3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40楼2019-12-19 06:3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41楼2019-12-19 0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