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吧 关注:144,022贴子:444,110

回复:历代名家名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7楼2019-12-12 06:01
回复
    书法字帖 |王羲之《日月如驰帖》
    《日月如驰帖》,五行,35字。行书。又称《日月帖》。褚遂良《右军书目》行书第十卷记载此帖首七字,并称“五行”,与此帖相合。《右军书记》亦著录此帖。《宝晋斋帖》、《大观帖》、《玉烟堂帖》收刻。此帖继《奄至帖》之後,书体风格一致,亦似墨迹本《频有哀祸帖》、《丧乱帖》。“悲摧”、“切割”、“增”、“感”等字,《频有哀祸帖》中亦有,结字形态极似。“大祥”,丧祭名,父母殁後二十五个月(即又期,过了一年後又过一年)而后祭曰大祥(十二个月而后祭曰小祥)。旧时亲丧以两年除灵,故大祥之祭乃除灵之际。
    【原文】
    日月如馳,嫂棄背再周,去月穆松大祥,奉瞻廓然,永惟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8楼2019-12-12 06:05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9楼2019-12-12 06:05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0楼2019-12-12 06:05
        回复
          书法字帖 | 王羲之行草《雨后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雨后帖》为五行草书尺椟,末款“羲之”,本幅有“世南”、“贞观”二墨印,又有“志东奇玩”、“四代相印”、“绍兴”小玺及清内府诸藏印。帖後有邓文原、董其昌、邹之麟等题识。邓文原跋云:“右王右军《雨后帖》真迹,明窗棐几,夜雪初晴,得此展玩,良一快也。”安歧肯定它是唐模,吴其贞则含糊其词。邓文原称之为真迹,到底如何?
          1980年10月故宫博物院曾组织院内外专家再次进行过鉴别。对邓文原所说“真迹”这一语词概念,专家们指出;古人中有的称墨迹为真迹,以别于拓本,并不完全如同我们理解的概念含羲。南末岳珂《宝真斋法书赞》称唐摹晋人帖,亦谓真迹,就是有力的旁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1楼2019-12-12 06:10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2楼2019-12-12 06:11
            回复
              书法字帖 |王羲之《长风帖》
              王羲之《长风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风帖》又分称《长风帖》、《贤室委顿帖》、《四纸飞白帖》。
              【原文】
              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谓,深可忧。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知得廿四日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安石昨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足下以语张令未? 前所经由,足下近如似欲见。今送致此四纸飞白,以为何似?能学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3楼2019-12-12 06:16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4楼2019-12-12 06:16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5楼2019-12-12 06:16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6楼2019-12-12 06:17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7楼2019-12-12 06:17
                      回复
                        书法字帖 | 原色法帖选 十七帖〈上野本〉
                        “原色法帖选”共49种,是二玄社的主流精品系列,顾名思义为全彩制版印刷,除原装本外,册内各页帖旁有原文对照,损字均注出,标点断句齐全,细致处的用心确实令人钦佩。
                        此系列如今有些品种已绝版。好字帖不用多说,收了吧! 高清的哦 ^_^
                        素材来源:网络整理
                        必学!必藏!必传!必转!之书法经典!!!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十七帖》是小草书体的代表作,其章法也具有典型意义。按照唐太宗的说法,其章法就是“烟霏霹结,状若断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8楼2019-12-12 06:23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9楼2019-12-12 06:23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0楼2019-12-12 06:24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1楼2019-12-12 06: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