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吧 关注:6,842贴子:72,011
  • 2回复贴,共1

手撕小三——秦香莲的困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我不是老陕,我是老陇,但是家乡天水在文化氛围上确实更近陕西关中一带而与河西走廊为代表的甘肃风格有异。要说起这一带人民的文化生活,基本上也没啥文化生活,也就一个秦腔。过年,听秦腔;过寿,唱秦腔;下地,吼秦腔;日常生活,哼秦腔。我自己从小被奶奶牵着手赶庙会看秦腔,每天在家里随时随地听老妈哼秦腔。不是三娘教子,就是秦香莲如何如何。这一带的人民,我的亲人、族人、邻里、亲戚,他们的道德判断,价值依归,行为做派,是非观念,待人接物,家族传承,仔细观察,无一不是出自秦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等等家家挂在中堂上的对联就是集中反映。反过来可以说,秦腔这种艺术形态,就是陕甘一带人民朴素价值观道德观的集中反应。
在我看来,和歌剧类似,秦腔里最好的就是情感渲染能力。水袖一抖,肩膀一颤,胡须一甩,帽翅一闪,好好的一句话他不直说,而是依依呀呀抑扬婉转唱出来,那就是带了感情,再配合锣鼓家伙铿铿锵锵,很容易就把你带入那个氛围。秦香莲哭腔一起,你的眼泪就不由自主想要下来,黑包公沙哑的嗓音一吼,你浑身上下的愤懑好像也一下子抒发了出来。——我不想说,我一不小心竟然看完了全本秦腔《铡美案》。


IP属地:福建1楼2019-11-29 09:23回复

    香莲何人?状元郎陈世美的糟糠之妻。她不是普通的原配那么简单,她是在家贫时候织布挣钱供过陈世美读书,她是给陈家生过一男一女,她是在遭遇饥荒时卖头发发送过陈世**娘。中国古代休妻,自古有“七出三不去”的说法。“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可以出,丈夫可以根据七条中的任一理由休弃妻子,但是“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这三条不能去。供你读书,给你养娃,帮你孝顺父母,替你葬送双亲,前贫贱后富贵,这样的糟糠,也是可以弃的吗?七出三不去不止是道德判断,唐代之后它直接就是律法。而且,在古代,道德和法律本来就是不分的,包公审判你,本身就是道德和法律一起审判。戏剧设计直接就把陈世美从嫌疑人推到了罪犯的位置。
    陈世美何人?凤凰男?可以想见,陈世美N年寒窗苦读,一朝脱颖而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集万千荣耀于一身,一下子跳出农门,跻身统治阶层,而且是永不退休的统治阶层。从食糠咽菜者,变成肉食者,而且是一辈子,几辈人的肉食者,这是什么感受?一个状元背后带来的资源和利益,对他本人,对他子孙后代的价值,真是怎么夸张都不过分。这个时候,一个新晋状元,被当朝公主看上,他有那个定力拒绝吗?哪怕他圣贤书塞了一脑袋,当时只要稍微迟疑一下支吾一下含混一下,皇上金口玉言一个赐婚,他还敢说出自己有原配吗?一边是巨大的闪着金光的利益,满眼都是自己一辈子做梦也不敢想象的金碧辉煌,一边是打破这歌舞升平说出自己的实情落得个欺君罔上,他应该选哪个呢?——不要去试炼人性,人性最经不得试炼。


    IP属地:福建2楼2019-11-29 09:30
    回复
      分析有深度,有情理,支持一下。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6-11 0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