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传说中进入正剧的分割线----------------------------------------------
当年的夜愁雨还是个拿着波板糖的小女孩的时候就认识不二做了。
当然那个年代没有波板糖,所以夜愁雨很喜欢吃糖葫芦。
夜愁雨家是开医馆的。
夜愁雨的爹说糖葫芦的色素多,吃了不好。(没波板糖有色素,这是啥晚糕!把囧囧拖出去爆了!)
所以最喜欢吃但是又吃不到的糖葫芦对夜愁雨有很大的诱惑力。
于是夜愁雨这一辈子就栽在不二做手上了。
那时候的不二做住在山上,是座别庄,唤云阶月地。
夜愁雨每半月就要上山采一种半夜出现的草药,还得带露的。
只有不二做家院子里有。
于是每半个月夜愁雨就到山上那叫云阶月地的别院去潜伏着。
潜伏的日子里,夜愁雨每每从黄昏开始出现在不二做家的树上趴着睡觉,等X时醒来采草药。
偶尔睡不着,就看着院子里的那个黄白衣相间的小子作弄人。
夜愁雨采了三年药,见了这个小子七十二回,七十二回每次作弄人的方法都不一样。
第三个年头上,月过中旬,夜愁雨看着树下人满为患的茅厕,无奈地皱皱眉头,准备换个地方睡会。
夜愁雨四周望了望,发现没有可依附的树枝,就算有也不怎么好睡觉,想了想,跳下了树,准备去亭子里躺会,这么些年了,云阶月地的人早已熟识这个一到初一十五就蹲自家茅房旁大树的白衣服小姑娘了。甚至,有很多家仆的孩子以为,那是保佑茅房的神灵……
夜愁雨晃悠到亭子里刚躺下,眼前一晃,一身明黄绣边的白衣少年跳了出来。夜愁雨抬头眨眨眼睛,这几年长个子,原来他都比自己高了。
“你吃糖葫芦么?”
夜愁雨想了一想:“不吃。”茅房还满着呢。
“这个没有药。”那个少年凑到夜愁雨面前,一脸诚恳。
夜愁雨咽了咽口水,想了一下,埋下头:“你先吃一口。”(= =白雪公主?)
少年毫不犹豫地吃了一颗下去。
夜愁雨拿过糖葫芦,依在柱子上吃起来。
少年看着夜愁雨吃下去第一颗,在一边嘴角抽了抽。
少年看着夜愁雨吃下去第二颗,面部开始忍不住地痉挛。
少年看着夜愁雨吃下去第三颗,整个人开始抽搐……
于是少年冲向了茅房。
“为什么!?”远处,少年欲吼还憋地问道。
夜愁雨歪着头看着远去的身影,柔柔地说:“有一种药粉在空气中就能让你狂泻三天。而我,有泻立停。”
身后传来少年倒地的声音。
月下中天的时候,夜愁雨采了药准备走了,一脸蜡黄的少年软软地飘过来。
“我要报仇。”少年挣扎地抬头,却看见夜愁雨噘噘嘴,眼角隐隐约约挂了两道泪,看了它两眼,绕道跳篱笆走了。
藤蔓层绕,月光从缝隙里泄走。
“你怎么哭了?”少年在篱笆里大喊。
“我我……不不应该……欺负你,好有罪恶感……”远处传来夜愁雨洪亮的断断续续的抽泣声音。
少年感觉一阵北风从脚底吹过……
她的性格,委实很别扭……
后来夜愁雨回去,爹爹问她怎么哭了,又欺负谁了。
夜愁雨说了山上的少年。
爹爹沉默了一阵,叹了口气:
山上别院里的孩子是将军的儿子,母亲是将军从战场上带回来的女人。
而这个女人,传闻是个妖怪。见过她的人,说她眉目清晰倔强,是个很有韧性很有味道的女人。
女人怀孕了,将军在外面打仗,宫里的御医奉命去将军家探望那个女人,进了房每多时候,房内锐气冲天,御医慌忙叫来稳婆,接生下来一个眉目锋利的孩子。
那个孩子出生的第二年,将军全家都死了,而将军在战场上的锋利,彷佛也跟着钝起来。
有道士说:这个女人,是战场上的剑灵。
一时帝都流言四起,当时朝政不稳。
帝王命将军杀了女人和孩子以儆效尤。
女人死了。
将军把孩子送到这个偏远小镇的山上来。
夜愁雨问爹怎么知道这么多啊。
他爹叹了口气,摇摇头。对夜愁雨说:你看,这个孩子这么可怜,他还有后一种很难办的病,你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陪着他,救他。
夜愁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他爹再没说什么,回了房,摸了摸抽屉里御医的那块牌子,把抽屉关上了。
那日之后的夜愁雨有些郁闷。
爹爹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你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陪着他,救他。”
八月十五,爹爹给她塞了两个蛋黄月饼,依然打发她上山采药了。
夜愁雨今天依然有些郁闷。
夜愁雨郁闷的不是八月十五不能和爹爹去逛逛花灯会赏赏月,而是用月饼换糖葫芦的请求被驳回了。
挂在树上啃着月饼,夜愁雨看着不远处亭子里的少年。今天夜愁雨来了时就见他走坐那,很久,一动也没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