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9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就发布了4.25事件之后第一个关于气功活动的管理文件——《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文件中明确界定:“健身气功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2001年6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一直在积极推广健身气功,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气功活动管理模式。与此同时,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也得以保留。
2006年11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中,对健身气功的界定依然如此,并进一步对健身气功“增进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给予了肯定。
2015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开展药膳食疗。
2016年6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指出要扶持推广健身气功等传统运动项目。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扶持推广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
2017年5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康复疗养服务。通过气功等多种服务形式,提供健康疗养、慢性病疗养、老年病疗养、骨伤康复和职业病疗养等特色服务。在“多种服务形式”中,“气功”位列第一。
2017年11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等七部委联合发布《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健身气功列入其中。
2017年12月2日至3日,十余年来近乎默默无闻的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在京举行了首届中医气功高峰论坛。与会专家达成一致共识,中医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发展中医气功,是弘扬中华文化宝藏和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体现。中医气功在中医学的发展中、在大健康产业中是不可或缺的。
今年7月18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正式启动!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