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广利港区有望成为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11月20日讯(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杨阳) 随着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加快推进,为发挥小清河复航整体效益,亟需开展小清河海河联运配套港口规划工作。近日,小清河复航工程海河联运港口选址座谈会召开。
小清河复航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交通运输、防洪排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按照相关规划和设计,小清河复航之后可实现海河联运,并且海河中转运输和海河直达运输并存,其中海河中转运输更易起步。
此外,根据调研分析,小清河复航海河联运中转运输货种主要为铝矾土、粮食、铁矿石、液体散货、集装箱等,预测2025年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货运量为2500万吨,海河联运中转需求旺盛。
相关专家认为,为提高海河联运中转能力,综合考虑海河联运需求、填海管控、周边港口现状及规划情况等因素,为便于海河联运快速发展,在当前条件下,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宜充分利用小清河河口附近港口设施,其中,东营港广利港区可连通小清河并且具有航道水深条件较好的优势,也可作为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根据《东营广利港连接小清河航道方案研究》,起点位于东营广利港区,沿支脉河向西经王道新村,到广南水库东南端后约3.5km处,利用拟建小清河至淄脉河泄洪河道接入小清河,航道建设等级为内河Ⅲ级航道,航道总长约23km。小清河至淄脉河泄洪河道工程,是今年省政府确立的全省重点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其目的是增加小清河防洪泄洪能力,减少小清河下游地区内涝灾害。
海河联运中转港区规划方案方面,专家提出改造和新建两种方案。改造方案以现有广利港区通用码头一期工程为依托,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内河2000吨船舶靠泊在沿海5000吨级(4501-7500吨)船舶外侧进行过驳作业,通过装卸作业,实现海河货物中转;新建方案为在广利港区一期工程西侧新规划建设中转作业区,顺岸布置栈桥式海河联运5000DWT多用途泊位和5000DWT散货泊位栈桥向海外侧停靠海轮,栈桥向陆内侧停靠内河船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11月20日讯(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杨阳) 随着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加快推进,为发挥小清河复航整体效益,亟需开展小清河海河联运配套港口规划工作。近日,小清河复航工程海河联运港口选址座谈会召开。
小清河复航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交通运输、防洪排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按照相关规划和设计,小清河复航之后可实现海河联运,并且海河中转运输和海河直达运输并存,其中海河中转运输更易起步。
此外,根据调研分析,小清河复航海河联运中转运输货种主要为铝矾土、粮食、铁矿石、液体散货、集装箱等,预测2025年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货运量为2500万吨,海河联运中转需求旺盛。
相关专家认为,为提高海河联运中转能力,综合考虑海河联运需求、填海管控、周边港口现状及规划情况等因素,为便于海河联运快速发展,在当前条件下,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宜充分利用小清河河口附近港口设施,其中,东营港广利港区可连通小清河并且具有航道水深条件较好的优势,也可作为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根据《东营广利港连接小清河航道方案研究》,起点位于东营广利港区,沿支脉河向西经王道新村,到广南水库东南端后约3.5km处,利用拟建小清河至淄脉河泄洪河道接入小清河,航道建设等级为内河Ⅲ级航道,航道总长约23km。小清河至淄脉河泄洪河道工程,是今年省政府确立的全省重点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其目的是增加小清河防洪泄洪能力,减少小清河下游地区内涝灾害。
海河联运中转港区规划方案方面,专家提出改造和新建两种方案。改造方案以现有广利港区通用码头一期工程为依托,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内河2000吨船舶靠泊在沿海5000吨级(4501-7500吨)船舶外侧进行过驳作业,通过装卸作业,实现海河货物中转;新建方案为在广利港区一期工程西侧新规划建设中转作业区,顺岸布置栈桥式海河联运5000DWT多用途泊位和5000DWT散货泊位栈桥向海外侧停靠海轮,栈桥向陆内侧停靠内河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