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吧 关注:32,921贴子:655,749

【原创】扫盲!!周瑜是赤壁之战总指挥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来没想过发这贴,显而易见的问题,可总有小白找了点破东东还当宝了,跑来叫嚣,居然说刘备是总指挥。要发别的地方我也就忍了,发瑜吧,想误导新人?话不多说,先引全史料    
(1)《后汉书 献帝纪》载,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   
(2)《三国志 武帝纪》载,(曹)公至赤壁,与(刘)备战,不利。    
(3)《三国志 先主传》载,(孙)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4)《三国志 吴主传》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刘)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5)《三国志 周瑜传》载,(孙)权遂遣(周)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6)《三国志 鲁肃传》载,遂任(周)瑜以行事,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7)《三国志 吕蒙传》载,(吕蒙)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    
(8)《三国志 程普传》载,(程普)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    
(9)《三国志 黄盖传》载,(黄盖)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    
(10)《三国志 韩当传》载,(韩当)与周瑜等拒破曹公。    
(11)《三国志 周泰传》载,后(周泰)与周瑜、程普拒曹公于赤壁。    
(12)《三国志 甘宁传》载,后(甘宁)随周瑜拒破曹公于乌林。    
(13)《三国志 凌统传》载,(凌统)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乌林。    
(14)《三国志 吕范传》载,曹公至赤壁,(吕范)与周瑜等俱拒破之。    
(15)《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载,刘备在樊口,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孙)权军。吏望见(周)瑜船,驰往白备,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备深愧喜。进,与(曹)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 


1楼2009-08-27 10:17回复
    瑜策论:    
    (1)你刘备被曹操追击打了下来,一路逃命,怎么不敢去反咬一口?来到江东,你就是客!什么时候反客为主了?江东姓刘?东吴这边周瑜、程普、鲁肃、吕蒙、黄盖、韩当、周泰、甘宁、凌统、吕范等全上了,都听你刘备的?你脸怎么就这么大!!    
    (2)我的观点,要么是孙刘并力合作,如果不是的话,那就是周瑜指挥。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吴善于水战。都什么时候了,曹操大军都压下来了,危急之秋,让你刘备去指挥水战?你会吗?找死啊?这仗还想不想打了?    
    (3)计策是谁献的?献给谁的?谁采纳的?火又是谁放的?是黄盖!是周瑜!《资治通鉴》和《三国志 周瑜传》上清清楚楚。为什么献计给周瑜?为什么不献计给程普?为什么不献计给刘备?赤壁破曹的详细过程集中在《三国志 周瑜传》里,为啥就偏偏集中在他的传里呢?这还不够明显吗?如果有孙刘总指挥,那必然是周瑜!!    
    (4)刘备见周瑜说:“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周瑜说:“三万人。”刘备说:“恨少。”周瑜说:“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听听,“且观瑜破曹”!!不是观你刘备,是观周瑜!!     
        
    (5)“孙权帮助刘备说”也不成立。《江表传》载曹操书吓唬孙权,江东这投降言论都已经大起了。显然也是冲江东来的。莫非孙权被拖下水,然后把江东命运赌在败战连连的刘备身上?这可能吗?他脑子进水了?时江东兵力十万,周瑜要兵要五万,孙权发兵给三万,而刘备和刘琦两人加起来才两万。拼水战,哪边强? 
    (6)别忘了《后汉书》也是正史,而“献帝纪”赤壁一段,点名说曹操是败在周瑜之手。


    2楼2009-08-27 10:18
    回复
      2025-07-26 16:21: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于是,某小白没话说了,开始贬低周瑜谋略不行,靠黄盖献策,劝瑜迷别说周瑜是第一谋士。   
      瑜策论:    
      谁说周瑜是第一谋士了?明明嘉迷常称郭嘉是第一谋士的说?  
      你以为打个仗靠谋士就行了?谁告诉你周瑜是谋士了?拿谋士身份说周瑜本身就是贬低,周瑜是属于统帅一级别的,纳策布署当然是他的工作了。你以为当个统帅那么简单?你连基本常识都不懂还跑来贬瑜。武将只管冲锋打仗行了,谋士只管划策,这武人怎么用?打哪?怎么打?谋士出的计策可用不?敢用不?士兵士气,内部矛盾,战略大观,让战势往那个方向去,知人否?善于用人否?你把握了时机可安排不到位怎么办?你安排到位了却错过时机又怎么办?等等等等,这些大多都是一个优秀统帅的关系,统帅就是军队的心脏!你出个再好的计策,统帅不用,有个P用?袁绍是什么下场?把周瑜从统帅贬到谋士,又说周瑜不善谋,可真有创意!!是不是说周瑜是个小兵,你就开心了?


      3楼2009-08-27 10:18
      回复
        顶!


        4楼2009-08-27 10:19
        回复
          • 117.95.64.*


          5楼2009-08-27 11:06
          回复
            • 123.123.168.*
            顶3楼的,偶以前看了一个访谈那个人貌似是个教授说周瑜没见什么计谋,说赤壁是黄盖的计谋,南郡是吕蒙的计谋,周只是一个好的执行者。当时偶就想这教授啥分析能力,一个好的统帅不是出一两个有用的计谋就可以的,是对全局最整体的规划。3楼的说的是偶的心里话。


            6楼2009-08-27 12:10
            回复
              顶楼主


              7楼2009-08-27 12:21
              回复
                周瑜是水军大都督


                8楼2009-08-27 13:52
                回复
                  2025-07-26 16:15: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20.65.191.*
                  周瑜当然是第一指挥,说的不是废话吗,还有我也喜欢郭嘉,但我不认为郭嘉比周瑜优秀,郭嘉只是帮忙出谋划策,我还没见过他带兵打过仗,周瑜就不同呢总是手握兵权四处征战百战百胜,在对军事的理论上周瑜郭嘉差不多,但在带兵做战上郭嘉就不是周瑜的对手,在对国家的功劳上郭嘉也大大不如周瑜,其他反面就跟不用说,郭嘉是比不过周瑜的,唯一能和周瑜比的也就是军事理论上了,郭嘉和周瑜也都是神机妙算,所以喜欢郭嘉的朋友不要跟周瑜过不去不要比谁的军事才能更好应为郭嘉对曹操提的意见都是正确的周瑜也从来没打过败仗,正根本就不好比嘛!


                  9楼2009-08-27 14:13
                  回复
                    • 121.41.236.*
                    说的不是废话吗!郭嘉当然是第一谋士呀,应为周瑜根本就不是谋士吗!周瑜是第一武将才对!还有一个还的武将要的是超长的军事谋略,果断的判断能力,好的战略部署,采取谋士们好的意见(那要军事统治者的看法)周瑜采取黄盖的火攻是正确的这种周瑜当然想到了,就是在思考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给予曹操更大的损失,他的意见当然不会跟别人汇报吗应为他就是这的最高统帅。郭嘉是提意见的人曹操是做最后决定的人。郭嘉对魏国是很重要,但曹操对魏国更重要没了郭嘉魏国损失不小,没了曹操魏国就没了全部,所以周瑜比起郭嘉份量要更重3楼和6楼的说的好,一个好的统帅不是出一两个有用的计谋就可以的,是对全局最整体的规划。而郭嘉只需要出一俩计谋就可以了,其重要性是不能和周瑜相比的,所以一个好的儒将固然重要,但一个好的统帅更重要!


                    10楼2009-08-27 14:38
                    回复
                      瑜策怒了……息怒息怒


                      IP属地:四川11楼2009-08-27 16:26
                      回复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吴名将。出生士族,精音律,文武双全,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24岁为居巢长,后为中护军,34岁为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秋,作为吴军主帅,由其直接指挥的“赤壁之战”,以三万精兵破曹操数十万大军,创造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大学历史系孙利强教授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出版发行的《影响青少年成长的99位名人》一书中,周瑜,名列第十五位


                        12楼2009-08-27 18:19
                        回复
                          1、于是,某小白没话说了,开始贬低周瑜谋略不行,靠黄盖献策,劝瑜迷别说周瑜是第一谋士。
                          ---------------------------
                          有些人把谋士看的太高了吧,有点本末倒置!
                          近来在学管理学,管理中决策是关键啊,备选方案你可以准备若干个(例如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或者是用智囊团、请专家顾问)但最后领导选择的通常是最符合实际的一个,决断能力是领导必备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
                          换成领兵打仗,统帅是领导核心,主将无能,累死千军,谋士可以广开言路,哪怕你是赵括,但统帅一定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把握时机当机立断才是关键。
                          2、貌似是个教授说周瑜没见什么计谋,说赤壁是黄盖的计谋,南郡是吕蒙的计谋,周只是一个好的执行者
                          -----------------------------
                          拜托,周瑜是这两次战争的决策者,黄盖等才是具体执行者!真是教授满天飞的年代啊~


                          13楼2009-09-07 22:53
                          回复
                            我也简单说一句,决策者才是计谋能否成功的基础保证。
                            哪个决策者是不经过自己大脑思考就随便说好计,就依你了?
                            哪个决策者不会权衡3楼瑜策所列举的那么多事情,并把计谋的可行性想清楚?
                            国内的教育导致了很多人都是想当然。好的点子人人都可以有,但能把好的点子转化为现实的人多吗?


                            IP属地:新加坡14楼2009-09-08 01:45
                            回复
                              2025-07-26 16:09: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18.25.163.*
                              顶瑜策贴!
                              其实三国吧有个别人很市侩,天天找毛病断章取义的揪出一两句话就到处歪。


                              15楼2009-09-25 19: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