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不正”的人,身上有3个特征,趁早和他绝交!
蓝老师2019-11-18

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
有的人真诚,有的人虚伪,
有的人圆滑,有的人老实,
有的人可以信任,
有的人不可深交,
下面这三种人,心术不正,
趁早和他们绝交!

1、心机深重,爱占便宜
这种人心眼多,心机重,
总是想从别人身上捞好处。
投机取巧,爱占便宜,
利用自己的小聪明,
把别人算计。
他们心术不正,别再相处!

2、揭人短处,扬人丑事
这种人见不得别人好,
做事不留余地,待人没有真心。
你当人家是朋友,人家对你没真情,
揭你的短处,扬你的丑事,
打压你,诋毁你,
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比你优秀。
这种人就是心术不正,恶毒之徒。

3、两面三刀,虚情假意
这种人,
表面热情夸你,背后恶言损你,
看似真诚友好,实际心术不正,
你对他真心,他给你玩阴谋,
你对你好意,他却把你算计。
和你交往,带着目的,
与你相处,虚情假意。

心术不正的人,
永远不会以真面目示人,
永远不会拿真感情对你,
他们藏在你身边,
借着交友名义,
打着真情的幌子,
骗取你的真心和信任,
一定要当心。

做人要品正,交友须谨慎,
交对了朋友,是一种自豪,
交错了朋友,是一种不幸。
以上这三种人心术不正,
和他们在一起迟早会受伤受骗,
请擦亮眼睛看仔细,
心术不正的,别深交,
虚情假意的,早丢弃!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万科总裁郁亮说,雇佣时代已经过去,合伙人时代已经到来!得合伙人,得天下!
把核心员工变为合伙人后,奇迹出现了!
华为,为什么能从4万元发展为1000多亿美元,成为世界500强?因为他在90年代就开始实行全员持股合伙人模式,开始与客户在全国建立合资公司!
韩都衣舍,2008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10年在互联网服装品牌排名第一名,业绩突破20亿。
旭辉地产,2012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6年业绩保持70%增长,成为地产行业超级黑马。
爱尔眼科,2014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5年成为眼科连锁医疗第一名,市值达到800亿。
碧桂园,2014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3年成为中国地产第一名,业绩突破5000亿。
合伙人时代:以华为、阿里、碧桂园、旭辉地产、海尔、韩都衣舍,爱尔眼科为代表的著名企业纷纷导入“利益共享”为核心的合伙人制度,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纷纷导入合伙人管理模式,培养核心人才,与公司形成利益、事业、命运共同体!
不是你要不要用合伙人管理模式,而是时代已经选择了合伙人管理模式!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如同埋下地雷!
从公司创始开始,“丑话”应该说在前面。如果是五个好兄弟的话,股份就平分,每个人20%。看起来好像很公平,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实并不公平。这种平分股份的方法从一开始就种下了分歧的种子。有能力的人会想:我比他们都能干,但为什么股份和大家一样?没能力的人可能会想:我可以混日子,吃这份股权。如果处理不好,这种矛盾会爆发出来,会导致公司崩盘。
伙人股权战争最大的导火索之一,是完全没有退出机制。比如,有的合伙人早期出资5万,持有公司30%股权。干满6个月就由于与团队不和主动离职了,或由于不胜任、健康原因或家庭变故等被动离职了。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失去市场机会!
15年前,马云如何锁定18罗汉,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话?因为他一创业就有高人为他做清晰的股权规划及股权激励设计!
马云上市的事件告诉我们:
股权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权可以留住人才(18罗汉)
股权可以融资(孙正义)
股权可以打市场(与雅虎合作)
股权设计控股(马云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权激励的作用:
1、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企业凝聚力;
2、解放老板、业绩倍增;
3、平衡股东关系、功臣退出机制;
4、人才战略梯队、吸引同行人才。
企业有5条生命线条线:
1、67%老板有完全控制权;
2、51%老板有相对控制权;
3、34%老板有一票否决权;
4、20%界定同业竞争权利;
5、10%可以申请 解散公司。
企业家不懂股权筹划,将面临8大痛苦问题:
1.哥们变仇人;
2.同床异梦,同室操戈;
3.养大儿子叫别人爹 小肥羊管肯德基 叫爹;
4.竞争对手挖墙脚;
5.团队工作效率低下;
6.错过合作机会.失去融资功能;
7.影响上市大计;
8.再好的项目都做不大。
企业如何进行股权控制:
马云持股7.4%却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却能手握大权。股权是企业的命脉,是老板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企业一开始就决定了结束!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合伙人你有没有想过: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企业做不长、做不大的根源当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却只有一个——企业的股权出了问题!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战术上。当你抬头一看,却发现你精益求精的事情,所在的行业己经衰落,战略大方向也错了。
企业的死亡不是死于外部的竞争,而是死于企业内耗
股权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蓝老师2019-11-18

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
有的人真诚,有的人虚伪,
有的人圆滑,有的人老实,
有的人可以信任,
有的人不可深交,
下面这三种人,心术不正,
趁早和他们绝交!

1、心机深重,爱占便宜
这种人心眼多,心机重,
总是想从别人身上捞好处。
投机取巧,爱占便宜,
利用自己的小聪明,
把别人算计。
他们心术不正,别再相处!

2、揭人短处,扬人丑事
这种人见不得别人好,
做事不留余地,待人没有真心。
你当人家是朋友,人家对你没真情,
揭你的短处,扬你的丑事,
打压你,诋毁你,
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比你优秀。
这种人就是心术不正,恶毒之徒。

3、两面三刀,虚情假意
这种人,
表面热情夸你,背后恶言损你,
看似真诚友好,实际心术不正,
你对他真心,他给你玩阴谋,
你对你好意,他却把你算计。
和你交往,带着目的,
与你相处,虚情假意。

心术不正的人,
永远不会以真面目示人,
永远不会拿真感情对你,
他们藏在你身边,
借着交友名义,
打着真情的幌子,
骗取你的真心和信任,
一定要当心。

做人要品正,交友须谨慎,
交对了朋友,是一种自豪,
交错了朋友,是一种不幸。
以上这三种人心术不正,
和他们在一起迟早会受伤受骗,
请擦亮眼睛看仔细,
心术不正的,别深交,
虚情假意的,早丢弃!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万科总裁郁亮说,雇佣时代已经过去,合伙人时代已经到来!得合伙人,得天下!
把核心员工变为合伙人后,奇迹出现了!
华为,为什么能从4万元发展为1000多亿美元,成为世界500强?因为他在90年代就开始实行全员持股合伙人模式,开始与客户在全国建立合资公司!
韩都衣舍,2008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10年在互联网服装品牌排名第一名,业绩突破20亿。
旭辉地产,2012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6年业绩保持70%增长,成为地产行业超级黑马。
爱尔眼科,2014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5年成为眼科连锁医疗第一名,市值达到800亿。
碧桂园,2014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3年成为中国地产第一名,业绩突破5000亿。
合伙人时代:以华为、阿里、碧桂园、旭辉地产、海尔、韩都衣舍,爱尔眼科为代表的著名企业纷纷导入“利益共享”为核心的合伙人制度,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纷纷导入合伙人管理模式,培养核心人才,与公司形成利益、事业、命运共同体!
不是你要不要用合伙人管理模式,而是时代已经选择了合伙人管理模式!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如同埋下地雷!
从公司创始开始,“丑话”应该说在前面。如果是五个好兄弟的话,股份就平分,每个人20%。看起来好像很公平,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实并不公平。这种平分股份的方法从一开始就种下了分歧的种子。有能力的人会想:我比他们都能干,但为什么股份和大家一样?没能力的人可能会想:我可以混日子,吃这份股权。如果处理不好,这种矛盾会爆发出来,会导致公司崩盘。
伙人股权战争最大的导火索之一,是完全没有退出机制。比如,有的合伙人早期出资5万,持有公司30%股权。干满6个月就由于与团队不和主动离职了,或由于不胜任、健康原因或家庭变故等被动离职了。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失去市场机会!
15年前,马云如何锁定18罗汉,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话?因为他一创业就有高人为他做清晰的股权规划及股权激励设计!
马云上市的事件告诉我们:
股权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权可以留住人才(18罗汉)
股权可以融资(孙正义)
股权可以打市场(与雅虎合作)
股权设计控股(马云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权激励的作用:
1、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企业凝聚力;
2、解放老板、业绩倍增;
3、平衡股东关系、功臣退出机制;
4、人才战略梯队、吸引同行人才。
企业有5条生命线条线:
1、67%老板有完全控制权;
2、51%老板有相对控制权;
3、34%老板有一票否决权;
4、20%界定同业竞争权利;
5、10%可以申请 解散公司。
企业家不懂股权筹划,将面临8大痛苦问题:
1.哥们变仇人;
2.同床异梦,同室操戈;
3.养大儿子叫别人爹 小肥羊管肯德基 叫爹;
4.竞争对手挖墙脚;
5.团队工作效率低下;
6.错过合作机会.失去融资功能;
7.影响上市大计;
8.再好的项目都做不大。
企业如何进行股权控制:
马云持股7.4%却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却能手握大权。股权是企业的命脉,是老板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企业一开始就决定了结束!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合伙人你有没有想过: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企业做不长、做不大的根源当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却只有一个——企业的股权出了问题!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战术上。当你抬头一看,却发现你精益求精的事情,所在的行业己经衰落,战略大方向也错了。
企业的死亡不是死于外部的竞争,而是死于企业内耗
股权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