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琴用的反而是乐圣七彩弦。琴弦保养过,一二两弦已经发黄。整体的音色和监制的区别在于这个琴松透了。音色特点还是有古味,但是声音的松透属性提升了一大截,尤其在中低音区,粗弦上出现了一些由松透气息带来的鼙鼓声。我觉得这样的音色必然是更有灵魂的,因为松透是一张好琴应该具备的素质。
除了松透,润度进一步提高了,不弹亲斫琴时,觉得监制还蛮润的,但弹了亲斫后才发现,监制琴还是干。古琴这东西,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润度的提升带来的感觉是,音色偏古的成分在减少,而甜和圆在增多。整体特点更朝着倪琴的方向靠近了。音色素质上,共振我觉得可以了,关键是均匀度。我觉得这张琴的均匀度依然不是很高,不均匀的地方比较多,比如1分16秒那一声1弦的4徽,穿透力很强很强,但到了后面,同样是1弦,到了2分11秒的时候,7徽的穿透力就明显弱于4徽了。
再往后,2分39秒到了1弦9徽,穿透力又强了一些,这是典型的均匀度问题。另外在2分35的时候,2弦9徽闷掉了,这一个点比较严重。当然除了地方,还有不均匀的点,只是差距比较小,但如果亲手弹能有感觉,但也不乏能随着弹开而化解。
散泛方面,散音还是那个样,因为上了凡士林,钢丝音小了。泛音比监制琴好,主要是润度高了一些,但依然缺少穿透力和爆发力,缺少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总体来说,这个张亲斫连珠没有让我一弹就惊为天人,细细挑刺还能找到不少问题。水准相对于同价位的其余名家琴来说,可能还要稍逊一筹。不过钢弦琴不是郑老师的拿手戏,这个能理解。
除了松透,润度进一步提高了,不弹亲斫琴时,觉得监制还蛮润的,但弹了亲斫后才发现,监制琴还是干。古琴这东西,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润度的提升带来的感觉是,音色偏古的成分在减少,而甜和圆在增多。整体特点更朝着倪琴的方向靠近了。音色素质上,共振我觉得可以了,关键是均匀度。我觉得这张琴的均匀度依然不是很高,不均匀的地方比较多,比如1分16秒那一声1弦的4徽,穿透力很强很强,但到了后面,同样是1弦,到了2分11秒的时候,7徽的穿透力就明显弱于4徽了。
再往后,2分39秒到了1弦9徽,穿透力又强了一些,这是典型的均匀度问题。另外在2分35的时候,2弦9徽闷掉了,这一个点比较严重。当然除了地方,还有不均匀的点,只是差距比较小,但如果亲手弹能有感觉,但也不乏能随着弹开而化解。
散泛方面,散音还是那个样,因为上了凡士林,钢丝音小了。泛音比监制琴好,主要是润度高了一些,但依然缺少穿透力和爆发力,缺少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总体来说,这个张亲斫连珠没有让我一弹就惊为天人,细细挑刺还能找到不少问题。水准相对于同价位的其余名家琴来说,可能还要稍逊一筹。不过钢弦琴不是郑老师的拿手戏,这个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