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学宫吧 关注:167贴子:1,254
  • 3回复贴,共1

电影《哪吒》中的文化隐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电影《哪吒》中的文化隐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1-12 10:45回复
    二、哪吒是象征西方文明的中国化
    古人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长的奇形怪状的,一点都不正常,用我们中国文化来看,哪吒显然是个妖怪,而不是正面人物。哪吒的三头六臂非常明显的,就是印度妖怪的形象。
    那哪吒怎么就变成了正面人物了呢?我们来看看,这移花接木的文化战,是怎么美化外国文化,把外国形象正面化是怎么得手的。
    第一步,先给哪吒这个外国妖怪,找一个中国爹,蛊惑善良单纯的中国人认为,夷狄是中国人的后代,佛教是中国人孵化出来的文化。这个中国爹就是李靖。也就是书中所讲的托塔李天王。
    李靖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唐朝时期的战神,结果被佛棍作者给妖化了,成了燃灯道人的弟子。燃灯这个名字,一听就是个佛教妖怪。而且李靖手里,还要时刻托着一个塔。塔在佛教文化中,就是盛放印度妖怪尸体的坟。我们的战神,时时刻刻手里还要给印度人端着坟,真是够恶心的。
    第二步,就是给哪吒的爹,找一个外来文化的渊源,这一点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就是把李靖妖化成燃灯的弟子。
    第三步,赋予哪吒挑战者和颠覆者的形象。把李靖塑造成不近人情的负面形象,把哪吒这个外来的妖怪,塑造成文化颠覆者的形象,来打倒李靖的父系权威,而且还能无法无天。这样《封神演义》借着哪吒这个妖怪,外来文化的入侵,就顺理成章的合法化和崇高化,甚至神圣化了。这就完成了对中国文化的胜利。
    一边是佛教的中国化,哪吒植入中国人的身体诞生,然后变成中国人。一边是中国的佛教化,中国人遗忘了自己的文化,开始崇拜佛教偶像。
    电影《哪吒》,也是同样的套路。在电影中,哪吒摇身一变,变成了西方文明的象征。它的使命,则是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入侵合法化、崇高化、神圣化。
    一边是西方文化的中国化,植入中国人的身体诞生,这是西方文化中国化的过程。接着是中国的西方化,中国人遗忘了自己的文化,开始崇拜西方文明的一切。
    经常听很多人说,我们和外国的文化已经融合了,不要反这个反那个的,要包容。对,这就是被人欺负没脑子了,自己的东西都灭亡了,还要站在自己的尸体上歌颂外来的入侵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1-23 18:46
    回复
      三、龙族是象征中国人,敖丙是象征中国文明的西方化
      随着中国的西方化,中国的本土的传统的一切文化,都被矮化和消解,甚至消灭掉了。我们整个民族,在民族认同上,也被消解掉了。而且与此相关的一切,都被胜利者刻意贬低和丑化了,被彻底抛弃了。
      在电影《哪吒》中,龙族就是隐喻中国人,说龙族是妖兽,就是隐喻中国人才是不开化的民族,西方人才是文明人。这是何等的华夷变态。说龙族被打入炼狱,是在隐喻这件事,指的是在西方文化的入侵之下,中国文化的彻底灭绝,华夏民族对民族认同的彻底遗忘。中国人忘记了中国的一切,从文化上来讲呢,我们就是被征服者,就是被打入炼狱的民族。
      是的,在我们中国的地盘上,当着我们全体中国人的面,隐喻我们中国人都被打入炼狱,还把我们中国的一切,都用锁链绑起来。老龙王隐喻的就是我们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的那些东西。面对这个极端的文化虚无主义场景,那么多的中国人还都看的津津有味,甚至还都拍手叫好。这一幕,跟金灵圣母打死昊天上帝,《封神演义》居然还能成为明朝的畅销书多么相似。就是欺负一些人没文化读书少。
      敖丙这个形象呢,则是在隐喻我们的民族复兴这件事,甚至是带有讽刺意味的隐喻这件事。
      敖丙作为龙王的太子,他肩负着振兴龙族的使命,忍辱负重,把龙族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敖丙的形象是个白人形象,这就是说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已经彻底西方化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完全忘记中国是什么的中国人,在思考民族复兴的时候,他到底是在复兴什么呢?
      于是,我们就在敖丙的身上,看到了这种迷茫和痛苦,甚至是对这个使命的不坚定,内心里时刻忍受着巨大的煎熬。
      申公豹对敖丙说,你要好好修炼,争取把你额头上的龙角也练没了,连中国文化的种子,也都要彻底消亡才行。这是在隐喻彻底斩断西方化的中国人的回家之路。把中国人变成百分百的西方人。这样的话,中国人都成了西方人了,民族复兴这件事,就被消解掉了。
      因为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得先有文化的种子,告诉他自己是谁,让他知道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知道民族间的竞争,知道西方人是异族,知道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知道我们被他们压制了,知道我们要翻身,成为自己本来的样子,知道要成为更优秀更伟大的民族,这样才能谈民族复兴。一个被自己遗忘的民族是不可能复兴的。
      灵珠在电影中的隐喻是文明的火种,这个文明的火种,一分为二,代表的是中国和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哪吒是西方的中国化,是说西方人在中学西渐的大潮中,被中国文明孵化出来的,变成了一个魔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中国化改造,这是不合法的,所以是魔童。
      龙太子敖丙,则是隐喻中国的西方化是光明的一面,西方对中国的改造则是合法的和崇高的,是正义的。申公豹送灵珠给炼狱中的龙王,就是典型的新文化运动思维,只有西方才能救中国,认为是西方文明启蒙了腐朽停滞的中国文明。如果不是西方文明启蒙中国,中国则永远沉积在炼狱之中。
      哪吒和敖丙的友谊,是隐喻中国和西方过去几十年的亲密合作,是历史上西方和中国的合作。哪吒和敖丙的冲突,表面上看是灵珠和魔丸的斗争,背后的隐喻,则是中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封神大战,就是指这次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文明夺位之争——谁才是地球正统的统治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1-23 18:49
      回复
        五、电影认为,中国文明的前途,在于帮助西方人拯救西方文明
        当天劫到来的时候,电影中的戏剧冲突到了高潮。电影中的最高中心思想也表达了出来。这个中心思想是说,中国人能不能被救赎,关键在于中国人能不能帮助西方拯救西方文明。在最后的关口,敖丙战胜了很多读书少脑子也少的人,所理解的“狭隘的龙族主义”,选择了为了能够获得继续被西方人承认,以及继续生活在西方文明的评价体系中,成为西方文明的接班人,他和中国化的西方人一起,联手拯救了西方文明,让西方文明渡过了天劫。
        到了这里,电影结束了,是一个和谐的大结局。
        自从西方人觉得西方文明已经没落了,西方对世界的统治权已经结束时,中国文明和华夏民族,必然会走向复兴的时候。在这个百年变局之日,西方人最近几年,对中国的宣传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个基调。包括之前的一系列的电影,都是这个基调。比如《无问西东》这样的电影,都是同样的宣传思维和套路。
        他们强调的就是这样的几个观念:第一,中国文明是停滞的文明,是西方人把中国文明带入了现代史。这是西方对中国的启蒙之恩。第二,是西方人建设和改造了中国文明,所以西方人对中国有建设之恩。第三,中国不应该脱离西方的文明体系,应该永远忠诚地皈依西方基督教文明,对西方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第四,在西方文明遇到困难的时候,中国人不应该产生取而代之的想法,而是应该责无旁贷的挺身而出,帮助西方人拯救西方文明,解决西方文明的危机。第五,战胜危机之后,中国应该继续充当西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延续者,有责任帮助西方人,延续西方的历史。而不是寻求复兴中国的文化,重建本民族的民族认同,续接回中国人自己的历史。
        这种宣传,反映出来的,是西方文明的焦虑。这种焦虑,一方面是他们自己的好日子要结束了。第二是中国会如何对待天劫之后的西方文明,如何对待西方人。第三,西方又心怀侥幸的希望,中国人能够拯救西方文明。
        这里面没有任何必然的道理,和比仍然的结果。只能看到西方的绝望、西方的焦虑。以及那点虚伪的,虚弱的,基于西方基督教文化,对中国人的文化捆绑和道德捆绑。以及还有诅咒,如果我们拒绝拯救西方文明,他们就诅咒我们永远下地狱,永世不得救赎。
        在这个关键的关口,中国人会如何选择呢?很显然,中国人当然不会成为西方的继承者,延续西方的文明和历史。因为西方人统治地球的两百年,只是历史的偶然和意外,而不是必然。而中国回到自古以来,她作为人类文明和历史主导者的地位,这才是历史的常态。
        电影中的文化隐喻,我们分析完了。看吧,西方的宣传厉害吧?他们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攻陷了我们很多人,植入了他们的观念,让我们不救他们都不好意思。如果我们多数的人都被他们洗脑了,那么我们战胜西方之后,不过就是延续西方的文明,延续西方的历史,并且彻底遗忘中国,同时走向彻底的自我否定,走向彻底的自我妖魔化和自我殖民化。
        所以,要在宣传的阵地上打赢宣传战,让群众对西方的这种宣传免疫,一方面,我们要夺回这个宣传的阵地,这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普及文化通识的教育。针锋相对的反对和打击三大虚无主义。也就是民族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第三,我们要通过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的事业,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保持清晰的目标感,不要被西方人迷惑,不要陷入虚无主义,这样的话,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向伟大的复兴。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1-23 18: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