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吧 关注:10,959贴子:321,289

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郑重谈谈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IP属地:重庆1楼2019-11-11 18:03回复
    1.《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
    【译】司马迁说:“项羽残酷暴虐,汉王建功施德;发愤于蜀汉,率军北还平定三秦;诛灭项羽,建立帝业,天下安定,又改革制度,更易风俗。”
    根据这个精神,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记述了刘邦推翻秦朝、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全部过程,肯定了西汉这位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的历史作用。


    IP属地:重庆2楼2019-11-11 18:04
    回复
      2.《高祖本纪》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
      【译】司马迁总结说:夏朝的政治忠厚。忠厚的弊病是使得百姓粗野少礼,所以殷朝代之以恭敬。恭敬的弊病的是使得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代之以礼仪。礼仪的弊病是使百姓不诚恳。所以要救治不诚恳的弊病,就没有什么比得上忠厚。由此看来,夏、殷、周三代开国君主的治国之道好象是循着圆圈转,终而复始。至于周朝到秦朝之间,其弊病可以说就在于过分讲究礼仪了。秦朝的政治不但没有改变这种弊病,反而使刑法更加残酷,难道不是荒谬的吗?所以汉朝的兴起,虽然承继了前朝政治的弊端,却有所改变,使老百姓不至于倦怠,这是符合循环终始的天道了。
      刘邦建立汉朝,变易秦敝,使民不倦,得天统矣。


      IP属地:重庆3楼2019-11-11 18:04
      回复
        3.刘邦平定天下后,诸侯上疏曰:“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
        诸侯王皆曰:“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
        《高祖本纪》记载,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
        【译】群臣都说:“高祖起于细微平民,拨乱反正,平定天下,是汉朝的开国始祖,功劳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
        汉高祖刘邦的功绩:治平乱世,诛除暴虐,安定天下。


        IP属地:重庆4楼2019-11-11 18:05
        回复
          4.《秦楚之际月表》记载,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译】太史公研读关于秦楚之际的记载,说:最早发难的是陈涉,残酷暴戾地灭掉秦朝的是项羽,拨乱反正、诛除凶暴、平定天下、终于登上帝位、取得成功的是汉家。五年之间,号令变更了三次,自从有人类以来,帝王受天命的变更,还不曾有这样急促的。
          当初虞舜、夏禹兴起的时候,他们积累善行和功劳的时间长达几十年,百姓都受到他们恩德的润泽,他们代行君主的政事,还要受到上天的考验,然后才即位。商汤、周武称王是由契、后稷开始讲求仁政,实行德义,经历了十几代,到周武王时,竟然没有约定就有八百诸侯到孟津相会,他们还认为时机不到。从那时以后,才放逐了夏桀,杀了殷纣王。秦国自襄公时兴起,在文公、穆公时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到献公、孝公之后,逐步侵占六国的土地。经历了一百多年以后,到了始皇帝才兼并了六国诸侯。实行德治像虞、夏、汤、武那样,使用武力像秦国这样,才能成功,统一天下是如此艰难!
          秦称帝之后,忧虑过去的战争所以不断,是由于有诸侯的缘故,因此,对功臣、宗室连一尺土地都没有分封,而且毁坏有名的城池,销毁刀箭,铲除各地的豪强势力,打算保持万世帝业的安定。然而帝王的功业,兴起于民间,天下英雄豪杰互相联合,讨伐暴秦,气势超过了三代。从前秦国的那些禁令,恰好用来资助贤能的人排除创业的患难而已。因此,发奋有为而成为天下的英雄,怎么能说没有封地便不能成为帝王呢?这就是上天把帝位传给所说的大圣吧!这难道不是天意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如果不是大圣,谁能在这乱世承受天命建立帝业呢!
          刘邦的功绩是使自周王朝东迁后动荡了几百年的社会生活复归于正常,这样的功绩,当然只能用大圣来形容。


          IP属地:重庆5楼2019-11-11 18:06
          回复
            5.班固《高帝纪》记载,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监门戌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译】原先,高祖不大注意书本知识,而秉性开朗聪明,善于思考,能博采众议,从人民及官吏到普通士卒,都能平易相亲。入关之初顺民心作约法三章,天下平定之后,命萧何整理法律与条令,命韩信建立与健全军队法纪,命张苍统一历法与度量衡等法式,令叔孙通制定各种礼节与仪式,令陆贾作总结历史兴亡之鉴的《新语》。又与各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贮于金柜石室之中,保藏于宗庙之内。高祖虽然日理万机,但订立的规划与矩度是意义深远的。
            班固在《汉书·武帝纪》也写道:“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


            IP属地:重庆6楼2019-11-11 18:06
            回复
              6.荀悦《汉纪·高祖纪一》:“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不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间,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极。上古已来,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
              张守节《史记正义》加注说:“汉人承秦苛法,约法三章。反其忠政,使民不倦,得天统矣。故太史公引礼文为此赞者,美高祖能变易秦敝,使百姓安宁。”
              司马贞《史记索隐》:“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龙变星聚,蛇分径空。项氏主命,负约弃功。王我巴蜀,实愤于衷。三秦既北,五兵遂东。氾水即位,咸阳筑宫。威加四海,还歌大风。”


              IP属地:重庆7楼2019-11-11 18:07
              回复
                7.晋武帝司马炎:“昔汉祖以知善任,克平宇宙;推述熏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熏,藩翼王室者也。”
                唐太宗李世民: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观高祖、殷汤,仰其德行,譬若阴阳调,四时会,法令均,万民乐,则麒麟呈其祥。汉祖、殷汤,岂非麒麟之类乎!
                明太祖朱元璋:“惟汉高祖皇帝除嬴平项,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逊,济以宽仁,卒以胜之。”
                清高宗乾隆:“天道远,人事迩。沛公仗义而西,三章之约,炳然应天顺人。”


                IP属地:重庆8楼2019-11-11 18:08
                回复
                  9.梁启超:“汉高祖刘邦为伟大人物。”
                  吕思勉:“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昔时民族国家,混而为一,人因以一朝之号,为我全族之名。自兹以还,虽朝屡改,而族名无改。”
                  胡适:“汉高祖是百姓出身,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百姓,知道民间疾苦,是中国帝王中了不得的人,是个不易有的人物。”
                  范文澜:“汉高帝在位七年,规定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给盛大的汉朝奠定了基础。”
                  韩兆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杰出人物中,刘邦是极少有的既有突出的政治天才,又具有极其生动独特性格魅力的人物。”


                  IP属地:重庆10楼2019-11-11 18:08
                  回复
                    10.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汤因比又说:“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重新完成中国的统一是远在纪元前202年。在这以前,秦始皇的政治统一是靠武力完成的。因此在他死后出现了地方国家主义复僻这样的反动。汉朝刘邦把中国人的民族感情的平衡,从地方分权主义持久地引向了世界主义。和秦始皇带有蛊惑和专制性的言行相反,他巧妙地运用处世才能完成了这项事业。”
                    汤因比还说:“将来统一世界的人,就要像中国这位第二个取得更大成功的统一者一样,要具有世界主义思想。同时也要有达到最终目的所需的干练才能。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不是在半个旧大陆,而是在人们能够居住或交往的整个地球,必定要实现统一的未来政治家的原始楷模是汉朝的刘邦。”


                    IP属地:重庆11楼2019-11-11 18:09
                    回复
                      综上所述,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有如下理由:
                      一是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
                      二是刘邦从起兵反秦到建立汉朝,一般说用了八年,实际只用了六年多,这是建立一个强大王朝所用时间最短的。
                      三是刘邦建立的汉朝延续400多年,是秦朝以来时间最长的帝国。
                      四是刘邦拨乱反正,改制易俗,使天下安定。
                      五是刘邦博采众议,规模弘远,庆流子孙。
                      六是刘邦宽仁大度,承以柔逊,建功施德。
                      七是刘邦决策英明,知人善任,利益相共。
                      八是刘邦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规定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给盛大的汉朝奠定了基础。”
                      九是刘邦“和秦始皇带有蛊惑和专制性的言行相反,他巧妙地运用处世才能完成了这项事业。”
                      十是刘邦应天顺人,因势利导,与时俱进,“有达到最终目的所需的干练才能。”


                      IP属地:重庆12楼2019-11-11 18:10
                      回复
                        顶,已收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11-14 17:01
                        收起回复
                          得国之正,唯汉与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11-17 15:13
                          回复
                            请你看看前面朱元璋对刘邦的评价,就知道刘邦的确厉害。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9-11-19 12: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