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其说是亡于党争,不如说亡于阉党之手。”
说东林党人缺乏治国能力,这或许没错,但难道魏公公就有了?不知道从何时起,魏公公突然被捧成了政治天赋异禀的老成谋国者。事实是,魏忠贤的那种“私德有亏,才华横溢”的政治形象多半是今人出于某种政治想象逐步建构出来的。魏忠贤缺乏足够的文化素养,又没有任何国家层面的政治经验(宫廷内部是有的),单凭一些不入流的小聪明和阴谋诡计,就真的可以操盘内忧外患中的大明帝国了?
辽东战事吃紧,急需马匹,忠君爱国的魏忠贤突发奇想,依大明朝旧例,大臣有特殊贡献者可赐给在宫中骑马的特权,不过,作为条件,骑马者逢年过节要向皇帝进献好马一匹。魏忠贤就一下子赐给几百名太监在宫中骑马的特权,而后就不断地降旨让他们进献马匹,逼得这些太监同僚直骂娘。朝廷由此倒真的得到了不少马匹,但结果呢?由于管理不善,献马又多以老病充数,等到了辽东,“随至倒死者相望,军士啖马者比比也”。用苗棣先生在《魏忠贤专权研究》一书中的说法,国战当前,“魏忠贤表现出来的多是小农式的狡黠和算计,而并不是政治家所需要的文韬武略”。
东林党人的短暂执政虽然没有什么政绩,但魏忠贤执政时代的大明国势总体上也是江河日下。厂公粉们的一大政绩理由是,要不是公公力挺和慧眼识珠,无名小卒袁崇焕怎么可能在宁远大败努尔哈赤。对此,我只能说,袁崇焕的恩主明明是魏忠贤的政敌孙承宗,如果一定要说魏公公有功的话,也只能说他没有刻意地像对付东林党那样去迫害袁崇焕。
说东林党人缺乏治国能力,这或许没错,但难道魏公公就有了?不知道从何时起,魏公公突然被捧成了政治天赋异禀的老成谋国者。事实是,魏忠贤的那种“私德有亏,才华横溢”的政治形象多半是今人出于某种政治想象逐步建构出来的。魏忠贤缺乏足够的文化素养,又没有任何国家层面的政治经验(宫廷内部是有的),单凭一些不入流的小聪明和阴谋诡计,就真的可以操盘内忧外患中的大明帝国了?
辽东战事吃紧,急需马匹,忠君爱国的魏忠贤突发奇想,依大明朝旧例,大臣有特殊贡献者可赐给在宫中骑马的特权,不过,作为条件,骑马者逢年过节要向皇帝进献好马一匹。魏忠贤就一下子赐给几百名太监在宫中骑马的特权,而后就不断地降旨让他们进献马匹,逼得这些太监同僚直骂娘。朝廷由此倒真的得到了不少马匹,但结果呢?由于管理不善,献马又多以老病充数,等到了辽东,“随至倒死者相望,军士啖马者比比也”。用苗棣先生在《魏忠贤专权研究》一书中的说法,国战当前,“魏忠贤表现出来的多是小农式的狡黠和算计,而并不是政治家所需要的文韬武略”。
东林党人的短暂执政虽然没有什么政绩,但魏忠贤执政时代的大明国势总体上也是江河日下。厂公粉们的一大政绩理由是,要不是公公力挺和慧眼识珠,无名小卒袁崇焕怎么可能在宁远大败努尔哈赤。对此,我只能说,袁崇焕的恩主明明是魏忠贤的政敌孙承宗,如果一定要说魏公公有功的话,也只能说他没有刻意地像对付东林党那样去迫害袁崇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