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的人生消逝了五分之一多一点,没有回旋。
是的,不出意外,的确是五分之一。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看待生死的,毕竟我还只是个孩子,有些只是儿时地戏言与冲动而已。有人说我就像打了激素的果子,突兀地成熟。你说,这样的成熟,会不会就代表着我将提前沉睡而去。我也曾经与死亡擦肩而过,有时会想如果真的会有下辈子那应该是怎样的。如果这确实存在,那我希望自己没有下辈子吧。因为要面对的很多,即使收获时是无比的幸福。但是,我累了。
你可知道,当我提到人生这个词时,内心是多么沉重,许多想法又是层出不穷。也许在你看来,这个“人生”对于一个十七岁女生是多么庞大,而我是多么卑微,正如甘露一般汲取却吮吸不到。或许,我还没有资质去议论它;或许,我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去议论它,更致命的是,我只有十七岁。
曾经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骗局,而欺骗者竟是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而这个被欺骗者就是自己。人类就是生来折磨我的人,他们用尽各种角色欺骗我的感情,骗取我的信任,然后失去,然后生气,然后悲伤,然后幸福,然后难过,最后体力竭尽,折磨致死。亦或者这是一个主谋者对我的考验。而我能做的,只有顺水推舟,演绎好我该有的角色。我将这个想法偷偷地告诉一个人,当时我们静坐着看着头顶的天花板,我的内心一阵晕眩,他说我很悲观。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悲观是从何时开始的,或者就像一个人说的那样,骨子里的悲哀。我无法改变这个现实,所以我只好一点一点调剂自己的心情,希望着自己的忽而忧伤忽而乐观渐渐化为乌有。其实,这样的想法有点得寸进尺,我还是祈祷我的悲伤与悲观决堤就够了,不喜不悲做不到,那就做到乐观吧。
你说,我死了,会是怎样的过程。我认为这样的结局最好,想死的时候就死了。然后将那些关于我的记忆从爱我的人的脑海里抹去。没有人会为我的死去而伤心,没有人为我流泪。这样我会死得多么释然,多么潇洒,没有一丝留恋。
常常会坐在车窗前,看着车窗上的空气,氤氲弥散。我用手指抚摸车窗上的雾气,一层一层剥去车窗外的迷团。看着窗外的树叶哗啦啦地落下,听着萧瑟的风与车窗疾速的摩擦声。我一直认为这是人生最莫大的最简单的最安静的幸福,看着生命的痕迹,听着自然的声音。没有争吵,没有喧闹,静静地看着树叶的死亡序曲。很好,很安逸。
我一直认为从那段时间以后,我可以活得很平静,即使是硕大的悲伤降临,我依旧可以平常心对待,没有挣扎。我相信我可以做到。什么是悲伤,什么是硕大?你可以定义么,你可以诠释么?不喜不悲我确实做到了一点点。我不知道什么是伤痛和难过,我只知道当你感到无比惊悚时,你可以想象一些比你的遭遇更悲惨的场景,这样你就可以释怀这时的悲伤,感谢上苍。
没有难过和快乐,人生就像黑白画映一样。然而我宁可这样,没有波澜的人生,静静地一个人喝杯咖啡,听听雨声,看看落叶。看着繁冗的世界,看看狰狞的人类,看着一场又一场无耻的闹剧。这是我幻想的我的未来,听起来好像等死一样。我也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可人总是会乏味的,就像没有人会吊死在一棵树上的道理一样。我想我还是安逸一点,偶尔看看灯红酒绿,用大段的时光去静候死亡。
过去,你会看到,有这样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任由涩涩的风在脸上一刀一刀地划过,看着时间在钟表上一针一针地划过,没有痕迹,脖子里的围巾像是海浪翻涌一样婆娑。这个人就是我,过去的我。虽然已是物是人非,她却固执己见,相信一切都会恢复原状。而她不知道,有些事情,正如重装系统一样,没有备份,无法还原。就这样,她痴狂过,努力过,伤心过,怨恨过,最后麻痹过。
人生就是一场飘荡,然后沉淀的过程。而我的飘荡已经在去年过去,亦或许它早在多年前过去了,现在只是在慢慢沉淀,消除最后的杂质静观其变。我还记得年少的我等待着一封又一封的信笺,等待着一个又一个殷红的花开时节,等待着一个又一个城堡童话故事的出版,等待着一个又一个皎洁落雪的季节……那些过去与记忆就像藤蔓一样渐渐蔓延到至今。而我,沉淀了,也可以说已是尘埃落定了。瞧,我多看得起自己,自恋地认为自己已经饱经风霜了,其实,未然。
时间很长,也很短暂。长时,我希望它可以慢慢酝酿,溢出美美的酒香。短暂时,我希望它会有昙花一现时的美丽,希望它会有流星划过天际的美丽。我的人生,还会有哪些波澜等待我的到来?没关系,我会默默地等待,等待着上帝的考验,等待着自己的救赎,等待着,我的年华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