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初试406分复习经验
文运法硕2019年学员 郭同学
今年有幸能够被北京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拟录取,在此先与各位共勉,分享一下个人的经验和教训。但需要事先向大家说明的是,本文的经验是个人的感受,肯定有缺憾和不足之处,大家读后也千万不要盲目相信我的所有观点,一定要多看多想多计划多问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真实情况和切身感受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应届生,是在毕业之后再开始准备的。因此,比起有毕业压力的应届生来说,时间是相对充裕的。另外,在毕业前我已通过司考(如今的法考),因此没有法考压力,并且就刑、民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我正式的开始准备时间是6月中下旬,这时候我还在家里复习,先分享一下当时的作息:
时间 安排
7:00 起床
7:40 专业课
11:30 午饭
12:30 背单词
13:00 专业课
16:00 晚跑/晚饭
18:00 英语
21:00 政治
24:00 睡觉
9月后我搬到了学校附近,作息稍微有些变化,按照当时的复习进度,就每门课花的时间长短有所调整,但总体来说大致不变。
下文暂且按照学科划分,浅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供大家批评和学习。
一、专业课
专业课的复习我一直保持听一遍课或看一遍/背一遍书做一套题这样一个轮回,大概从6月到考试前轮了6、7轮,具体也记不太清,一开始一轮时间会相对长,可能3、4周,之后速度会慢慢变快,不过中间也看自己状态,速度有所反复,就比如背第二遍书的时候特别痛苦,以致于速度很慢,关于背书我之后再说。到底要几轮还是看个人,如果有的同学脑子特别好,没几轮就能全部记住,那自然是最好的,不过我还是建议能多来几轮就多来几轮,毕竟考试的时候很有可能由于紧张,脑子一片空白,如果复习的遍数多,就算自己以为自己一片空白,实际上提笔写下来的东西,和分析也都大同小异了。
第一、听课
无论是否已经有底子,比如在本科期间辅修了法律的课程、或者通过了法考等,听课仍然是必须的,理由如下:
(1)查漏补缺。就算学过相关的知识,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已经学透了、学懂了,有时候自己认为已经学过的知识,可能在理解上人存在偏差和纰漏,而这些瑕疵,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也许不会对解题造成影响,但万一考试时遇到了,就有可能把我们带到沟里去,而听课,会让我们抓到自己的错处,发现自己的缺漏,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每听一遍课,都会有新的感悟。刑法我听的是陈老师的课,讲解还是很生动的,向大家推荐;民法我有听两位老师,一位是杨老师,一位是朱老师,两位老师都非常棒,可以反复听,一定会有收获的;综合课的马老师我真的太喜欢啦,思路逻辑和背诵方法可以让大家在理解和背诵上省下许多力气。
(2)了解套路。学过相关知识的同学,也许觉得知识点都是知道的,但是我们毕竟是在应对一门考试,考试有考试的技巧和套路,听法硕老师讲的课,就是在把自己的思路往法硕上靠,如果因为想太多或者一时没想到而丢分,那就太可惜了。
(3)方便记忆。许多同学头疼于背诵整本考试分析,但事实上,多听几遍课,很多知识点也就烂熟于心无须背诵了。就算是背诵大头的综合课,也能省下很多力。
(4)放松心情。这一点也许同学们有些存疑,但就我个人而言,一直看文字会感到有些压抑,而心情烦躁的时候听听课,可以转换心情,更好的投入学习。另外走在路上的时候、晚跑的时候,也可以听听课,学习和健康两不误。
文运法硕2019年学员 郭同学
今年有幸能够被北京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拟录取,在此先与各位共勉,分享一下个人的经验和教训。但需要事先向大家说明的是,本文的经验是个人的感受,肯定有缺憾和不足之处,大家读后也千万不要盲目相信我的所有观点,一定要多看多想多计划多问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真实情况和切身感受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应届生,是在毕业之后再开始准备的。因此,比起有毕业压力的应届生来说,时间是相对充裕的。另外,在毕业前我已通过司考(如今的法考),因此没有法考压力,并且就刑、民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我正式的开始准备时间是6月中下旬,这时候我还在家里复习,先分享一下当时的作息:
时间 安排
7:00 起床
7:40 专业课
11:30 午饭
12:30 背单词
13:00 专业课
16:00 晚跑/晚饭
18:00 英语
21:00 政治
24:00 睡觉
9月后我搬到了学校附近,作息稍微有些变化,按照当时的复习进度,就每门课花的时间长短有所调整,但总体来说大致不变。
下文暂且按照学科划分,浅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供大家批评和学习。
一、专业课
专业课的复习我一直保持听一遍课或看一遍/背一遍书做一套题这样一个轮回,大概从6月到考试前轮了6、7轮,具体也记不太清,一开始一轮时间会相对长,可能3、4周,之后速度会慢慢变快,不过中间也看自己状态,速度有所反复,就比如背第二遍书的时候特别痛苦,以致于速度很慢,关于背书我之后再说。到底要几轮还是看个人,如果有的同学脑子特别好,没几轮就能全部记住,那自然是最好的,不过我还是建议能多来几轮就多来几轮,毕竟考试的时候很有可能由于紧张,脑子一片空白,如果复习的遍数多,就算自己以为自己一片空白,实际上提笔写下来的东西,和分析也都大同小异了。
第一、听课
无论是否已经有底子,比如在本科期间辅修了法律的课程、或者通过了法考等,听课仍然是必须的,理由如下:
(1)查漏补缺。就算学过相关的知识,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已经学透了、学懂了,有时候自己认为已经学过的知识,可能在理解上人存在偏差和纰漏,而这些瑕疵,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也许不会对解题造成影响,但万一考试时遇到了,就有可能把我们带到沟里去,而听课,会让我们抓到自己的错处,发现自己的缺漏,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每听一遍课,都会有新的感悟。刑法我听的是陈老师的课,讲解还是很生动的,向大家推荐;民法我有听两位老师,一位是杨老师,一位是朱老师,两位老师都非常棒,可以反复听,一定会有收获的;综合课的马老师我真的太喜欢啦,思路逻辑和背诵方法可以让大家在理解和背诵上省下许多力气。
(2)了解套路。学过相关知识的同学,也许觉得知识点都是知道的,但是我们毕竟是在应对一门考试,考试有考试的技巧和套路,听法硕老师讲的课,就是在把自己的思路往法硕上靠,如果因为想太多或者一时没想到而丢分,那就太可惜了。
(3)方便记忆。许多同学头疼于背诵整本考试分析,但事实上,多听几遍课,很多知识点也就烂熟于心无须背诵了。就算是背诵大头的综合课,也能省下很多力。
(4)放松心情。这一点也许同学们有些存疑,但就我个人而言,一直看文字会感到有些压抑,而心情烦躁的时候听听课,可以转换心情,更好的投入学习。另外走在路上的时候、晚跑的时候,也可以听听课,学习和健康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