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郭嘉传》: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魏书载太祖表》: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
《三国志》和《魏书》都记载郭嘉死后为曹操上表增邑(八百),加上以前邑户数一共一千,也就是说郭嘉生前为洧阳亭侯时邑户当为二百。
总而言之,嘉黑又不忘在这个问题上抹黑郭嘉一把,我们都知道封侯增邑很大程度取决于地位、功勋,郭嘉竟然在死后被增邑八百,岂不是变相证明了在曹操眼里功劳很大,而不是他们眼里不断“附议”、“抄袭”、“拍马屁”的郭嘉了吗?
当然嘉黑依然有一套相当制杖的逻辑,下面谈
《魏书载太祖表》: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
《三国志》和《魏书》都记载郭嘉死后为曹操上表增邑(八百),加上以前邑户数一共一千,也就是说郭嘉生前为洧阳亭侯时邑户当为二百。
总而言之,嘉黑又不忘在这个问题上抹黑郭嘉一把,我们都知道封侯增邑很大程度取决于地位、功勋,郭嘉竟然在死后被增邑八百,岂不是变相证明了在曹操眼里功劳很大,而不是他们眼里不断“附议”、“抄袭”、“拍马屁”的郭嘉了吗?
当然嘉黑依然有一套相当制杖的逻辑,下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