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精选吧 关注:1,937贴子:304,638
  • 1回复贴,共1

让我们回到赛车的起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赛车,是勇敢者的运动。风云数十载,轮胎与赛道摩擦发出的刺耳尖叫伴随着排气管的爆燃声,泄 压阀的啸叫伴随着变速器齿轮间的碰撞声,发动机的轰鸣与车迷的呐喊声在赛场上空激荡交融,这一切犹如一部令人血脉喷张的交响曲——赛车是让人疯狂的运动,是有血性的车手用激情和生命奏响的乐章。 历史需要在后人的记载和传颂中彰显价值,无论是原始粗犷的机械增压,还是尖端精密的混合动力,每个时代的赛车都散发着独有的魅力。让我们借助文字史海寻珍,在人与车的传奇中自由徜徉。 1924年8月的法国里昂,艳阳高照,景色宜人,赛道旁熙熙攘攘的人群正准备迎接一场当年最重要的赛车盛事——法国大奖赛(French Grand Prix)。这场比赛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车队,其中,法国本土的布加迪车队备受关注。意大利裔法国人埃托雷·布加迪(Ettore Bugatti),一位非常出色的汽车工程师,是这支车队的领袖。他带来了酝酿已久的新赛车——搭载2.0L直列八缸3气门发动机的35型赛车(Type 35)。布加迪车队的5台35型赛车采用了代表祖国的法兰西赛车蓝涂装,在阳光下一字排开,气场十足。带来新赛车不只有布加迪车队,不远处,几台鲜艳的红色赛车也分外夺目,车头散热格栅顶端的圆形标志表明了他们的身份——来自意大利阿尔法·罗密欧车队(Alfa Romeo)的P2赛车。 仅就外观而言,布加迪35型赛车与阿尔法·罗密欧P2赛车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桶形车身如船舱一般狭长,前置发动机布局使车头占据了整车三分之二的长度,外形纤细的车轮裸露在外,驾驶舱无任何车手保护装置,甚至连车门都没有。仔细观察,两者的动力系统技术方案却大相径庭。35型赛车的八缸发动机做工精致,缸径和活塞行程分别为60mm、88mm,在双化油器的协作下能输出90hp。而P2赛车的直列八缸发动机配装了双鲁兹机械增压器(Roots Supercharger),能输出140hp。 比赛正式开始后,由英国著名车手亨利·西格雷(Henry Segrave)驾驶的阳光车队(Sunbeam)赛车一骑绝尘,在10万名观众的注视下打破了赛道(圈速?)纪录,但随后因发动机不断失火而被阿尔法·罗密欧车队的赛车接连超越。初出茅庐的布加迪35型赛车运气不佳,尽管拥有优秀的悬架几何设计和制动性能,却受制于过早衰竭的非传统尺寸轮胎,不得不早早退出竞争。就这样,布加迪车队、阳光车队,以及同乡菲亚特车队都提前告负。在与法国“强敌”德拉奇车队(Delage)缠斗了7个多小时后,由朱塞佩·坎帕里(Giuseppe Campari)驾驶的阿尔法·罗密欧赛车最终赢得了法国大奖赛冠军。 1924年的法国大奖赛,是赛车运动萌芽阶段的一个典型缩影。赢得冠军的阿尔法·罗密欧P2赛车随 后又勇夺第一届汽车世界锦标赛(Automobile World Championship)冠军。1925—1930年间,阿尔法·罗密欧的“四叶草”们相继夺得了14场大奖赛的冠军。而布加迪车队虽然在法国大奖赛上颗粒无收,却在其他比赛中大放异彩,超过350台35型赛车“席卷”整个欧洲大陆,不仅赢得了1926年的世界锦标赛冠军,还在1925—1929年间豪取弗洛里奥公路赛(Targa Florio)五连冠。巅峰时期,35型赛车平均每周都会拿下14场比赛,披着法兰西蓝“外衣”的布加迪赛车成了那个时代的标志。20世纪20年代,35型赛车共赢得超过1000场比赛的胜利。在两次世界大战间的短暂和平时光中,欧洲的赛车运动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20世纪20年代初的欧洲社会正处于矛盾纠葛的艰难发展阶段,尽管《凡尔赛条约》为欧洲大陆带来了久违的和平,但一个个资本主义经济体却显露出令人沮丧的疲态,异常脆弱且不稳定。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背负了巨额战争赔款,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而身处协约国一方的众多战胜国也大多债台高筑——他们不得不向美国偿还战争贷款。一时间,国际性流动资本成为各国经济复兴的“救命稻草”,可这根稻草本身就不怎么可靠。 英国的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持续衰落,英镑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美元的强烈冲击,伦敦早已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融之都。更为可怕的是,爱尔兰南部等地区的独立运动,使原本牢固的帝国殖民体系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前兆。相比之下,隔海相望的“老邻居”法国就要幸运得多,在经济上展现出难能可贵的复兴势头。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Alsace-Lorraine)后,法国取得了萨尔煤矿区的开采权,源源不断的煤炭和钢铁资源大幅提高了其工业产能,而对德制裁方案的落实,也进一步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此时,坐拥着超过本土面积20倍的殖民地,法国成为欧洲霸主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巴黎再一次成为世界中心。 这一切都为赛车运动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温床。时光回溯至1894年,世界公认的汽车竞赛之祖——巴黎-鲁昂无马匹厢车赛(Paris–Rouen Horseless Carriages Contest),便是在法国举办的。自卡尔·本茨(Karl Benz)的“奔驰1号”问世后,如何让汽车这种“新生代”交通工具变得更快、更强,便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来自法国的车手和车迷们,也许是第一批陷入“速度怪圈”的狂热者。同时,早期的众多汽车制造商逐渐发现,举办比赛并赢得比赛,也许是最有效的公关和营销手段。就这样,赛车比赛在法国的城市、乡间迅速推广开来,随后又在英国、德国、意大利,甚至是大洋彼岸的美国生根发芽。 早期的汽车比赛都是地方性质,赛程大多为城市之间的长途路段,时长往往达半天以上。后来才逐渐演变出短途赛、爬山赛和计时赛等形式。这一时期尚不存在职业车手的概念,比赛选手来自不同地区,身份背景五花八门,驾驶技术参差不齐。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拥有不俗的经济实力和过人的勇气。之所以要有不俗的经济实力,是因为赛车这种新式“游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多方动用人脉和物质资源,这绝非平民能够涉足的领域。至于过人的勇气,则源于赛道选址大多位于开放公路或乡间小径,事故频发,同时缺乏车手保护措施,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直到1907年,世界上首个专为汽车比赛建立的赛道——布鲁克兰赛道(Brooklands)才正式对外开放。 1900年,出版业大亨,《纽约先锋》(New York Herald)杂志与《国际先锋论坛》报的拥有者小詹姆斯·戈登·班尼特(James Gordon Bennett Jr.)举办了首个国际性汽车比赛——戈登·班尼特杯(Gordon Bennett Cup)。班尼特希望通过这类国际性赛事促进汽车技术的发展。戈登·班尼特杯的选手都代表国家或俱乐部参赛,每支车队最多可派出3台赛车,同时必须支付3000法郎参赛费。所有参赛车队共同承担比赛组织费用,比赛的获胜国则会获得来年比赛的承办权。 戈登·班尼特杯得到了欧洲赛车俱乐部的积极响应,第一届便吸引了来自法国、美国、德国和比利时的众多参赛者。如何分清这些形态各异的赛车成了让主办方头疼的事,经过一番讨论,主办方最终采纳了英国的艾略特·直波罗斯基伯爵(Eliot Zborowski)的建议,为每个国家分配固定的参赛代表色。于是,按照国旗颜色,法国分配到蓝色,美国为红色,德国为白色,比利时为黄色。待到1902年纳皮尔车队(Napier)首次代表英国参赛时,“米字旗”上的三种颜色都已经名花有主,他们不得不选择了橄榄绿色,这在英国是典型的机械配色。鲜亮的绿色给纳皮尔车队带来了好运气,他们意外赢得了这届比赛的冠军。遵循比赛规则,当时仍隶属于大英帝国的爱尔兰承办了1903年的戈登·班尼特杯,出于对主办地的尊重,纳皮尔车队将赛车涂装更换为爱尔兰绿(Shamrock green,又名三叶草绿)。就这样,绿色成为英国的参赛代表色。此后数十年中,不同色值的绿色广泛用于英国赛车的涂装,最终形成了著名的“英国赛车绿”。而另一种著名的代表色——意大利“赛车红”(Rosso Corsa),则是在4年后,苏尔莫纳(Sulmona)贵族车手西皮翁·鲍格才(Scipione Borghese)驾驶红色意大拉(Itala)赛车赢得北京-巴黎长途拉力赛(Peking to Paris)冠军后才诞生的。 至此,各类国际性汽车比赛的制式已经基本确立,但由于规则不完善,赛道不固定,以及缺乏专业组织者和参赛者,这些比赛大多显得混乱不堪。1903年的巴黎-马德里长途拉力赛(Paris-Madrid)事故频发,最终在媒体的争论中不了了之。尽管有关汽车比赛致人死亡的新闻在报纸上屡见不鲜,但这显然难以消磨车手和公众的热情——只要仍有人对这项运动抱有热情,它就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1904年,美国人威廉·范德比尔特二世(Williams Vanderbilt II)在纽约长滩举办了北美洲首届大型汽车比赛——范德比尔特杯(Vanderbilt Cup);1906年,法国汽车俱乐部(Automobile Club de France,ACF)在勒芒(Le Mans)举办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场大奖赛(Grand Prix)...... 这就是下回要说的故事了。陈哲然Dk2019/11/2


1楼2019-11-03 16:40回复
    回来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9-27 14: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