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59吧 关注:78,556贴子:3,244,637

回复:分享美好梦幻生活,争做出彩59励志玩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位非常要好的69好友,之前预定20个60灵饰,每个位置要5个。今天帮他搞定,希望他有个好的运气!


175楼2020-03-06 10:06
回复

    ■大家印象中不错的物品奖励,不公布于系统以便大家知晓,也是玩家们忽略官职系统的一大因素。


    176楼2020-03-06 16:43
    回复

      与动物同居的那些美好时光!


      177楼2020-03-06 21:48
      回复

        ★解决拖延的最好办法:想到就去做,把第一时间想到的事情放在首位,然后去完成它。
        ■从今日起,牧场管理将会是上线做的第一件事,以免延迟每次休息的时间。


        178楼2020-03-07 19:50
        回复

          1.本周开始上班,这两天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当日100环的计划;
          2.还剩下2个小时的双倍未使用,导致本周积分并未突破1000点;
          3.不过按照每天100环,1周700环的双倍任务量(980积分),已经顺利完成;
          4.总体来说,990积分还是符合预期值的。
          ■夜深了,晚安!希望大家都有个好的睡眠,来面对下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180楼2020-03-08 21:55
          回复

            今天向大家分享我非常喜欢的散文精选:学问与趣味


            183楼2020-03-12 21:44
            回复
              前辈的学者常以学问的趣味启迪后生,因为他们自己实在是得到了学问的趣味,故不惜现身说法,诱导后学,使他们也在愉快的心情之下走进学问的大门。例如,梁任公(梁启超)先生就说过:“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任公先生注重趣味,学问甚是渊博,而并不存有任何外在的动机,只有“无所为而为”,故能有他那样的成就。一个人在学问上果能感觉到趣味,有时真会像是着了魔一般,真能废寝忘食,真能不知老之将至,苦苦钻研,锲而不舍,在学问上焉能不有收获?不过我尝想,以任公先生而论,他后期的著述如历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史,以及有关墨子佛学陶渊的作品,都可说是他的一点“趣味”在驱使着他,可是在他在年青的时候,从师受业,诵读典籍,那时节也全然是趣味么?作八股文,做试贴诗,莫非也是趣味么?我想未必。大概趣味云云,是指年长之后自动作学问之时而言,在年青时候为学问打根底之际恐怕不能过分重视趣味。学问没有根底,趣味也很难滋生。任公先生的学问之所以那样的博大精深,涉笔成趣,左右逢源,不能不说一大部分得力于他的学问根底之打得坚固。


              184楼2020-03-12 21:45
              回复
                我尝见许多年青的朋友,聪明用功,成绩优异,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又有一些朋友,执笔为文,斐然可诵,而视数理科目如仇雠,勉强才能及格,问其故则曰其情趣不在数理方面,而且他们觉得某些科目没有趣味,便撇在一旁视如敝屣,怡然自得,振振有辞,略无愧色,好像这就是发扬趣味主义。殊不知天下没有没有趣味的学问,端视吾人如何发掘其趣味,如果在良师指导之下按部就班的循序而进,一步一步的发现新天地,当然乐在其中,如果浅尝辄止,甚至躐等躁进,当然味同嚼蜡,自讨没趣。一个有中上天资的人,对于普通的基本的文理科目,都同样的有学习的能力,绝不会本能的长于此而拙于彼。只有懒惰与任性,才能使一个人自甘暴弃的在“趣味”的掩护之下败退。


                185楼2020-03-12 21:46
                回复
                  自小学到中学,所修习的无非是一些普通的基本知识。就是大学四年,所授课业也还是相当粗浅的学识。世人常称大学为“最高学府”,这名称易滋误解,好象过此以上即无学问可言。大学的研究所才是初步研究学问的所在,在这里作学问也只能算是粗涉藩篱,注重的是研究学问的方法与实习。学无止境,一生的时间都嫌太短,所以古人皓首穷经,头发白了还是在继续研究,不过在这样的研究中确是有浓厚的趣味。


                  186楼2020-03-12 21:46
                  回复
                    在初学的阶段,由小学至大学,我们与其倡言趣味,不如偏重纪律。一个合理编列的课程表,犹如一个营养均衡的食谱,里面各个项目都是有意而必要的,不可偏废,不可再有选择。所谓选修科目也只是在某一项目范围内略有拣选余地而已。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犹如一个科班出身的戏剧演员,在坐科的时候他是要服从严格纪律的,唱工做工武把子都要认真学习,各种角色的戏都要完全谙通,学成之后才能各按其趣味而单独发展其所长。学问要有根底,根底要打得平整坚实,以后永远受用。初学阶段的科目之最重要的莫过于语文与数学。语文是阅读达意的工具,国文不通便很难表达自己,外国文不通便很难吸取外来的新知。数学是思想条理之最好的训练。其他科目也是各有各的用处,其重要性很难强分轩轾,例如体育,从另一方面看也是重要得无以加复。总之,我们在求学时代,应该暂且把趣味放在一旁,耐着性子接受教育的纪律,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实的材料。学问的趣味,留在将来慢慢享受一点也不迟。


                    187楼2020-03-12 21:47
                    收起回复

                      习惯和规范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和表现,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更加有效且从容不迫的应对生活与工作。


                      188楼2020-03-12 21:56
                      回复

                        下班到家后,游戏上线第一件事情,就是挂机卖另外号的6070未鉴定。
                        目的有二:其一满足另外摆摊号的大部分点卡钱,其二59成就号5000次打造、裁缝、炼金累计成就。


                        191楼2020-03-13 18:35
                        回复
                          @平安顺遂🍀

                          慈光阁现在烟花区,但是59人还是比较稀少的,平时很难看到队伍,所以一直也没有力荐吧友来慈光阁。


                          198楼2020-03-13 21:13
                          回复

                            我构想我能达到的境界,我能成为什么样的选手。我深知我的目标,我集中精力,到达那里。


                            201楼2020-03-14 19:43
                            回复

                              我从来不关心输掉一场大赛会有什么后果。为什么?因为当你顾及后果时,你总是想到消极悲观的一面。
                                有的人在失败的恐惧面前止步不前,因为看到别人的挫折甚至仅仅是不够圆满。他们或是担心前景不好,或是忧虑窘迫不堪。对我而言,此生若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敢做敢当。我会不避艰险,孜孜以求。悲观消极,怨天尤人,成就不了什么气候。决然前行,努力追寻,何必多虑!任何畏惧都是虚幻——你以为面前荆棘丛丛,实际上都是纸老虎,有的只是机遇,要你执着不懈,争取些许成功。即使到头来未能尽如人意,我起码不会思前想后,因为我毕竟有尝试的勇气。失败只是让我下次加倍努力罢了。
                                我的建议就是——乐观积极地思考,从失败中寻找动力。有时候,失败恰恰正使你向成功迈进了一步。譬如修车,一次次的尝试也许未能奏效,但越来越逼近答案。世界上的伟大发明都经历过成百上千次的挫折和失误才获成功。
                                我认为畏惧有时来自缺乏专注。如果我站在罚篮线上,脑中却想着有1000万观众在注视着我,我可能会手足无措。所以我努力设想自己是在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设想自己以前每次罚篮都未曾失手,这次也会同样发挥我训练有素的技术。不必担心结果如何,你知道自己不会失手。于是放松、投篮,出手之后一切就成定局,所以又何必顾虑重重。


                              202楼2020-03-14 1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