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实力吧 关注:16贴子:92
  • 0回复贴,共1

为什么不能向孩子哭“穷”,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多数时候,父母为了让孩子养成
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就会向孩子哭“穷”,
但哭“穷”也是需要技巧的。
父母毫无忌讳地哭“穷”,
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还会毁了孩子。
前些日子,被亲妈在视频里数落了一顿。她通过朋友圈发现我不但换了新车,还带着孩子天南海北地去旅游了一圈。
你看你,多大人了?也不知道节俭一点,咱家穷,帮不了你什么,你自己得上点心,多攒点钱,别整天有2毛钱却算着花3毛。
闺女,咱家穷,这个我们买不起,为了供你上大学,我和你爸把棺材本都拿了出来,这人你不能嫁,咱家穷,高攀不起……
关于“穷”这个话题,我真的听得够够的了。
从小到大,搞得花钱就像犯罪一样。哪怕工作后,自己有了钱,给爸妈买件衣服买个礼物,都跟做贼一样,1000的说300、200的说50、100的说20。
只是,妈妈这种会过日子的性格,却让她变得特别抠。自己不舍得给自己花钱不说,也让我有种一花钱就像剥削她一样的罪恶感。
多么痛的体会:父母在孩子面前哭“穷”,是很不好的家庭教育。父母教导孩子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本身没错,但倘若用力过猛,这哭穷教育,就会适得其反,让孩子长大后真的变“穷”。
心穷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稀缺心态”,是由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提出来的。
他发现,长期处在匮乏稀缺状态下的人,都会慢慢被环境所改变,逐渐形成一种稀缺心态。即“越缺什么,越在乎什么”。
很多人无法摆脱没钱的困境,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穷,而在于心态。即便他们得到了很多的钱,本质上还是一个“穷人”。
因为这种人不穷在身,而是穷在心。身穷尚有翻盘的机会,人一旦心穷了,那可能会穷好几代。
感情穷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他家庭条件挺不好,在他读初中那年,家里又出了一次车祸,一下子赔进去很多钱。
他大学期间拼了命地勤工俭学,送海报、发传单,甚至去建筑工地打零工,辛苦挣下的钱都替家里还了债。
他说自己永远忘不了妈妈含泪给他说的话:咱家穷,你是家里的老大,以后这个家就靠你了。
他活成了家里的“扛把子”,但没人知道,他在感情方面却活得很自卑。他有个很要好的女同学,彼此喜欢,但他觉得自己“太穷”,给不了女孩想要的未来。等他终于还完了家里的欠款,手上有了点积蓄,准备向女同学表白的时候,她却准备嫁人了。
如果当时不是因为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如果不是顾忌那点面子,新郎怎么可能是别人?
“穷”让他觉得自己连谈感情都是奢侈。
格局穷
俞洪敏说:斤斤计较、爱占便宜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我们很难在一个庸俗的家庭里面发现一个孩子有着高雅和清纯。
租房子住的时候,和我合租的是一家三口,男的是名司机,女的全职在家带着一个4岁左右的小男孩。
我经常听到女人这样教育孩子:乖,那个玩具我们不买,我们没钱。你又浪费了,你知道菜有多贵吗?
不止一次,我在超市遇见她带着孩子试吃水果、奶酪、面包等。耳濡目染下,孩子身上也沾染了一些不好的风气,他总是招呼不打就拿我放在冰箱里的水果、牛奶,他以为这些也可以像超市一样,可以免费试吃。
直到现在,我都替那个孩子的未来担忧。贫穷并不可怕,怕就怕不但缺钱,还缺教养。
好的父母,从来不向孩子哭穷。他们懂得穷养孩子、富养心的道理。


1楼2019-10-30 15: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