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浪子物语
前天夜里,猛然惊醒,好像看见床边趟着一个人,倏然又不见......自我意识清醒,却如何都动不了,大喊了十几声才挣脱......
看看表,差四分钟三点。
满头大汗的我捻着佛珠念着佛号迟迟无法入睡,感觉事有蹊跷......
果不其然,隔天父母一大早从市区赶回,说今天是十月初一(东北俗称的“鬼节”),要去给爷爷上坟。
在老家这边,每年逢正月十五、清明、中元节、十月初一(鬼节)、小年前后(腊月廿三)都是上坟的日子。
这其中尤以正月十五最盛,家家户户从下午开始提着灯笼、蜡烛、鞭炮去往坟地。晚上,整座山像着了火,通红一片,蔚为壮观。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上初二那年元宵节,只有我跟母亲俩人去上坟。当天零下三十五六度,寒风刺骨,还下着大雪。走了一个小时山路才到坟地,结果风特别大,怎么打火就是打不着,后来母亲带着怒气在爷爷坟前说——干啥呀,还挑理啊,你三个儿子病的病,远的远,都来不了,你多保佑他们,明年就能来了。刚说完,嚓~ ,点着了~,真的神奇。
怎么说呢,在科学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当下,对未知的事物心存敬畏吧。
才是上午八点,路上赶着上坟的人已经挺多了。于正月十五送灯不同,其他日子是赶早不赶晚。
街边随处可见售卖冥纸的,每到这个时候,镇上的出租车和小商贩是最高兴的,收入较平日里能涨三五倍。
镇上的坟地基本都集中在两个山头,从镇上步行到那要一小时左右。
随处可见破败不堪的房子,入住者已寥寥。但凡有点条件的,都搬往县城和市区了。
山里竟还有人在住,一位阿姨家里水管冻住了,一切洗涮都靠屋前的小河。
这里是两条岔路口,我们当地称为“直沟”和“斜沟”,直沟通往坟地,斜沟通往大山深处......
开车并不比走路快多少......车多路窄,一旦有车剐蹭堵在路上,就且等着吧。
山脚下不大的地方停满了车......我是更喜欢走路的,鞋子踩在雪上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响声、熟悉的街道和房子、大人们家长里短的碎语,会让你不断的陷入回忆和追思的情绪中......
杨树早就掉光了叶儿,使这片土地更显荒凉,好在,放眼望去,绵延苍劲的松柏仍生机勃勃!
这一大片松苗,多年以后也定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吧!
很多坟地都隐藏在密林深处,要趟过很厚的雪,到坟前还要清理出一小块空地,点上烟或香,再点燃冥纸,嘴里不停念叨“收钱了,多多保佑子孙”之类的话,最后按辈分依次磕头,整个扫墓过程至多不超过半小时。
返程时,在到大路之前,父母会万分叮嘱千万不能回头,这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过无数遍的。
到大路了,再看一眼这条岔路,有些感慨。路的两旁隐藏着数不清的坟,一代又一代的人埋葬在这里,而山脚下,都是他们的子孙。
若真有灵魂的话,那这被无数湾沟人踩过的山路,隔开了山下和山上的两个世界。
现在国家大力推广火葬,不知道若干年后,这里又会是什么模样。
细心的东北朋友大概看出了点端倪,没错,现在是十月末,才只下过一场小雪,文章中所有配图皆摄于2017年年末。
由于爷爷的坟今年迁到了别处,那里往返只能打车,这条路可能很少会走了,遂把17年的图片找出来,算作一次纪录和追忆吧。
前天夜里,猛然惊醒,好像看见床边趟着一个人,倏然又不见......自我意识清醒,却如何都动不了,大喊了十几声才挣脱......
看看表,差四分钟三点。
满头大汗的我捻着佛珠念着佛号迟迟无法入睡,感觉事有蹊跷......
果不其然,隔天父母一大早从市区赶回,说今天是十月初一(东北俗称的“鬼节”),要去给爷爷上坟。
在老家这边,每年逢正月十五、清明、中元节、十月初一(鬼节)、小年前后(腊月廿三)都是上坟的日子。
这其中尤以正月十五最盛,家家户户从下午开始提着灯笼、蜡烛、鞭炮去往坟地。晚上,整座山像着了火,通红一片,蔚为壮观。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上初二那年元宵节,只有我跟母亲俩人去上坟。当天零下三十五六度,寒风刺骨,还下着大雪。走了一个小时山路才到坟地,结果风特别大,怎么打火就是打不着,后来母亲带着怒气在爷爷坟前说——干啥呀,还挑理啊,你三个儿子病的病,远的远,都来不了,你多保佑他们,明年就能来了。刚说完,嚓~ ,点着了~,真的神奇。
怎么说呢,在科学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当下,对未知的事物心存敬畏吧。
才是上午八点,路上赶着上坟的人已经挺多了。于正月十五送灯不同,其他日子是赶早不赶晚。
街边随处可见售卖冥纸的,每到这个时候,镇上的出租车和小商贩是最高兴的,收入较平日里能涨三五倍。
镇上的坟地基本都集中在两个山头,从镇上步行到那要一小时左右。
随处可见破败不堪的房子,入住者已寥寥。但凡有点条件的,都搬往县城和市区了。
山里竟还有人在住,一位阿姨家里水管冻住了,一切洗涮都靠屋前的小河。
这里是两条岔路口,我们当地称为“直沟”和“斜沟”,直沟通往坟地,斜沟通往大山深处......
开车并不比走路快多少......车多路窄,一旦有车剐蹭堵在路上,就且等着吧。
山脚下不大的地方停满了车......我是更喜欢走路的,鞋子踩在雪上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响声、熟悉的街道和房子、大人们家长里短的碎语,会让你不断的陷入回忆和追思的情绪中......
杨树早就掉光了叶儿,使这片土地更显荒凉,好在,放眼望去,绵延苍劲的松柏仍生机勃勃!
这一大片松苗,多年以后也定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吧!
很多坟地都隐藏在密林深处,要趟过很厚的雪,到坟前还要清理出一小块空地,点上烟或香,再点燃冥纸,嘴里不停念叨“收钱了,多多保佑子孙”之类的话,最后按辈分依次磕头,整个扫墓过程至多不超过半小时。
返程时,在到大路之前,父母会万分叮嘱千万不能回头,这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过无数遍的。
到大路了,再看一眼这条岔路,有些感慨。路的两旁隐藏着数不清的坟,一代又一代的人埋葬在这里,而山脚下,都是他们的子孙。
若真有灵魂的话,那这被无数湾沟人踩过的山路,隔开了山下和山上的两个世界。
现在国家大力推广火葬,不知道若干年后,这里又会是什么模样。
细心的东北朋友大概看出了点端倪,没错,现在是十月末,才只下过一场小雪,文章中所有配图皆摄于2017年年末。
由于爷爷的坟今年迁到了别处,那里往返只能打车,这条路可能很少会走了,遂把17年的图片找出来,算作一次纪录和追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