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爱是真爱,冷也是真冷。时值霜降,在英国也算是经历了一次当时在澳洲经历过的“时令变更”。在《二十四节气解》中说霜降:“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而在西方,万圣节的南瓜灯,变装舞会成了迎接它的独特方式。
想起昨天在一个专门播放电影的电视频道上看到的广告“享受你的噩梦”。习惯了中国“花好月圆”的我们还真是不由耳目一新。晚间9点多才开始的万圣party,竟好像是这些年间自己到过的第一场“蹦迪”。喝了一点点酒后,坐在旁边写些文字,明明是伴着极为吵闹的音乐心里却很是安静。
当一个习惯了在夜晚看星空的人,忽然置身于眼花缭乱的d厅,他会把led灯光看作满天繁星吗?我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想起刚来走过来的路上,逆向的车灯照白我的眼,星星坠落地上,黏成满地的黄叶。
这感觉是一种欢喜,也同是一种多年来的寂寞。只是,很多年前,我惧怕寂寞的寒冷与孤单,为此哭过整个整个的夜;班很多年后,我享受孤独的清醒与思虑,甚至故意保持着孤独,好在繁华外去审视我所生活的世界。
一个人有着不想被世界看到的一面,也有着想要为外人注意到的东西。对于我,很多时候这相反的两面竟然会奇异的重叠在一起。于是在矛盾中,有了一丝说不清的哭笑寂寞。我明白:人生在世,要么实现你的梦想,要么为别人的梦想所实现。可是当我无数次想要向自己寻求答案,却并不知道这答案所对应的问题是什么样。
我也知道:时间不容易,空间也不容易。我们相遇不容易,我们分别自然也就不容易。我会因为走得很远,会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走的近了,又会害怕触手可及的温暖只是一场昙花。我的内心,像是一辆未加启动的野马。看似有型满是动力,却早夭在芳草微摇的平野上。
面对生活,我们“说辛苦太简单,说淘气太难”。我还并不知道社会学家们研究的:人所坚信的东西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决定他的行为。我只是看着这些年走过的路,看似不易,全从未毕尽全功。我在害怕一些东西,我更是害怕自己。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懒惰,自己的脆弱…我害怕所以那些那定好远航梦想后却踏不出的一步,我害怕那些以为风轻云淡时心里撩起的花火。
看着眼前,这些同一个学校却并不知道名字甚至于从未蒙面的人,都在努力的装扮提升自己。一个没有站到过聚光灯最中央的人,又怎么会想在欲望的最中央恣意呢。一个想要有自己坚持的人又怎么可以不有所行,有所做。当一个人的清醒能够观照一群人的寂寞时,在音乐的节点敲击到心跳频率的时候,你会听到的不再是炫耳的声音,好像大宇宙都寂静了,山河滚滚。
面对寂寞,我们能够听见孤独:中学时,因为那些自己独有坚持的事情而孤独,那个时候,孤独是一个宇宙,我渴望寻觅,却终是我一个人的孤独。后来,我翻山而过,我走在人海四季中终于“像别人一样生活”后。我还是孤独,只是这孤独变成了单纯的没有人在身边的孤独,然而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喜欢孤独。这是一个孤独从大到小的过程,是一个孤独世俗化的过程。蒋勋先生说“美学的本质是孤独”,我由美感认识了生活,又于生活感受到孤独,最后在孤独里找到了生活之余美学的表达。
面对寂寞时,我们也能听见执着:如果,你的信仰尚不能如游戏一般,在每日的枯燥里,给心里一点安慰,一点现实之外的想象的空间。那怎么会在面对对抗的世界时,有所勇气做自己呢。其实,就像喜欢双马尾的萌萝莉,也喜欢露脐装的美腿御姐。是因为性,是因为美,可能,也是因为执着吧。执着于相信,古诗里“一笑倾人城”的画面,执着于新海诚动画里唯美的邂逅,更是执着于童年许下的梦。
文学不曾远离,一如孤独不曾远离。有一种孤单,叫做自我寻找的孤单,因为哪怕是多年后,他依旧会为第一次参加“蹦迪”时,安静坐在霓虹中感受寂寞写下文字的自己所触动。他热爱生活,一直好奇的想要尝试一切的未知;他也依赖寂寞,享受着那种美,以此听见心海和人海的潮音。
星河烂漫,你是世间理想。
人潮璀璨,还要天天向上。
想起昨天在一个专门播放电影的电视频道上看到的广告“享受你的噩梦”。习惯了中国“花好月圆”的我们还真是不由耳目一新。晚间9点多才开始的万圣party,竟好像是这些年间自己到过的第一场“蹦迪”。喝了一点点酒后,坐在旁边写些文字,明明是伴着极为吵闹的音乐心里却很是安静。
当一个习惯了在夜晚看星空的人,忽然置身于眼花缭乱的d厅,他会把led灯光看作满天繁星吗?我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想起刚来走过来的路上,逆向的车灯照白我的眼,星星坠落地上,黏成满地的黄叶。
这感觉是一种欢喜,也同是一种多年来的寂寞。只是,很多年前,我惧怕寂寞的寒冷与孤单,为此哭过整个整个的夜;班很多年后,我享受孤独的清醒与思虑,甚至故意保持着孤独,好在繁华外去审视我所生活的世界。
一个人有着不想被世界看到的一面,也有着想要为外人注意到的东西。对于我,很多时候这相反的两面竟然会奇异的重叠在一起。于是在矛盾中,有了一丝说不清的哭笑寂寞。我明白:人生在世,要么实现你的梦想,要么为别人的梦想所实现。可是当我无数次想要向自己寻求答案,却并不知道这答案所对应的问题是什么样。
我也知道:时间不容易,空间也不容易。我们相遇不容易,我们分别自然也就不容易。我会因为走得很远,会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走的近了,又会害怕触手可及的温暖只是一场昙花。我的内心,像是一辆未加启动的野马。看似有型满是动力,却早夭在芳草微摇的平野上。
面对生活,我们“说辛苦太简单,说淘气太难”。我还并不知道社会学家们研究的:人所坚信的东西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决定他的行为。我只是看着这些年走过的路,看似不易,全从未毕尽全功。我在害怕一些东西,我更是害怕自己。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懒惰,自己的脆弱…我害怕所以那些那定好远航梦想后却踏不出的一步,我害怕那些以为风轻云淡时心里撩起的花火。
看着眼前,这些同一个学校却并不知道名字甚至于从未蒙面的人,都在努力的装扮提升自己。一个没有站到过聚光灯最中央的人,又怎么会想在欲望的最中央恣意呢。一个想要有自己坚持的人又怎么可以不有所行,有所做。当一个人的清醒能够观照一群人的寂寞时,在音乐的节点敲击到心跳频率的时候,你会听到的不再是炫耳的声音,好像大宇宙都寂静了,山河滚滚。
面对寂寞,我们能够听见孤独:中学时,因为那些自己独有坚持的事情而孤独,那个时候,孤独是一个宇宙,我渴望寻觅,却终是我一个人的孤独。后来,我翻山而过,我走在人海四季中终于“像别人一样生活”后。我还是孤独,只是这孤独变成了单纯的没有人在身边的孤独,然而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喜欢孤独。这是一个孤独从大到小的过程,是一个孤独世俗化的过程。蒋勋先生说“美学的本质是孤独”,我由美感认识了生活,又于生活感受到孤独,最后在孤独里找到了生活之余美学的表达。
面对寂寞时,我们也能听见执着:如果,你的信仰尚不能如游戏一般,在每日的枯燥里,给心里一点安慰,一点现实之外的想象的空间。那怎么会在面对对抗的世界时,有所勇气做自己呢。其实,就像喜欢双马尾的萌萝莉,也喜欢露脐装的美腿御姐。是因为性,是因为美,可能,也是因为执着吧。执着于相信,古诗里“一笑倾人城”的画面,执着于新海诚动画里唯美的邂逅,更是执着于童年许下的梦。
文学不曾远离,一如孤独不曾远离。有一种孤单,叫做自我寻找的孤单,因为哪怕是多年后,他依旧会为第一次参加“蹦迪”时,安静坐在霓虹中感受寂寞写下文字的自己所触动。他热爱生活,一直好奇的想要尝试一切的未知;他也依赖寂寞,享受着那种美,以此听见心海和人海的潮音。
星河烂漫,你是世间理想。
人潮璀璨,还要天天向上。